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尾矿浆絮凝沉降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尾矿砂为原料,试验研究了影响矿浆沉降特性的各种因素。针对絮凝剂的种类、矿浆的浓度以及不同药剂添加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测试了沉降上层澄清水悬浮物含量,以及沉降底层的压缩液固比。试验表明,高分子絮凝剂起到了加速颗粒沉降的目的,沉降速度随着矿浆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药剂量的增大而加快。在矿浆浓度15%以下,其沉降底层的压缩液固比达50%以上。该试验结论为矿区采用高效浓密机进行尾矿浓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沉降试验测定了某微细粒金尾矿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沉降方式下的沉降速度,并利用测定结果和矿山提供的有关资料计算了该尾矿在不同矿浆浓度、不同沉降方式和不同排放管路布置方式下向尾矿库排放时的澄清距离。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时,该尾矿在不同浓度下的沉降速度均很低;添加3号絮凝剂可提高尾矿、尤其是低浓度尾矿的沉降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降低矿浆浓度、添加絮凝剂及大间距多支路放矿均可有效缩短尾矿在尾矿库中的澄清距离。研究结果为矿山选择合适的尾矿排放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铝土矿浮选尾矿强化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河南某铝土矿沉降困难的问题,以该浮选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静态沉降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pH、尾矿矿浆浓度、絮凝剂种类及用量等条件对尾矿沉降行为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强化尾矿沉降的措施。静态沉降试验结果表明:尾矿中物质表面所带电荷和颗粒粒径是导致尾矿沉降速度低的主要原因,调节pH可强化尾矿的沉降;分子量为8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以下简称PAM)能显著提高尾矿沉降速率;pH、PAM单耗与PAM配制浓度这3个因素中,pH对尾矿沉降速率的影响最显著,PAM单耗的影响次之,PAM配制浓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在给料浓度为8%、pH=7.05、PAM单耗为200 g/t、PAM配制浓度为0.15%时,能得到良好的沉降指标,平均沉降速率为5.58 mm/min,优于强化沉降前的尾矿沉降速度0.35 mm/min。  相似文献   

4.
通过沉降试验测定某微细粒选铁尾矿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沉降方式下的沉降速度,并利用测定结果和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计算该尾矿在不同矿浆浓度、不同沉降方式和不同排放管路布置方式下向尾矿库库内放矿的澄清距离。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时,该尾矿在不同浓度下的沉降速度均较低,中高浓度尤其明显;添加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后,中低浓度尾矿沉降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改善,但高浓度尾矿増沉效果不明显;澄清距离计算结果显示,降低矿浆浓度、添加絮凝剂及大间距多支管放矿均可有效缩短尾矿在库内的澄清距离。  相似文献   

5.
针对云南某铝土矿尾矿沉降速度慢的问题,为了提高尾矿沉降速度,对该尾矿进行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给矿浓度以及矿浆酸碱度相关沉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矿浆为弱酸性时,使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80)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603)可有效调高尾矿沉降速度,但成本较高;而使用Al2(SO4)3可获得较好的沉降效果,且经济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铜—镍选矿厂尾矿自然沉降和絮凝沉降规律的研究。通过标准的试验室分批沉降试验,确定了各种条件下的沉降速度。试验发现,絮凝可以显著改善沉降过程,但是其效果取决于几方面因素,例如:给入的矿浆浓度,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矿浆 pH 值,絮凝剂与尾砂混合的程度以及在压缩期间搅拌的使用。结果表明,对于在给定条件下的沉降过程,底流矿浆浓度(P)和沉降时间(t)附合关系式:P=k·t~n,式中 k 和 n 为常数。最后叙述了利用该关系式确定浓密机尺寸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开展尾矿充填工作不仅是解决尾矿库环境污染问题和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也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膏体充填技术是尾矿充填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核心之一是如何获得符合条件的全尾砂膏体。