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在气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我厂陕141井区以前的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对MDS2710A教传电台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利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解决陕141井区各集气站和天然气井井口生产数据的远程传输问题,实现对陕141井区各集气站和天然气井井口生产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控。并结合实际经验,对该系统实施过程和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出系统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2.
迪那2气田井站均为无人值守,通过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对单井和集 气站的统-监控,因此,可靠的数据传输对气田的平稳运行尤为重要.针对迪那2气田地域特点,数据通信方案采用以光传输为主链路、无线数据传输为备用链路的技术路线.介绍了迪那2气田无线传输系统的架构及设备配置,以及无线与有线的并行通信方案.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在有线链路出现故障时,通信系统能够自动切换至无线链路,提高了高压气田无人值守井站远程监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以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将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SCADA系统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系统中,将相距几十公里的现场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一体化的目标,有效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对系统设计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工控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青海涩北一号气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自然环境恶劣,人的生存条件差,该气田的管理要求高。针对这种情况,确定采用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即SCADA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和控制、联锁和保护、流量计算、减员增效等方面的优点。其主要设备采用国外产品,与国内公司合作完成了系统的组态、调试、投运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SCADA系统在川东北温泉井、黄龙场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为天然气生产向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记录、逐级汇报的天然气采输监控方式,使生产调度达到了快速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给气田安全、高效的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在介绍温泉井、黄龙场区块SCADA系统组成、功能的基础上,着重对SCADA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控制效果,使SCADA系统更好地用于生产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CDMA1X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使其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拨号进入Internet传送数据,而且实现了基于CDMA无线传输建立VPDN网,实现更高速、更安全的专用无线数据传输网。  相似文献   

7.
青海涩北气田开发SCADA系统以方便生产管理为目的,要求系统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全系统以集气站、净化厂、集气及配气总站等为直接控制级,采用美国BB公司生产的RTU来实现。生产调度中心采用美国Honeywell公司的PlantSeape组态软件,收集各生产装置的生产参数及动态参数,并根据这些信息监测各集气站、净化厂、集气、配气总站的运行状态,从而完成对各系统的协调管理和监视。  相似文献   

8.
通信系统作为SCADA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支撑平台,其稳定性,可靠性是影响SCADA系统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油田SCADA系统总体设计技术要求是油田现场环境实际情况,介绍了油田SCADA系统通信方案设计要点和方案选型,剖析无线通信系统方案设计过程及系统结构组成。实践证明,油田SCADA系统通信系统建设并不是某一种技术的单纯应用,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技术组合,以建设一个完善的SCADA系统运行平台。  相似文献   

9.
测井光缆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测井光缆数据传输系统的现状,组成,指标和要求,以解决目前在用的电缆数据传输系统传输信息量少,速度慢为目的,对光缆系统进行了系统结构构思和设计,详细阐明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光缆,光发送机和光接受机及其相互连接的整体设计和指标,着重指出了光缆的组成及发誓报系统的应用可靠性和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经济效益作了评价及其应用做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承毅 《试采技术》1997,18(3):32-34
本文介绍了国外地层测试技术中的一个新发展,即上实时测量-电磁波数据传输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取消井下电缆的情况下,将上采集的压力/温度数据传送到地面接收系统。对所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和解释,即可为油气藏的早期评价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迪那2气田井站均为无人值守,通过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对单井和集气站的统一监控,因此,可靠的数据传输对气田的平稳运行尤为重要。针对迪那2气田地域特点,数据通信方案采用以光传输为主链路、无线数据传输为备用链路的技术路线。介绍了迪那2气田无线传输系统的架构及设备配置,以及无线与有线的并行通信方案。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在有线链路出现故障时,通信系统能够自动切换至无线链路,提高了高压气田无人值守井站远程监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提高解释时效取决于解释员的综合判断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及时快速地将解释结论反馈达用户,因此借助目前先进的无线上网技术,运用FTP等传输工具将测井数据从井场传回基地讨论或直接将解释结论传给用户,使甲方对下步施工做出正确决策。本文重点介绍数据传输思路及各种传输工具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苏里格气田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目前苏里格气田主要采用的两种无线通信技术--数传电台和无线网桥,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基于此,从2009年苏里格气田引入了一种新的McWiLL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本文从McWiLL宽带无线技术原理入手,介绍了该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试验情况和推广应用情况:截至2010年12月已经推广应用236口井;并对该技术进行了应用效果评价:采用McWiLL宽带无线技术建成了集远程视频监控、生产数据传输、调度语音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无线传输网络;数据传输成功率高于95%,视频24小时连续传输,由此实现了井场动态侦测报警,同时实现了批量开关井等功能;相对于数传电台和无线网桥,该技术性价比达到最优。因此,推荐苏里格气田规模化应用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黄河  张伟  祁国成  闫峰  陈鹏 《天然气工业》2013,33(11):115-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长输油气管道在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实施集中调度,逐渐形成了依托于通信网络的分布式SCADA系统,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有:缺少接入控制、使用开放的标准协议、采用明文传输并接入了大量不安全的网络设备,而相应的防护措施不多,特别是中控系统和站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依托光纤网、卫星和公网,使用基于以太网TCP\IP的应用层协议,存在较大风险。为此,结合国内外已有的SCADA安全相关的标准和一些学者提出的防护策略,提出了一种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即通过建立基于认证和权限控制的接入控制机制、部署硬件防火墙和加密网关、加强对外安全等方法进行安全防护。该方案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化工园区油储公司3台储罐项目,介绍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特点,讨论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抗干扰问题。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从现场到客户公司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流程,介绍了数传电台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结构,讨论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通信协议的选择和通信站台的配置。合理有效地应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在工程中节省大量的电缆和桥架,减少采购成本并为用户减少维护成本,从而实现绿色工程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盆 5 气田所处地理环境恶劣,采气井地理位置分散,为了实现无人值守并确保安全生产,采用 SCADA 系统实时监视采气井生产过程。当加热炉火焰熄灭时,自动联锁切断天然气管道,并在天然气处理站 SCADA 系统上位计算机系统进行声光报警,从而实现气田采气井无人值守、定时巡检,确保气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支持MODBUSRTU协议的智能模块设计了采油厂各联合站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设立在总站的主机通过无线数传机同多个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联合站远程监控功能,各项指标达到生产要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对IMAGE数字地震仪检修的需要,文章对IMAGE采集系统数据传输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一整套检测程序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利用串口服务器提供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扩展串口(COM)驱动程序,以及使具有串口通讯的数传电台接入到互联网上的采集方案.此方案实现了远程串口实时采集井口示功图数据,突破了传统串口通讯受地域限制的缺陷,使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串口设备联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Plantscape系统在长庆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庆气田于1997年引进Honeywell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担负着长庆气田生产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报警、报表打印和自动控制。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和扩大,长庆气田的这套自动化控制系统无论从先进性和规模上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它主要包括有SCADA方面的Plantscape系统和DCS方面的TPS(Totalplantsystem)系统和DELTAV系统,本文将重点从这两个方面对该系统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