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沐川黄丹石英砂岩浮选除铁提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四川沐川黄丹石英砂岩加工玻璃工业用石英砂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有害杂质Fe2O3主要以黄铁矿细小颗粒赋存于矿石中的特点,展开了浮选除铁提纯试验研究.多种浮选方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丁基黄药=4∶1)反浮选法进行除铁提纯,能够取得明显的综合提纯效果;其优化工艺参数为:矿浆pH=5,矿浆浓度为20%,捕收剂用量为200g/t,浮选时间为15min,起泡剂2#油用量为75g/t;采用优化工艺参数,能够加工符合浮法玻璃工业用石英砂标准的石英砂:SiO2 98.882 t%,A12O3 0.520 wt%,Fe2O3 0.030 t%.  相似文献   

2.
四川沐川黄丹石英砂岩含有害杂质Fe2O3,以黄铁矿细小颗粒赋存于矿石中,采用丁基黄药作为浮选捕收剂,进行浮选除铁提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捕收剂丁基黄药反浮选法进行除铁提纯,能够取得明显的综合提纯效果;其优化工艺参数为:矿浆pH值为5,矿浆浓度为25%,捕收剂用量为260g/t,浮选时间为15min,起泡剂2#油...  相似文献   

3.
以郴州桥兴铅锌选矿厂生产尾矿为原料,通过一次浮选的方法将尾矿中对环境危害较大的铅、锌、砷和硫4种元素进行脱除,使其满足建设用砂产品要求.在矿浆pH值为7.5,活化剂硫酸铜用量为5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为100 g/t,浮选质量分数为35%,起泡剂2#油用量为60 g/t,浮选时间为6 min的操作条件下,采用一...  相似文献   

4.
某闪速炉缓冷铜渣含铜1.01%,主要有用矿物为斑铜矿、辉铜矿和黄铜矿,主要脉石矿物为辉石、玻璃质和磁铁矿等。为了实现其中铜的高效回收,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浮选选铜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90%的情况下,采用2次粗选(一次粗选直接获得高品位铜精矿)、3次精选、2次扫选流程,其中一段硫化铜粗选的捕收剂BK-908用量为20 g/t、起泡剂2#油用量为20 g/t,二段硫化粗选的捕收剂EP用量为40 g/t、矿浆pH调整剂石灰用量为500 g/t、硫化剂硫化钠用量为250 g/t、起泡剂2#油用量为30 g/t,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17.77%、铜回收率为89.38%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浮选药剂制度对煤泥浮选的影响,以水峪选煤厂的煤泥为研究对象,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建立浮选效果与药剂用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考察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捕收剂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煤泥浮选效果只与起泡剂用量存在相关关系; 最佳的起泡剂用量为75 g/t,适宜的捕收剂用量为130 g/t; 与现场药剂用量捕收剂257 g/t和起泡剂143 g/t相比,在保证精煤灰分不变的情况下,浮选精煤产率提高0.49 %,可燃体回收率提高0.50 %,浮选完善指标提高0.17 %,捕收剂用量降低127 g/t,起泡剂用量降低68 g/t; 当捕收剂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时,起泡剂用量是影响浮选效果的关键因素,适宜的起泡剂用量可显著提高煤泥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针对程潮铁矿干选湿式磁选尾矿中硫元素的回收问题,进行了尾矿成分分析与浮选脱硫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 H值为7.42,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150 g/t,起泡剂2号油用量53.8 g/t,矿浆浓度25%的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了硫精矿品位22.97%,硫回收率53.38%的指标,达到了浮选脱硫的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阶煤浮选困难的问题,以复配药剂配比、捕收剂用量和起泡剂用量为影响因子,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研究了不同复配捕收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显著,在复配药剂-Span80质量分数为20%、捕收剂用量为3 600 g/t、起泡剂用量为770 g/t条件下,浮选精煤产率为83.06%,精煤灰分为11.62%,尾煤灰分为67.99%,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到93.12%,较未采用复配药剂时的浮选效果显著提高。通过对药剂作用前后试样的XPS测试结果和接触角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复配药剂的加入,可减少煤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大接触角,提高疏水性,从而促进煤样与煤油的作用,提高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煤技术》2022,(2):20-25
为了考察临涣选煤厂<0.5 mm粒级煤泥的可浮性,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分步释放浮选试验,考察了起泡剂用量、捕收剂用量、矿浆浓度、单位面积充气量对浮选精煤产率和灰分的影响。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矿浆浓度、单位面积充气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依次为:起泡剂用量、捕收剂用量、矿浆浓度、单位面积充气量;综合分析得到,最佳浮选药剂用量为:正十二烷用量为800 g/t,仲辛醇用量为80 g/t。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影响黄铁矿高效回收的因素,对黄铁矿纯矿物进行了浮选矿浆pH值、捕收剂种类及用量、矿浆浓度、给矿粒度、浮选时间等工艺技术参数的考察。结果表明,在pH值为2、捕收剂SP-1用量为40 mg/L、起泡剂2~#油用量为20 mg/L、矿浆浓度为12%、给矿粒度为74~26μm、浮选时间为4 min情况下,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为96.1%;在其他试验条件相同情况下,实验室研发的新型捕收剂SP-1对黄铁矿的捕收效果明显优于丁基黄药。  相似文献   