因此研究全尾砂絮凝沉降工艺以获得高浓度底流以及较低溢流浊度非常重要。通过正交试验和耦合试验方法,分别得到了矿浆絮凝沉降速度和澄清层浊度的影响因素排序。并得到了最优絮凝工艺参数为:矿浆浓度20%,絮凝剂用量20g/t,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温度常温、矿浆pH=6.0。最优条件下自然絮凝沉降矿浆极限平均浓度为60%,增加扰动、破碎絮凝体,絮凝体二次沉降,矿浆极限平均浓度能达到66%。研究结果可为三山岛金矿尾矿处理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钨钼浮选尾矿浆体中含有大量分散剂且微细粒含量较高,该类尾矿浆体浓缩脱水已成为矿山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某选厂尾矿浆体浓缩试验的研究,探索出助凝剂和絮凝剂组合使用的方法,可压缩微细粒的双电层、减弱颗粒之间静电力,通过絮凝桥联作用促使微细粒凝聚形成大粒径颗粒,改善尾矿的沉降性能,提高尾矿沉降速度,降低上清液固体含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河南某铝土矿浮选尾矿沉降中絮凝剂使用量大、沉降效果差的问题,选用TLT8626与现场PAM、AS3318三种絮凝剂进行复配,对尾矿矿浆进行沉降试验,考察了复配比例、复配成分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现场PAM或AS3318均能得到较清的上清液,但是在用量低时两者对矿浆的沉降速度均较慢;TLT8626在用量较低时就可以达到较快的矿浆沉降速度,但是单独使用该絮凝剂无法获得较清的上清液;180 g/t的药剂总量按照质量比TLT8626∶现场PAM=2∶1或1∶1和TLT8626:AS3318=5∶1或2∶1都可以获得与现场PAM用量为240 g/t时相当的沉降效果,药剂用量减少60 g/t,药剂节约率高达25%,显著降低尾矿处理的成本。最后对复配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不同分子量的絮凝剂与尾矿中不同粒度颗粒的梯度匹配是复配效果好的关键所在。研究内容填补了絮凝剂复配在尾矿沉降中应用的研究空白,为国内外选矿尾矿的沉降脱水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沙曲选煤厂微细矸石颗粒难沉降的问题,通过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物料粒度组成、矿浆浓度及水质硬度对其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粒度组成偏细、矿浆浓度增高都会恶化微细矸石颗粒的沉降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联合使用,且絮凝剂分段添加能显著提高微细矸石颗粒的沉降速度,降低上清液的浊度;水质硬度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微细矸石颗粒的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全尾砂絮凝沉降技术是矿山充填工艺的核心环节,而全尾砂浆浓度、絮凝剂单耗及絮凝剂溶液浓度是影响全尾砂絮凝沉降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尾砂静态絮凝沉降特性规律,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开展量筒静态沉降实验,分析了全尾砂浆浓度、絮凝剂单耗及絮凝剂溶液浓度对全尾砂料浆絮凝沉降参数的影响规律,构建了沉降速率与底流浓度的预测模型,并获得了最佳的静态絮凝沉降参数。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絮凝剂比非离子型絮凝剂絮凝效果要好,可优先选择阴离子型絮凝剂作为超细尾砂絮凝沉降的絮凝剂;三因素对沉降速度和底流浓度的影响程度均为全尾砂浆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并且全尾砂浆浓度与絮凝剂单耗均为沉降速度和底流浓度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全尾砂料浆絮凝沉降参数不仅受到单因素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也能够影响絮凝沉降参数;絮凝沉降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静态絮凝沉降参数为全尾砂浆浓度18.2%、絮凝剂单耗16.7 g/t、絮凝剂溶液浓度0.25%。  相似文献   

12.
陈河 《铀矿冶》1991,10(4):7-11
细粒级尾砂絮凝沉降性能是全尾砂充填应用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找出了影响细颗粒尾砂絮凝沉降的因素。文章详细论述了浓度与沉降速度的关系、絮凝剂投入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以及絮凝剂用量同沉降充填体含水率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尾矿固结排放工艺已成为我国尾矿处理的新的技术途径。以安徽某铁矿水泥-全尾砂料浆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和极差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灰砂比和胶凝材料对料浆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灰砂比和胶凝材料3个影响因素中,影响顺序为质量浓度>胶凝材料>灰砂比,即质量浓度对料浆沉降特性的影响比较显著;浓度为78%、灰砂比为8%、胶凝材料为TC-Ⅱ时,水泥-全尾砂料浆的沉降量最小、沉降速度最慢;最终推荐料浆配比为浓度75%~78%,灰砂比8%,胶凝材料为TC-Ⅱ。  相似文献   

14.
