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我国陶瓷产品设计的现状,提出了陶瓷产品开发性设计概念。认为开发性设计可以通过功能开发、形态开发、材料开发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陶瓷产品设计中,空间作为形体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设计师赋予产品的各种内涵意义。形体上的实空间为产品的存在提供了前提条件,虚空间的出现让产品具备了其基本的物质功能,而心理空间的存在又把陶瓷产品推向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研究和把握陶瓷产品中的空间要素有利于了解产品形体构造,更深入理解产品含义,可为未来陶瓷产品设计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3.
论陶瓷产品形态与各造型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产品形态与其功能、结构、材料、色彩、肌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陶瓷产品的整体属性。以人性化的形态创造观协调产品形态与功能、结构、材料、色彩、肌理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陶瓷产品设计的成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陶瓷产品的形态心理认知作为前提,以形态语意传达为研究基础,消费者对陶瓷产品形态的感性认知差异为研究目的,通过对陶瓷产品的形态及其要素的认识,以心理学的认知方式为切入点,将陶瓷产品的形态加以量化和细分,将消费者的感性诉求提取为设计元素,从而启发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解决消费者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并为陶瓷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叶萃萃 《中国陶瓷》2007,43(4):45-46,44
浅析了设计师从大自然的动植物等事物中获得启发,而以仿生的方式进行陶瓷产品设计,分别从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和材料仿生四个方面举例阐述了仿生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倡导设计师运用大自然给的条件创造出更多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陶瓷产品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必贵品。其外观形制与实用功能是每一位消费者选购的依据。古往今来,众多的陶瓷生产厂家均围绕着这两点进行创作和探索,以求达到其完美的结合统一。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研市和创作经验,把陶瓷器物造型设计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加以剖析和阐述,与大家共勉。1陶瓷器物功能与造型的关系功能与形态是陶瓷产品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一般说来,器物形态取决于其功能的需求,而功能又可作为创造新器形的依据。它们应该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由于生活的需求,人类发明创造了陶器。首先对它的要求便是使用功能,于…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使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陶瓷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其造型的艺术性,以迎合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精神享受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沈卓  王爱红 《山东陶瓷》2010,33(5):42-44
陶瓷产品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人们选择陶瓷产品的标准更加苛刻起来,产品在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还需要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人感情上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对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个性化、现代感和人格特征的陶瓷产品更容易让人接受。  相似文献   

9.
陶瓷产品设计是以陶瓷材料形成最符合目的的、实用的并具美感的产品系统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构思、行为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涉及到设计的诸多因素。陶瓷产品设计的功能因素是设计的基本点,包括产品的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陶瓷产品设计的形式因素由形态、色彩、肌理等视觉性的造型因素构成,它与功能因素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陶瓷产品技术因素主要是生产技术,陶瓷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实现必须拥有相应的生产技术为保证;陶瓷产品设计的经济因素影响功能因素和形式因素的形成,因为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问。产品语义学是研究产品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产品创作上的学问。现代陶瓷产品因其兼具适用和美观两大属性而备受人们青睐。陶瓷产品设计师对意识、形态、观念的整理和创造常通过泥性、釉色、肌理、烧成等多种语义特点来表达和诉求。而这种诉求的不断升华最终促成了当代中国的陶瓷产品重新叩开了现代日用陶瓷艺术之门,形成了鲜明的自我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陶瓷的装饰性表达是陶瓷原始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实用功能之后,继人类生活从物质文化层次提高到物质和精神共存的高度时,所产生的陶瓷新功能。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最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装饰性。时代变迁,空间发展,在新的人文环境理念的倡导下,如何把青花与现代环境空间结合,是新时代的陶瓷艺术多元化表达中,需要展开的内容,也是新时代个性空间创造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陶艺的创作离不开创作主体情感的注入。情感是一件陶艺作品富有生命力的所在。本文从陶艺发展的历史,陶艺创作的情感表达和陶艺的独特情怀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陶艺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情感抒发的过程。在泥土和火的融合中。流溢着创作者或怀旧、或依恋、或期盼的种种情怀。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设计观念及设计产品的更新,现代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需求已远远超出单纯物质功能的需求,更加注重情感、艺术审美享受的实现,未来陶瓷产品设计将以强调消费者的感受、经验、需求等感性元素为主要诉求,所以人的"感性需求"终归是设计者要关注的,而感性工学则是以工学角度来探讨分析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人们所期望的感性或意象需求具象化,从而转化为设计要素。所以本文将"感性工学"设计的理念引入日用陶瓷产品设计领域,力争建立一套全面、专业、系统的、以感性工学为理论基础的陶瓷产品形态设计研究方案,旨在丰富我国现阶段陶瓷产品的设计理念,启发设计师掌握消费者的感性需求,求得设计创新,实现设计的终极目标满足消费。  相似文献   

14.
陶瓷与环境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小荣 《现代技术陶瓷》2003,24(1):39-44,46
通过大量应用实例,综合叙述了陶瓷材料在降低环境负荷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多孔陶瓷、抗菌陶瓷等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利用各种天然尾矿及固体废弃物生产陶瓷制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碳化硅、堇青石的优点整合制备碳化硅/堇青石复相陶瓷窑具,并从力学性能方面研究了碳化硅及堇青石的含量对复相窑具性能的影响,确定碳化硅含量在75%,堇青石含量在8%~10%得到性能优异的复相陶瓷窑具,同时对烧成温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 390℃下保温3小时有利于产品的完全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复相陶瓷窑具中并未有杂质相出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高铝矾土矿产资源。铝矾土的铝含量较高,已经广泛应用于炼铝和耐火材料中,而在建筑陶瓷生产中氧化铝是重要化学组成部分,将铝矾土引入陶瓷产品中可以极大提升陶瓷产品的多种特性,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文章简述了铝矾土在陶瓷制品中的使用情况,对今后铝矾土的使用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郑德东 《中国陶瓷》2007,43(1):59-61
基于2006年5月至6月的浙江古窑学术考察之行,将大量珍贵资料整理分析,在釉色的精神表现与创作方式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一种精神超越的要求—这种有强烈的审美关怀价值,提高到釉色的择取与技法的演变高度上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用户需求市场的多样化对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通过夸张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营造日用陶瓷产品的个性,增强其感染力,能够达到新颖奇特的突出效果。针对产品夸张表现,介绍了日用陶瓷设计的夸张美感,对形态夸张、功能夸张、意象夸张、表面装饰夸张等表现手法进行论述,指出夸张手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创造出符合消费者个性及审美需求的日用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19.
以陶瓷路灯为对象,特别是对景德镇陶瓷路灯设计分析,从其造型、装饰和意义几方面展开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产品,陶瓷路灯相对于其他材质灯具而言的优点与不足,但必然承载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审美需求的双重功能,另外文章提出通过设计如何来提高陶瓷制品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双重性,以满足现代人全方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