10.
某钽铌重选尾矿中的锂云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某钽铌矿重选尾矿中回收锂云母时矿浆pH值调整剂、抑制剂、捕收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调整剂Na2CO3的用量为1000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1600g/t、采取阴阳离子捕收剂联合作用(阴离子捕收剂731的用量为400g/t、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用量为90g/t)条件下,浮选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确定采用"一粗二精二扫"的闭路试验流程,最终获得的锂云母的精矿(Li2O)品位为4.40%,回收率64.17%。  相似文献   

11.
对湖北某铜冶炼厂的炼铜水淬渣(含铜1.06%)进行了浮选回收铜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磨矿粒度、矿浆浓度、pH值以及药剂用量等因素对炼铜水淬渣铜的浮选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 当磨矿粒度-0.074 mm占95%、矿浆浓度为30%、pH值为7.0、捕收剂(丁铵黑药与丁基黄药按1∶1配制)、活化剂(硫化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的用量分别为240 g/t、800 g/t、800 g/t时, 粗选铜的回收率为64.65%, 粗精矿铜的品位达到4.54%。  相似文献   

12.
为了回收内蒙古某钼尾矿中含量约35%的长石以及含量约35%的石英,进行了油酸钠在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对石英和长石浮选分离的研究。通过对浮选条件的优化,在pH=11.0、镁离子用量300 g/t、油酸钠用量900 g/t的条件下,获得了产率为27.28%、SiO2含量为94.67%的石英产品以及产率为36.47%、K2O+Na2O含量11.13%的长石产品。通过Zeta电位测试及镁离子的溶液化学分析表明,矿浆pH值为11.0时,Mg(OH)+的浓度较大,Mg(OH)2沉淀刚开始生成,此时活化石英的效果最为明显,即浮选精选产率较大,且浮选精矿中长石浮选回收率较低;当矿浆pH值大于11.0时,在矿物表面生成越来越多的Mg(OH)2沉淀可能使药剂失去选择性,从而导致大量长石开始上浮。镁离子对石英的活化作用有利于石英和长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阳离子捕收剂对细粒石英浮选的影响及其与石英的作用机理,将石英纯矿物分为-74+38 μm、-38+20 μm、-20 μm共3个粒级,通过十二胺、十四胺、十八胺、醚胺C10(EDA)和改性醚胺C10(EDAC)等5种胺类捕收剂对石英的浮选试验,进行pH值和捕收剂质量浓度条件试验,得出5种药剂的最佳浮选条件。结果表明,EDAC针对细粒级-38+20 μm、-20 μm石英有较好的捕收效果,回收率能达到98%以上。红外光谱检测得出EDAC对石英的吸附以静电力和氢键为主; Zeta电位测试表明,不同pH值下EDAC在石英表面的吸附程度不同,在最佳pH值(pH=10)条件下,吸附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某锌浸出渣中含银228.24g/t,该浸出渣具有粒度细、酸性强、银的物象分布复杂等特点。针对该浸出渣,实验采用添加乳化煤油选择性絮凝矿浆中的微细颗粒增大表观粒度,并通过洗矿调节矿浆PH值以及降低矿浆中锌离子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PH=5.47的条件下,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丁铵黑药为捕收剂,MIBC为起泡剂,采用一粗二扫浮选工艺流程,可获得含银3439g/t,回收率为76.54%的浮选精矿。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效果最优的纳米石英浮选工艺条件,采用浮选法对微硅粉分离提纯,考察了捕收剂用量、不同金属阳离子活化剂种类、矿浆pH值、搅拌强度、引入纳米气泡等条件对纳米石英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浮选机转速为2 000 r/min、矿浆pH值为12、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1.5g/L、活化剂(CaCl2)用量为5×10-3mo...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微细粒锡石难以浮选回收的问题, 以酵母菌为捕收剂, 系统研究了锡石、方解石、石英纯矿物一元体系和二元体系的浮选规律。结果表明, 一元体系下, 在培养时间24 h、pH=6、酵母菌浓度1.25 g/L、作用时间15 min条件下, 锡石回收率为78.83%。酵母菌浓度0.125 g/L时, 锡石和方解石二元混合体系中锡金属回收率为85.66%, 锡石和石英二元混合体系中锡金属回收率为90.71%。测试结果表明, 酵母菌可以大量吸附-5 μm粒级锡石, 但对+38 μm粒级方解石和石英相互作用较小。酵母菌与锡石之间的吸附以化学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7.
以开滦地区某高灰难选煤泥为研究对象,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煤泥浮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取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磨矿细度作为三个主要影响因子,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拟合得到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起泡剂用量对浮选精煤产率、灰分的影响最为显著,响应曲面法优化的最优浮选条件为磨矿细度-0.075mm 80.76%、捕收剂煤油用量200g/t、起泡剂仲辛醇用量231.76g/t,该条件下获得精煤浮选产率87.13%,灰分12.44%的分选指标,浮选试验结果与预测值基本吻合,表明模型准确,优化方案可信。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效利用贵州某高炭粉煤灰中的未燃尽炭,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矿浆浓度、充气量和磨矿细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捕收剂WZ用量1 800 g/t、起泡剂YC用量200 g/t、矿浆浓度25%和充气量0.3 m3/min条件下,在浮选前增加磨矿,磨矿细度从未磨矿时原灰-0.075 mm粒级占42.20%提升到-0.075 mm粒级占97.40%时,浮选完善指标从35.84%提高到45.69%。采用一粗两精一扫、中矿再选试验流程,可获得可燃物含量60.87%、可燃物回收率77.64%的精炭,以及烧失量分别为4.57%和9.55%的两种尾灰。磨矿不仅能够使颗粒变细,还可使未燃尽炭内部新鲜表面暴露,提高其疏水性,强化浮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