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城市社会发展的主导,是实现人类社会、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城市生态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科学的发展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对此就城市生态化建设需要哲学,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必然性,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哲学特征,城市生态化建设中的群众路线和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努力探索的目标,而非某一固定模式.慢行交通能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国伯克利、戴维斯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经验的分析,指出慢行交通的发展必须与高度集约化的土地混合利用模式相协调.发展慢行交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交通本身,同时也包含着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对人类原有生活方式的高阶回归.慢行交通能够促进城市向更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人类社会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时代来临,“生态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命题。在我国大踏步的“城市化”进程中,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利用“绿色建筑、科技建筑、人文建筑”的“生态化”建设手段,建造出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推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建设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中国和加拿大在生态城建设项目上的合作,为我国推动绿色人文住宅的建设,探讨先进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法,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答: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 面向未来,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及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续发展”和“降低碳排放”的全球共识,另一方面,它为城市与建筑设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那么,“低碳生态城市”将如何建设呢?  相似文献   

5.
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这座城市承载着历史。对现代城市而言,它肩负着传承人类文化的功能。然而,每座城市都在不断成长,既具有现代的气息也蕴含着历史文化遗产旧城区。这些旧城区具有着独特的建筑和文化气息,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见证。旧城区由于建筑教破、环境差、基础设施缺乏等缺点,需要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基于西安生态化进程的普遍性以及对旧城生态化改造的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对西安旧城生态化更新的概念和相关步骤。分别从生态化理论、旧城更新生态的方法和相关体系等理念出发,为西安旧城更新生态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城市发展的最终竞争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立交桥、高架桥,而是特色加生态化的竞争。因此,特色加生态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小城镇建设追求的新目标。一、充分认识建设特色及生态化县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危机"已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城市发展向生态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走出"城市生态危机"困境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一个复合系统,需要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自然、生活环境与治安环境统筹兼顾,对能量、物质、信息高效利用,体现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保证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三者高度和谐统一。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环境的生态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大量城市和近郊的自然生态湿地资源被侵占,建立生态城市的任务显得更为迫切和艰巨。在城市生态化的进程中,由于湿地的巨大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其价值更为突出。围绕湿地进行的保护、恢复、开发、建设的活动日趋频繁。湿地在城市生态化进程中有着独特的景观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
<正>代表中国与亚洲的阴阳符号和代表生态产品的欧洲标准"Green Point"显示出了一种有趣的相似性,原因很简单,他们具有相似的哲学背景:能源与资源的转换是万物的永恒之道。这个"道"如此之大,而人类的聚居地——城市又是这一能源与资源转换的集合点,生态化城市规划几乎涵盖了生态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包容了人类经济与政治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我们在此仅仅提出一个题目:城市规划者可以为生态化城市作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新江湾城的建设目标之一是建成上海市中心城的生态型花园城区,成为21世纪上海城市居住区发展的新典范.随着人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型居住区将是今后居住区建设的大势所趋.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置设施、能源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网络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求一条适宜居住区的生态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人类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城市生态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生态城市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生态城市建设,体现了城市规划与建设思想的转变,展示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和理论的探讨已全面展开。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并且还出现了许多正着手进行生态化建设的城市。作为一个国际性研究课题,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需要国际间合作。因此,进行广泛的成果交流和信息交换是国际间使用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交流和学习,才能使宝贵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经验教训得以借鉴。在此,我们希望借《北京规划建设》这一宝贵学术交流平台,将我们的工作心得和学习感悟与中国学界同仁共同分享,并针对欧洲生态化城市建设中有关城市气候、交通规划、政府的作用、生态型城市理念下人与城市的关系、新技术应用对生态规划的启示等方面进行常任主讨论。希望借此能为中心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长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生态化理念的树立需要人与自然间和谐发展。基于此,构建生态城市,需着重强调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具有明确的城市规划,从而完善城市布局,做好城市生态建设,形成生态理念,优化城市规划状况,以期提升城市的生态化进程。论文主要阐述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措施,目的是设计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模式,以期满足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14.
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建设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其合理的户外景观设计也成为发展21世纪人居环境的主流文化,倍受关注。在生态文化正以巨大的步履迈进现代城市的各个文化、科学领域的今天,随着当今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化的住区景观设计更加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对当前住区户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部分误区进行分析,就生态化社区景观的定位以及如何在住区景观中体现生态化进行针对性的阐述,同时认为当今社区的生态景观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居民的心理、行为因素的双重考虑。  相似文献   

15.
黄云峰 《安徽建筑》2007,14(6):162-162,165
文章对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分析,从城市生态化在中国的基础以及中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研究,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态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包含的城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讯等各项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主题部分,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如何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程度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5,(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建设生态化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设生态化城市的有效途径就是讲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有效的融合起来。本文首先对我国现存的关于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在城市规划理论中加入城市价值观的理念,并指出了城市价值观在城市构建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笔者揭示了城市规划生态化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对生态化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天华  左玉辉 《规划师》2005,21(7):83-86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看,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化”。我国生态城市结构生态化应从实体结构生态化开始,从生态分区规划.生态单元建设规划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3个层次进行探讨。生态城市功能生态化则指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八大类功能全面生态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城市生态建设的原则,阐述了城市生态建设的内容和目标,提出了城市生态化及发展的对策和生态城市的创建策略,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未来社区是夯实共同富裕城乡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空间。生态化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特色,也是推动城市生态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未来社区生态化建设角度分析未来社区生态化建设技术路径、技术体系和应用要点,并结合浙江省未来社区实践经验,提出未来社区生态化建设全过程工程监管和评价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