为能够在墨西哥某铜矿初步设计阶段为预估高效浓密机浓密面积提供依据,以FY3-10尾矿作为浓密试验机的给矿进料,通过标准的试验室絮凝沉降试验,开展尾砂絮凝沉降规律研究,确定不同给入尾矿浆浓度、不同絮凝剂用量条件下的尾矿沉降速度及底流浓度,从而优选出最优絮凝剂添加量。根据入料浓度28%、絮凝剂添加量20 g/t时的沉降曲线,建立沉降数学模型,利用Kynch理论,结合C-C法及T-F法,通过数值公式推导及图解法,预估了该矿山所需的高效浓密机浓密面积为5 014 m2,最终确定需要4台直径约40 m的高效浓密机对尾砂浆进行浓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充填系统中全尾砂沉降速度慢、时间长的问题,开展了全尾砂沉降特性的研究。为加快沉降速度,采用添加絮凝剂提高沉降效果。对絮凝剂类型、单耗、给砂浓度和絮凝剂配制浓度4个因素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得出阴离子型絮凝剂对此尾砂的絮凝效果最好,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较差。尾砂极限沉速与絮凝剂单耗非线性正相关,沉砂浓度随絮凝剂单耗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其它条件一定时,给砂浓度与沉降速度呈负相关关系。综合考虑,建议阴离子絮凝剂单耗用量为10g/t,配制浓度采用0.1%~0.2%,给砂浓度保持在15%能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调配尾砂粒级组成进行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尾砂粒级组成对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粒级尾砂的矿物成分和密度存在差异。由于絮团的“整体效应”和絮凝剂的选择性吸附,随着尾砂组分中+0.15 mm粒级、-0.15+0.074 mm粒级和-0.074+0.037 mm粒级总含量增加,尾砂絮凝沉降速率和尾砂底流浓度均增加,底流浓度增加主要源于合理的尾砂级配使尾砂堆积密度增加。最后分别构建了尾砂沉降速率和底流浓度与各粒级含量的函数关系式,其可用于尾砂絮凝沉降性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絮凝沉降广泛存在于尾矿处置的各个工艺环节,实现尾矿絮凝沉降速度的精确测算对于指导尾矿充填及地表堆存等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分形理论研究了尾矿絮凝体的结构特征,建立了絮凝体几何尺寸与颗粒粒径、分形维数之间的数学关系,综合分析了浮力效应、回流效应以及黏滞效应对絮凝体沉降的影响作用,最终构建了沉降速度的测算模型。开展尾矿絮凝沉降试验,同时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FBRM)技术对絮凝体几何形态的变化进行观测,并根据实测数据对沉降速度测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絮凝体沉降速度随其等效粒径增大而增大,可划分为加速沉降、匀速沉降、压密沉降3个阶段;试验尾矿絮凝体的粒径为140~350μm,当分形维数取2.25时,沉降速度为1.3~2.0 mm/s,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全尾砂絮凝沉降影响因素多、最优参数计算繁琐的难题,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多因素影响下絮凝沉降实验研究,探究某矿区全尾砂最佳沉降效果的条件。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沉降速率与絮凝剂单耗、尾砂浓度、pH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确定了全尾砂最佳沉降参数,实现尾砂高效快速脱水目的。通过研究得出了含泥量高、粒径细的全尾砂的沉降规律,为矿区低浓度尾砂浆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砂矿颗粒沉降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滨海砂矿开采中, 为给管道输送工业设计提供必要的试验数据和优化输送参数, 从沉降机理出发对不同颗粒级配的砂矿进行了单颗粒及群体颗粒沉降试验研究, 分析了粒径及浓度对颗粒沉降规律的影响, 得出了沉降速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 浓度和颗粒直径是影响群体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 所得沉降速度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 可为砂矿管道输送参数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