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依据最新的岩心、物性等资料,对本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储、盖层沉积特征及其性能评进行了评价和论述,以期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盟地区上古生界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气藏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系天然气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为例,从构造、烃源岩演化、储集层特征、成藏历史等多方面探讨中国煤系天然气的聚集和成藏过程.对比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藏的成藏地质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气藏特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盆地构造特征和成藏过程不同.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是气体推动着水体整体向构造高位运移,多种成藏条件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气水倒置是气藏负压的主要原因.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成藏以构造圈闭控制成藏为主,局部发育岩性气藏,气藏异常高压是快速沉积引起的欠压实作用、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及后期构造挤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下古生界风化壳成储、成烃、成藏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盆地风化壳储层经历了准同生期层间岩溶、表生期风化壳岩溶及埋藏期局部热液改造,风化壳气藏气源来自上古生界、下古生界2套烃源岩生烃,其中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是其主力烃源岩,伊陕斜坡风化壳气藏具有差异聚集分布的特征。靖西地区发育(常规)低渗透风化壳气藏,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储层类型以裂缝—白云石晶间(溶)孔为主,天然气以油型气为主,气藏分布不连续,有边底水,局部高产富集。靖边地区发育低渗透风化壳气藏,圈闭类型主要为古地貌—地层圈闭,储层类型以裂缝—孔洞型为主,天然气成因具有以煤成气为主,油型气为辅的混源气特征,气藏不含边底水,大面积连续分布。靖东地区发育致密风化壳气藏,圈闭类型主要为古地貌—地层圈闭,储层类型以裂缝—微孔隙为主,孔洞局部发育,天然气以煤成气为主,大面积普遍含气,但单井产能较低。气藏差异聚集主要受控于以下4个方面:(1)沉积微相是多类型储层发育的基础;(2)岩溶古地貌为风化壳储层发育创造了条件;(3)多源烃类有序聚集是天然气差异聚集的关键;(4)燕山期构造反转奠定了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差异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水分布和地层压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水倒置是深盆气藏存在的主要证据之一。鄂尔多斯盆地气水分布主要与古今(区域)构造、生气强度、沉积体系有关。气水宏观分布上显示出盆地边缘含水、盆地中央普遍含气的趋势。压力异常是深盆气藏的重要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压力以异常低压为主,但压力分布相当复杂,关系曲线回归性较差。主要原因是含气砂体多为条带状和透镜状,连通性较差,多属单个气藏,具有多个压力系统。  相似文献   

5.
������˹����Ϲ�������������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4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面积约25×104km2。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下部沉积的暗色泥岩、煤层和石灰岩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生气能力强,为古生界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其中下部为一套河流、三角洲砂岩沉积,是上古生界的主要储层;而其上部的河漫湖相泥质岩为良好盖层。盆地周边在燕山期构造活跃,砂体发育,以构造圈闭为主;盆地内部构造稳定,在倾角不到1°的西倾单斜上,南北展布的河流三角洲复合砂体与侧向河流间湾泥质岩,形成了近南北向的大型岩性圈闭。因此,盆地周边发育以构造控制为主的小型气藏,盆地内部则以大型岩性气藏为主,盆地西缘断褶带胜利井气藏和伊陕斜坡上的陕141井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2段气藏等的存在就反映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泥岩压实资料、孔隙演化、压力成因、气水分布、天然气运移和成藏特征等分析研究,结合前人的成果资料,对上古生界气藏与典型深盆气藏特征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认为,如果仅从成藏基本条件和气藏某些表现形式看,上古生界气藏与深盆气藏有相似之处。