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黑河水利枢纽的拦河大坝为粘土心墙砂砾石坝,坝高130m。溢洪洞位于枢纽右岸坝体端部,属典型的河岸式溢洪洞,其进口引渠段和洞身陡坡收缩段、出口消能工的水力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新疆某表孔溢洪洞原设计体型的水力特性,采用水工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试验研究以水工正态模型为研究平台;数值模拟利用FLOW -3D商用软件为平台采用湍流方程模型和VOF方法开展工作。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表孔溢洪洞内水流流态、水面线、压强及流速等水力特性。结果表明:原设计体型在斜井陡坡段存在水流折冲,有较强水翅,挑坎水舌落点靠近河道左岸,冲刷严重,冲坑明显;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水工模型试验基本吻合,说明三维数值模拟在研究复杂水流流场时的可行性。针对流态问题提出优化体型,根据下游消能、冲刷情况,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藏区海拔高、气压低使得水流各项特性较为复杂,目前气压变化对高速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较少,现行规范对低气压下水力计算参数没有特别规定,其适用性还有待验证。以某西部水电站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溢洪洞泄洪水流特性进行初步探索,得出气压对各项水力要素的影响,既可以为本文实际工程提供设计参考,也可为后续藏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室内水工模型试验,观测溢洪洞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和水流冲刷等特性,分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溢洪洞孔口尺寸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溢洪洞单独运行、闸门开度为5.08 m时,库区水面比较平静,溢洪洞进口前出现不贯通的表面漩涡,漩涡对溢洪洞的进流情况不会产生影响;不同工况下,溢洪洞各部位水流空化数在0.54~1.06,且洞身各断面平均流速均小于30 m/s,洞身段可以不设掺气槽。试验结果为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科克塔斯水库泄洪洞位于坝体右岸,由导流洞改建而成。泄洪洞与导流洞在平面上为同一轴线,泄洪洞由引渠段、进口塔架段、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组成。泄洪洞洞身段底坡变化复杂,水流变化复杂,文章结合科克塔斯水库泄洪洞的布置,对泄洪洞洞身段和出口消能段的水流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永贤 《陕西水利水电技术》1997,(1):24-29
弧形钢闸门已被普遍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其中,露顶式的表孔弧形闸门,一般则设置于水库溢洪道或溢洪洞的进口,承担着水库渲泄洪水的重要任务,称为溢洪道的工作闸门。工作闸门及时而灵活的启闭,对水库枢纽的正常运行和对下游的安全至关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水库上,也发生过闸门失事的情况,大量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失事的闸门中以露顶式弧形闸门为多,失事的部位绝大多数是弧门的支臂。往往是闸门的门叶部分完好无缺,而偏心受压的支臂由于刚度不足而失去稳定,造成整个弧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楼庄子水库工程溢洪洞原方案存在的问题,采用物理水工模型试验方法,对原挑流鼻坎提出了横向扩散和竖向扩散两种消能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挑坎水舌形态和下游河道冲淤形态,最终认为横向扩散消能方案优于竖向扩散方案。进一步分析了挑坎横向扩散方案的扩散角、挑距、冲淤形态等特性规律,确定适度扩散角舌形鼻坎方案为推荐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舌形挑流鼻坎形成的水舌连续光滑、扩散充分,入水范围增大而单宽流量减小,下游河道冲淤明显减轻。试验结果可为同类工程优化结构形式及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某水库工程溢洪洞的体型优化对其溢洪洞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得到试验结果:溢洪洞原设计方案在进口闸墩附近产生绕流,特别是右侧墩头绕流严重,造成进流不均匀。溢洪洞进口渐变段收缩角大、坡度陡,导致洞内产生左右摆动的冲击波,洞内水面不仅沿纵向起伏变化,而且在横断面上的水深发生局部壅高。通过对原设计方案溢洪洞体型进行优化,洞内水面水翅高度、水面波动明显减小,水流流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金盆水库溢洪洞塌方冒顶处理,对塌方体不先进行清除,而是在塌方碴体内采用超前固结灌浆、超前导管或自钻式锚杆与系统锚杆配合、钢拱架支撑、低扰动开挖,挂网喷浆再进行二次固结灌浆等多重施工工艺.总结出一套应对“倒漏斗”形塌方的衬砌成洞施工方法.在合同工期内完成了隧洞开挖、衬砌的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7.
概述泰和县老营盘水库溢洪洞进口翼墙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裂缝及其危害性,分析了翼墙裂缝产生的原因,论证了裂缝的成因类型。提出对进口翼墙基础岩石进行固结灌浆;对翼墙迎水面采用混凝土防渗;对闸墩与翼墙联接处采用高标号砂浆防渗过渡;对已产生裂缝的中间和两边翼墙采用回填灌浆处理等切实可行的加固处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楼庄子水库溢洪洞出口底流消能与挑流效能两种初拟方案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标准k-ε计算模型结合流体体积分数法(VOF)追踪自由水面,对溢洪洞不同方案进行了三维水气两相流数值模拟。通过同等计算条件下,设计工况计算成果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案的流速矢量图及水气两相流云图,结果:底流消能效果较好;两方案中,底流消能池深、挑流消能挑角均应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抽蓄电站下水库竖井式溢洪洞的设计过程,采用水工模型试验进一步分析认证竖井式溢洪洞结构的合理性。通过水力学特性分析及计算,最终确定竖井式溢洪洞及其尾部消能工的平面布置与体型设计合理,泄流能力满足要求。图7幅,表4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