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卫星多波束天线自适应调零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适应阵列技术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随着天线技术、身频技术以及DSP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前被认为不具备实现基础的基于复杂算法处理的波束形成技术逐渐重新引起了前沿科技工作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3.
卫星阵馈反射面多波束天线赋形波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主要对赋形波束的性能与波束宽度和波束间隔间的关系进行了一般性的研究。首先提出4个能够描述赋形波束性能好坏的性能指标。然后给出波束赋形问题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建立了赋形波束的性能指标与波束宽度和波束间隔间的关系。接着应用泛函分析理论推导了波束赋形问题的一般解,同时通过对这个一般解的讨论,从信号与系统的角度阐明了波束赋形的机理。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分析了波束赋形的两个参数波束宽度和波束间隔与性能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并提出了选择最佳波束宽度和波束间隔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卫星通信自身传输距离远,传输介质复杂的特性,使得如何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干扰并增益有效信号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从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入手,探究了它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应用及展望,以便于以后技术改进与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巨大的通信需求量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智能天线凭借其特有的空间滤波的特性,采用空分多址方式,高效率地使用频谱资源,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基础上大规模地提高系统容量。按照非盲算法与盲算法的分类,分别介绍了非盲目算法中的最小均方算法和盲目算法中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并对两种算法通过matlab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卫星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遗传算法的变异操作中使用双变异概率,并将其与最优保留策略和内插交叉算子结合在一起使用,以此来克服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全局收敛能力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抗干扰性能,可抵抗卫星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子阵异步RLS算法(SARLS)用于自适应波束形成,改进后的算法,在总权矢量的维数为N、子权矢量维数较小时,运算量由O(N2)降到了O(N),并通过实例仿真详细地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该算法在保持对期望信号良好接收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抑制到达方向与期望信号不同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算法又称为数字波束成形算法,其中,盲自适应算法是不需要专门的训练信号或确定信号,节省了因接收训练序列和导频信号而占用的频谱资源,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因此,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现有的各种盲算法原理进行逐一介绍,然后对比了各种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典型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归纳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的主要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实现中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天线的空间信号处理能力证明了它是解决未来无线电通信容量瓶颈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自适应天线的波束形成算法有很多,简单介绍了LMSE(Least Mean Square Error)算法、CMA(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算法,重点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小误比特(Least Bit Error Rate,LBER)的自适应天线空间波束形成算法,从误比特率的角度对这三种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得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相控阵天线是雷达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雷达信号带宽和阵列单元数目的增加,光学实延时技术的采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介绍了一种基于受激光子回波的阵列天线实延时自适应波束合成的光学结构,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说明了波束合成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赋形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天线作为3G及未来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并对自适应波束赋形算法进行了分类,较为详细地比较和分析了几种算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基于算法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