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或原因,为开发区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和AHP方法。结果表明:(1)用地结构不合理和用地效益偏低是影响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原因;(2)工业用地建设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中,工业用地规划应注重提升用地效率,减少城市居住、商业核心区域的人口和环境压力.通过对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建筑报建电子报批技术经济指标核算的统计,利用两种用地建筑在计算容积率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值上的差异,提出对工业用地建筑补偿容积率的概念和方法,平衡两种用地容积率的差异.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计算分析,该方法能有效释放工业用地效率潜力,解决容积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怒江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用地已经成为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途径。在分析怒江州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怒江州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进而结合怒江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其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是科学决策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向外扩张的重要依据.目前文献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不足,特别是对城市建设用地专门系统性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评价潜力的等级划分标准和广泛实用的评价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划分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级因子,并运用物元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事物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质量评定模型,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较完整地反映事物质量的综合水平,同时该方法采用一种新的权重确定方法,不受人的主观影响,反映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5.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是指导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基础.文章以山东省各市域公路用地作为评价对象,在总结和利用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把山东省各地市分为三大评价类型;利用近年经济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包含结构、功能、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三大类型特性,通过专家咨询,确定相关系数权重,对山东省各市域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和比较;按评价总分对山东省各市域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分级排序.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和最优选择。以铅山县为例,分析铅山县建设用地现状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在之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控制标准,针对铅山县实际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和最优选择。以南丰县为例,分析南丰县建设用地现状及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控制标准,针对南丰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地集约利用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应包括总 体评价、区域评价、开发区评价及地块评价4部分,并提出了一套完整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 标体系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宗地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认真分析吴忠市域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得出,基于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上的利用趋势类型结果是同心县、盐池县和吴忠市整体为集约趋势型,利通区、红寺堡区和青铜峡市为粗放趋势型;基于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上的利用趋势类型结果是同心县为内涵挖潜性,利通区、红寺堡区、盐池县、青铜峡市和吴忠市整体为粗放趋势型。通过定量评价得出,吴忠市整体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初始评价总指数为75.59分,利通区、青铜峡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为集约度高,同心县、盐池县为集约度较高,红寺堡区为集约度中等,同时分析在节约集约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规则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以及空间网格技术(GRID)通过建立网格内城市建筑用地面积所含的阴影面积比例与容积率的关系,计算每个网格的建筑容积率,进而估算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建筑面积.结果表明:长春市2003年城市建筑总面积为135.98km2;用地类型平均容积率为商业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于知识规则的遥感分类方法以及空间网格技术(CRID)应用于建筑容积率估算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估算精度,而且进一步可以估算不同城市用地类型的建筑面积.  相似文献   

11.
以2001—2012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并运用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1年以来,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总体上逐步提高;(2)皖江城市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3)从皖江城市带整体、"一轴"地区、"双核"地区来看,承接产业转移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单项Granger原因,承接产业转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冲击响应为正且长期存在;(4)从"两翼"地区来看,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都较低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单项Granger原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研究证实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但在不同地区应根据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紧密相关,本文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中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CO2排放纳入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分析31个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1)2004~2014年间,31省市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整体上升,反映我国近年来,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提高,生态安全水平向良性趋势发展;(2)在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度的空间分异上,西部地区的耦合度主要处在低水平耦合阶段和拮抗阶段,中部地区多在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体现了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水平呈梯度空间分布;(3)从2004、2009和2014年的截面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度属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的土地利用制约型,高度协调耦合区间的省市区数目减少,没有省市区处于极度协调耦合区间,说明我国各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水平还较低下.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城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城区流域水质的主要因素,与水体水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水质进行了监测,并对地表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污染物的事件平均质量浓度(EMC),以及污染物负荷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径流初期5~20min,地表径流污染物质量浓度大多达到较高值,随着降雨历时的延续,污染物质量浓度呈波浪状降低,直至趋于平稳,具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污染物年负荷量在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高低顺序为: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相似文献   

14.
基准地价评估是目前城镇地价评估的主要形式。容积率既反映了土地利用程度,同时也影响着地价,因此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显得非常重要。该文主要阐述了容积率的含义和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分析了容积率修正各方法,通过各方法的比较,本文主要以样点地价修正法为主,以九江市星子县为例。  相似文献   

15.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土地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直接关乎港口整体运营的效率.以天津港区陆域土地为研究对象,以港口土地的优化使用为目标,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土地使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做出综合评估;同时从土地的可持续使用出发,对港口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得出2001—2010年天津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总体趋好、土地利用需局部优化的结论.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实际开发使用情况,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土地集约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推进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城乡空间的合理开发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决策的重要前提。以湖北省枝江市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统计功能,构建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枝江市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并将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匹配性研究模型、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研究模型和建设用地扩张趋势动态模拟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现状空间格局的匹配性、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潜力和空间扩张趋势。本研究对枝江市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为类似市(县、区)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