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高台子油层三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大量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西部高台子油层三砂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有湖泊相和三角洲相。湖泊相中发育滨浅湖亚相,滨浅湖亚相又可区分为砂质滩坝、混合滩和泥滩3种沉积微相。三角洲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高台子油层三砂组时期,受齐齐哈尔物源、北部物源、西部物源和西南物源供应的影响,形成了5个三角洲朵体。其中齐齐哈尔物源、北部物源和西南物源形成的三角洲规模较大,而西部物源形成的三角洲规模较小。三角洲以前缘亚相为主,主要发育河口坝和远砂坝沉积微相。在富62井—富13井一带、杜408—杜45井一带和杜431—塔4井一带,发育滨浅湖砂质滩坝沉积微相。其中沿最大湖岸线带状分布的富62井一富13井一带的滨浅湖砂质滩坝规模较大。其余地带,以富泥的滨浅湖混合滩微相为主。在江36井和来54井附近分别发育了滨浅湖泥滩微相。砂地比对沉积微相具有较为敏感的反映。在河口坝和砂质滩坝沉积微相发育区,砂地比普遍在0.4以上,在远砂坝发育区,砂地比在0.3左右,在滨浅湖混合滩发育区,砂地比在0.2左右,在滨浅湖泥滩发育区,砂地比普遍小于0.1。  相似文献   

2.
针对牛圈湖油田区域沉积微相较复杂,前人沉积相分析过于粗略,且牛圈湖油田东区上产迫切需要精细沉积微相支持的现状,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相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2种亚相以及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尤其是其中的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最有利区域,是下步上产的主攻潜力区域。通过重矿物及地震资料分析认为牛圈湖油田东区砂体由南、北2个物源控制,南物源起主要控制作用,而非前人认为的北物源。研究区南部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3.
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广泛发育滩坝砂体,油气测试获得高产,表明沙二段滩坝砂体勘探潜力巨大。但是,有关滩坝沉积的机制依然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类沉积的勘探评价,因此从源-汇系统理论出发进行滩坝沉积控制因素分析十分必要。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粒度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三维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对辽西凹陷北部沙二段源-汇系统及其对滩坝沉积的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二段沉积时期,燕山隆起的兴城河水系和月亮河水系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提供物源,辫状河三角洲进一步为滩坝沉积提供了物源。由于兴城河水系和月亮河水系汇水区面积相对较小,主河流长度较短,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规模相对较小,小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为滩坝沉积提供物源的能力较弱。(2)辽西凹陷北部发育宽缓的古隆起,为滩坝沉积提供了有利的沉积古地貌条件。(3)水体较浅,物源供源能力较弱,波浪携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向湖盆方向搬运,受古隆起带较高地貌的阻挡,砂体在古隆起带沉积并形成细粒砂质滩坝,岩性以细砂岩与粉砂岩为主。随着湖平面的逐渐上升,滩坝发育程度逐渐减弱。(4)燕山隆起、兴城河-月亮河水系、凹中古隆起及湖平面共...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湖相沉积受盆缘冲积扇控制明显,发育有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两大沉积体系。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从南北山前带向沉积中心依次发育冲积扇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构成,分布在研究区西北库车坳陷附近。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期气候炎热干旱、湖盆水体浅,地层含砂率高。湖侵期,湖盆边缘沉积的地层厚度远大于湖盆中心区域沉积的厚度;湖退期,正好相反。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表明,研究区从湖侵到湖退,东北部仅受北侧古天山隆起单一陆源沉积物影响,南部仅受南侧东昆仑—阿尔金隆起影响,而中部地区由单一物源控制逐渐变为多物源影响。因此,湖退期在湖盆中部沉积的地层也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昆北断阶带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了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具有重要的油气储集意义。利用录井、钻井岩心、地震、测井以及粒度分析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昆北断阶带辫状河三角洲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为辫状河道和洪泛平原两个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五个微相。纵向上,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演化过程,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发育河道多期次叠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道化作用较弱。平面上,受两大物源体系影响,发育两个主河道,河道化程度横向差异较大。同生期断层是制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的首要因素,物源供给制约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分布和物质构成,古地貌制约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态分布。综合各种地质因素,建立了柴西南昆北断阶带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东营凹陷辛50断块沙一段、沙二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凹陷辛50断块作为一个典型的高含水开发期复杂断块油田,进行开发后期细致的沉积微相研究对油藏立体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辛17井测井曲线、分层、岩性剖面、相层序、粒度特征、物性特征和沉积微相类型等的研究,研究区沙一段主要发育湖泊相中的滨浅湖亚相,又可细分为3种沉积微相:滨浅湖砂质坝微相、滨浅湖砂质滩微相和滨浅湖泥微相;沙二段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沉积,其中沙二上亚段(1~7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沙二下亚段(8~15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又可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等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又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微相。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辛50断块4个小层多个微相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资料,系统研究了博东潜山周缘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的沉积体系分布和油藏类型。结果表明:东部稳定型盆缘(广饶凸起)物源供给强,低位域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西部活动性盆缘(博东潜山)缺乏物源供给,主要发育砂质滩坝沉积,且随着石村断层的翘倾,滩体沉积边界逐渐南移。湖侵域和高位域时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活动性盆缘区滩体规模较小,但由于后期遭受风化淋滤储层物性较好。活动性盆缘的成藏较为复杂,勘探目标主要以早期地层油气藏、晚期构造岩性油气藏和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为主,而稳定型盆缘的圈闭类型相对单一,以早期的地层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渐新世涠三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储集层,因此对其沉积体系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研究区钻井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确定了涠三段的沉积相并建立了断陷湖盆背景下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碟状—席状反射、前积反射、水道充填反射是涠三段最富砂的地震相。涠三段发育滨浅湖相、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4种沉积相类型。在滨浅湖背景下,受控于南缓北陡的半地堑湖盆结构,海中凹陷整体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沉积特征,表现为在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在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同时坡折带、断裂样式、沟渠古地貌等因素控制着来自三大不同方向物源的三角洲,南部企西隆起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并受坡折带控制在平面上划分出平原与前缘,中部涠西南低凸起物源受断裂控制在西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西北部万山隆起物源的沉积物通过远距离搬运在研究区西北侧湖盆边缘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11.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曾经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和方法,提升效果和水平,成为企业改革、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14.
The occurrence of aflatoxins in national and imported pistachios available in Aragón (NE Spain), purchased from commercial outlets during 2007, was surveyed. Thirty-two samples of roasted pistachios were analyzed for aflatoxins by immunoaffinity cleanup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using post-column photochemical derivat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aflatoxin B1 and B2 in pre-packed pistachios was 19% and 6%, while in bulk pistachios was 50% and 12.5%, respectively. All positive samples originated from Iran, while pistachios from USA, Turkey and Spain tested negative for aflatoxins. The low degree of contamination ranged from 0.12 to 0.29 μg/kg, and no sample exceeded the maximum permitted level for aflatoxins in pistachio nuts. Naturally occurring aflatoxin B1 was not noticeably reduced by commercial roasting at 120 °C for 20 min.  相似文献   