但开发动态资料显示,气层连通性差,气层分属多个压力系统,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气水关系倒置现象,局部存在边底水,气水分布主要受构造部位和有利储层相带等因素控制。由成藏作用过程、成藏关键条件和成藏机理考察,上古生界气藏具就近运移、聚集、成藏特点,主要属岩性气藏或构造-岩性气藏。综合分析认为,储层连通性差、圈闭受岩性和构造控制是造成上古生界气藏有别于深盆气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一套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含气层系,下部煤系暗色岩类气源充足,中部河流、三角洲砂岩储集层广泛分布,上部湖相泥岩盖层区域稳定。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多次稳定沉降,并最终整体抬升后,完成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盆地周边在地史期构造活跃,砂体发育,以构造圈闭为主;盆地内部构造稳定,在倾角不到1°的西倾单斜上,南北向展布的河流三角洲砂体与侧向的河湖间湾相泥质岩配合形成了近南北向的大型岩性圈闭气藏。其中砂岩储层经历了长期的压实、充填、交代、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大部分原生孔隙遭受破坏,以低孔低渗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通过天然气成藏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以及低渗透砂岩岩性气藏勘探技术系列的应用,有效地揭示了上古生界气藏特征。综合分析证明,盆地中北部上古生界盒8、山2、山1三层段砂岩厚度大、分布广、气藏富集条件优越,是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是一个低压、低渗透、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的大面积分布的岩性气藏,以辫状河发育为特征。有效储层的成因分析认为,有效砂体以孤立状或条带状为主。从目前已进行过单点法和修正等时试井测试的气井来看,两者确定的气井产能相差很大,表现为单点法确定的气井产能明显偏大,故无法指导配产。文章在分析条带状储层的渗流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其渗流模型,导出了条带状储层的不稳定产能方程和拟稳定产能方程,通过现场测试资料的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中油型气成分的来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海相烃源岩与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对比结果表明,石炭系海相烃源岩虽然不如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厚,但其生烃能力远高于后者,与奥陶系风化壳储集层的配置情况也好于后者,并且产物也具油型特征,表明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油型气成分来自石炭系海相烃源岩;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天然气是以上古生界煤成气为主、上古生界石炭系油型气为辅的混合气。这一观点既能够很好地解释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古生界自上而下气藏序列天然气成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异,还可以更好地说明为何风化壳气藏天然气以煤成气为主。  相似文献   

10.
李浩 《特种油气藏》2022,29(2):57-6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天然气勘探起步较晚,古生界气藏隐蔽性较强,勘探难度较大.为探究该地区气藏成藏模式,以沉积学原理为基础,从地层分布、构造特征、沉积相、储层主控因素等方面研究了延长气田南部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延长气田相对优质储层是天然气成藏与富集的关键,储层规模决定气藏规模;优质储层发育主要受...  相似文献   

11.
济源—黄口地区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地质背景到具体油气地质情况,对济黄凹陷带的古地理演变及沉积构造、构造特征和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三个凹陷不同烃源岩系油气资源量的计算结果,根据这些分析和判断,对济源、黄口等四个凹陷的油气前景作了比较评价。文章最后根据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提出了关于中、新生代和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一些轮廓性看法,认为中、新生界可能具有形成小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在勘探指导思想上应转到以古生界、特别是上古生界为主的深部气藏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12.
