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面临平台液处理能力制约油藏产能充分释放的问题,对平台扩容改造提升液处理能力是该类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综合考虑油田产液能力增长趋势和平台有效期,以平台有效期内保证油田可采储量全部采出为原则,提出了海上油田平台扩容增量优化模型,并通过将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关系离散转化为油田产液能力与时间的离散定量关系,实现了上述优化模型的求解。X油田计算实例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仅需油田日产液量、日产油量等基础动态数据,资料需求简单,计算简便、快捷,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平台扩容潜力的快速优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渤海A油田为例,通过分析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变化规律和已提液油井生产状况,研究了提液的可行性;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开展海上油田早期注聚提液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提液时机和提液幅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油田来说,在聚合物驱整体见效时提液效果最佳,合理的提液幅度为提液前产液量的1.3倍左右,在聚驱的基础上再提液可提高采收率约0.8%.  相似文献   

3.
利用相渗资料和实测流压资料研究了扎尔则油田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确定了油井产能变化规律;并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和无因次产量与流压关系求取了扎尔则油田生产井在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的无因次IPR曲线,描述了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扎尔则油田合理的井底流压是5.5~6.5 MPa,平均6 MPa,油井平均最大产液能力是253 m3/d,为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提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上砂岩油藏单井提液是延缓油田产量递减的有效手段,何时进行提液对于油井生产效果影响显著。本文建立了油井无因次采液(油)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表征关系,并结合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指导油井合理提液。  相似文献   

5.
提液是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一项有效的提高开发效果的措施。根据海上实际油田的生产动态数据,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对油藏物质基础、单井最大生产压差和产液能力、合理提液时机等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单井合理提液量。本文对海上砂岩油藏中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注水开发油田提高采液量和稳油控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田的采液动态及耗水量特征,研究提高排液量与稳油控水的关系。;方法根据无因次采液指数把注水开发油田分成不同类理型。  相似文献   

7.
水驱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规律是油藏产能评价和举升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测试资料缺乏的油田.文中基于分流量方程、相对渗透率幂函数表达式和近似理论水驱曲线,推导建立了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率变化的表征公式,提出了一种利用累计产油量和累计产液量等日常生产数据直接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的方法.实...  相似文献   

8.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提高排液量是延长稳产期、保证产油量的有效方法.以杨家坝油田为例,通过现有的动态生产数据,确定最大生产压差,分析采油、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关系,从而计算出最大产液量.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在油田产量调整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油田为多层砂岩油藏,采用防砂完井方式生产,目前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产液规律与常规油田开发不同,多数油井投产后产液下降,少数油井投产后产液量稳定或随着含水升高而增加,对油藏数值模拟拟合与开发指标预测有很大影响。通过油田100多口油井的产液规律分析,认为井筒附近可移动微粒含量是影响产液规律的主要因素。为了在数模中表征这种现象,通过对油井月平均产液指数标准化和累积产液标准化,结合油井射孔段不同的可移动微粒平均含量,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回归建立无因次产液指数变化倍数、累积产液和可移动微粒含量的关系公式。新方法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和预测,大幅改善了拟合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提液方法提液效果差、指标预测不准确等问题,从单井生产动态出发,综合Bendakhlia IPR方法与广适水驱理论,提出贯穿油井整个开发周期的提液方法:无水采油阶段,采用遗传算法求取Bendakhlia IPR曲线方程,指导油井优化产能;稳定水驱阶段,采用动态方法反演无因次采液指数变化规律,指导油井提液设计。该方法运用于BZ油田开发井的初期产能优化及后期提液设计中,矿场效果与预期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该研究成果对海上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