15.
16.
17.
对石油化工企业常压罐区和球罐区安装运用的伺服液位计工作原理、安装和调试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处理方法,保障了罐区完善的消防管理系统和精密的液位测量、报警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罐区的安全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内层空间的十项探索是重要的十项找油技术。尽管它们的概念不同 ,但它们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 ,并且都代表着科技的重大突破。这十项探索技术正在开发和应用之中。从 2 0 0 0年国际石油科技的十大进展中也可发现 ,在未来的油气田生产、开发与应用中 ,这些技术将代表着科技的前沿。  相似文献   

19.
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教学形式。案例的选择和开发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寓理于史的案例选择和开发要尊重历史客观事实,贴近教育培训主题,关注学员学习需求,引导学员在情境中思考、讨论,启人心智,促进道德情感和行为方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油气勘探中的成功与风险并存,有风险就有失误的可能,但成功与失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有成功多于失误的时期,也有失误多于成功的阶段.回顾勘探历程中走过的弯路,可促使人们去反思:如何减少失误,增加成功的机遇,不断提高勘探成功率.渤海部分勘探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勘探实践中,若能不断调整人们的主观认识,使之符合客观实际,多数勘探实施就会获得成功;若不能深入分析具体的地质条件,及时修正背离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最终将导致总体失误或推迟油气田的发现.回顾总结过去,目的在于少走弯路,降低成本,使海上油气勘探能够高速高效稳妥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