用测井方法研究SG地区主要储层段沉积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菊兰  张新  王荣 《测井技术》2003,27(3):233-237
SG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地质特征复杂,对其主要储层段的砂体展布规律及储气砂体的叠置关系认识不够,增加了开发的难度。根据测井资料的响应特征所反映的众多地质信息,提取识别沉积相的标志,通过分析储层段砂体内部的层理构造特征、沉积能量变化、沉积韵律、物源供给状况等,得出了不同沉积亚相、沉积微相的测井显示特征,并重点分析了SG地区主要储层段(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的沉积亚相、沉积微相特征;分析了主力气层的砂体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华北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古生界是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在开阔海台地相的台凹环境下形成的源岩生烃潜力最大,纵向上表现为寒武系的府君山组、张夏组,奥陶系的马家沟组、峰峰组。平面上以黄骅—临清复向斜带为最有利区。上古生界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煤层及暗色泥岩厚,热演化程度大多处于成熟—高熟阶段,生烃潜力大。从源岩的生烃演化史及油气的运聚和圈闭关系指出古生界具有形成原生油气藏的条件,原生油气藏勘探研究的难点及关键问题在于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潜力、范围及油气保存条件。在系统分析总结前人勘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渤海湾、南华北及沁水地区古生界油气生成、保存条件,指出渤海湾地区是二次生烃的最有利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好,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南华北地区油气生成及保存条件好,但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是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沁水地区亦具有二次生烃条件,但盖层及油气保存条件差、水动力条件强,北部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尚好。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成藏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的烃源岩主要排烃期、主要储盖组合形成期及圈闭形成期确定了该区块的主要成藏期,并预测了该区块上、下古生界和中新生界3套目的层的有利区分布。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下古生界原生油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盆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大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是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三南-滴水泉凹陷及其周缘石炭系勘探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准噶尔盆地三南-滴水泉凹陷在石炭纪处于持续凹陷沉积状态,地震地质解释研究认为,区内上石炭统发育了上火山岩序列、沉积岩层和下火山岩序列。沉积岩层内发育了良好的烃源岩,与下石炭统滴水泉组的烃源岩一起构成了石炭系天然气成藏的主力气源岩。通过对石炭系发育状况及结构、天然气成藏的生储盖条件、资源量估算和成藏模式分析,认为上、下序列火山岩层是良好的石油天然气储集层,位于三南-滴水泉凹陷及其周缘地区的石炭系火山岩层系,天然气资源量蕴藏巨大,具有良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rearethreeseriesofsourcerocksinHuanghuadepression,theLowerPalaeozoicmarinecarbonaterocks,theUpperPalaeozoictransitionalcoalmeasurestrataandtheCenozoicterrestrialelasticsourcerocks.becauseoftheinnuenceofrepeattectonicmovements,theabovesource…  相似文献   

18.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条件十分优越,形成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该区烃源岩生烃期、排烃期与圈闭形成期配置合理,具备形成多层位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条件。主要发育地层、岩性和复合等隐蔽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为:纵向上,主要储盖组合类型控制了隐蔽油气藏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受凹陷地质结构控制,不同构造位置发育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认为同沉积断裂带之下的有利储层发育带,即陡坡和缓坡坡洼过渡带是该区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19.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流体活动强烈,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气源岩类型多,气源供给系统及运聚条件良好,是我国深水水合物资源的重要远景区之一。为深入研究该区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根据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与多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分析了该区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资源潜力;根据高分辨率地震解释资料,重点剖析了气源供给的运聚通道系统与水合物成藏的耦合关系;最后结合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探讨了水合物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该区热解气和生物气气源充足、资源潜力大,能够为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②天然气运聚系统较优越,存在生物气源自生自储型、热解气源断层裂隙下生上储型和热解气源底辟及气烟囱下生上储型3种类型的水合物成藏模式;③深水区热解气源下生上储型水合物,其热解气源输送运聚通道主要为断层裂隙和泥底辟及气烟囱所构成的纵向运聚供给系统,其形成展布及优劣,主要取决于构造沉积演化、断裂活动和活跃地质热流体异常侵入活动。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大型含煤盆地岩性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含煤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已发现了榆林、苏里格、乌审旗和米脂4大 气田,资源探明率lO.6%,勘探潜力较大。上古生界广泛发育的煤系地层为主要的烃源岩层,在晚侏罗 世至早白垩世末期盆地含煤烃源岩大面积成熟,表现为“广覆型”生烃模式。在大面积的低渗背景下, 天然气以近距离运移为主,生气强度控制气田的形成和分布;相对高孔高渗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 为主要的储集体,是天然气富集的主要场所;由多个岩性圈闭组成的大型岩性圈闭是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圈闭类 型。针对上古生界的天然气地质特征,在勘探中,形成了一套适合长庆低渗透岩性气藏的勘探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