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力 《光电子.激光》1991,2(3):125-130
从计算机功能的角度来分析,OMA-Ⅲ类似于一台带有光学多道摄谱仪的计算机图形处理装置。本文主要从硬件的结构原理上分析OMA-Ⅲ的图形功能及其发展前景,并希望将其开发成一台能够分析图象及象面上指定区域光谱的设备。  相似文献   

2.
光学多道分析仪的波长定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与单光栅多色仪联用的光学多道分析仪的道数N与波长λ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它对实验测得He-Ne灯与Bi-Ne空心阴极灯的光谱进行了定标,计算结果与标准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冲击光谱的多通道时间分辨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MA)面阵CCD结构,采用光同步触发技术,建立了冲击波阵面时间分辨光谱测试系统,时间分辨20ns,并实际测量了冲击氩气的时间分辨光谱,结果表明,在冲击到12000K温度下,氩气有带状辐射光谱,没有观察到线谱,同步技术和时间分辨设计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光学多道仪测量微小物体尺寸的方法。从物体的散射光分布推算被测物体尺寸,并给出实测结果,研究表明应用此方法在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对微小物体进行在线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建立了随机噪音的经验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超短寿命的荧光衰减过程,研究了利用取样法测量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实验中实验参数的选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门宽”可以提高信噪比,从而实现微弱荧光信号的测量;减小“延时”可以提高时间分辨率,即提高测量精度;选取不同的“门宽”时,测量结果中各个衰减组分初始荧光强度的比例关系会发生改变,并推导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对应关系,可以从测量结果反推出实际的比例。另外,测量了GaP样品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随机噪音经验模型以及提高信噪比与测量精度的方法。并且利用该结论测量了LN:Er样品微弱荧光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绘一号卫星摄影原理的分析,建立了在轨标定高分辨、多光谱相机与三线阵正视相机夹角的几何模型,并利用天绘卫星影像数据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精度较高,与可供参考的地面实验室定标结果较为接近,高分辨相机与三线阵正视相机夹角标定的两种结果相差1'左右,多光谱相机与三线阵正视相机夹角标定的两种结果相差5'左右。同时,计算分析了卫星定轨误差和地面控制点精度对夹角的影响。该方法模型简单,易于理解,解决了目前天绘一号卫星高分辨、多光谱相机与三线阵正视相机夹角仅有地面实验室标定结果,缺乏有效在轨标定方法的问题,对于影像的融合、纠正及高级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学频率梳的光谱干涉,本文提出了一种水的群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可以高精度地测量水的群折射率;分析了水的群折射率的测量原理;搭建了基于518 nm光学频率梳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群折射率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水的群折射率的高精度测量;与参考值比对的结果表明,测量不确定度在10-5量级。  相似文献   

9.
10.
滤光片分光型高光谱相机发展现状及趋势(特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春雨  丁祎  刘帅  樊星皓  谢运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20210981-1-20210981-15
高光谱相机可将成像技术与光谱探测技术相结合,在对目标空间特征成像的同时,可以对每个空间像元形成多个窄波段实现连续的光谱覆盖,不同光谱信息能充分反映地物内部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的差异。与传统的空间二维成像相比,高光谱相机可以同时获取目标的空间和光谱信息,在一定的空间分辨率下,能够获取宽谱段范围内地物独有的连续特征光谱,对地物的精准识别和探测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已成为对地遥感重要的前沿技术手段,在农、林、水、土、矿等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滤光片镀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滤光片分光型高光谱相机的研制,目前基于滤光片分光原理的高光谱相机以大幅宽、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轻小型的优势成为高光谱遥感载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纳卫星高光谱星座组网中获得广泛应用。主要对滤光片分光型的高光谱相机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典型滤光片分光型星载高光谱成像载荷,以及地面在研的滤光片分光型高光谱成像系统,并分析了这些系统的技术方案、性能指标及应用前景,阐述了基于滤光片分光原理的高光谱相机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滤光片分光型高光谱相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脉宽为200ps的主动锁模氩离子激光器在C1307—01条纹相机测量几种荧光寿命在12ns以内的染料的时间分辨光谱。  相似文献   

12.
在轨运行的传感器辐射性能由于受到元部件老化、外太空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化,通过传感器在轨定标可以对传感器的辐射性能进行监测。时间序列是衡量卫星传感器在轨运行期间辐射性能变化的重要依据。该研究通过交叉定标法对"高分一号"(GF1)卫星的多光谱宽视场成像仪(WFV)开展时间序列定标,采用MODIS作为参考卫星,计算GF1/WFV4相机2013—2018年间的定标系数,将定标系数同官方定标系数相比较,并用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增益偏差。结果表明,GF1/WFV4相机的每个波段平均相对增益偏差分别为4.18%,4.87%,4.89%和4.46%,基于交叉定标方法获得的定标系数与官方公布的定标系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实现对GF1卫星在轨期间辐射特性变化趋势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非球面光学制造与测量技术文集》介绍了目前非球面制造与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涵盖了古典加工及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涉及光学非球面的优秀论文。内容包括:非球面光学系统设计、加工与检验;非球面光学加工;非球面零件光学检测技术研究;大口径透镜凸面零检验的补偿器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今日电子》2010,(10):68-69
AQ6370C光谱分析仪拥有极强的光学性能和信号处理能力,杂散光抑制率可达73d13。AQ6370C有标准版和高性能版两个版本,其精度和速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测量效率,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适用于光发射机/接收机和光放大器等光器件的开发和制造中的光性能测试和产品测量,是通信运营商和光通信设备/器件制造商的研发与生产测量部门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非球面光学制造与测量技术文集》介绍了目前非球面制造与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涵盖了古典加工及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涉及光学非球面的优秀论文。内容包括:非球面光学系统设计、加工与检验;非球面光学加工;非球面零件光学检测技术研究;大口径透镜凸面零检验的补偿器设计;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制造技术一研磨、抛光技术;主动抛光盘磨制非球面的工艺与面形检测;主动抛光盘磨制非球面镜面控制技术的研究;大半径平凸柱面透镜的加工;光学零件柱面加工机研制;红外线聚光非球面透镜的单点金刚石镜面切削方法;计算机控制光学非球面的抛光等。  相似文献   

16.
高国龙 《红外》2002,(1):11-17
多光谱热成像仪(MTI)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与发展项目,它包括向上向前模型化与分析、卫星系统设计、制造、装配与测试、在轨操作以及实验与数据分析。该卫星是设计用为从15个分布于地0.45μm至10.70μm范围的光谱波段中收集经过辐射度较正的中分辨率图像的。该卫星的有效载荷部分包括成像系统部件、相关的电子学盒子以及有效载荷支持结构。成像系统包括一个三反射镜消像散离轴望远镜、一个单体低温制冷焦平面组件、一个机械制冷器和一个星上定标系统。有效载荷的电子分系统包括图像数字转换器、实时图像压缩器、固态记录器、定标源驱动器、制冷器温度控制器以及振动控制器。有效载荷支持结构通过机械方法将所有的有效载荷部件结合成一体,并提供一个用于连接卫星运载舱的简单的四点接口。有效载荷的所有部件已经制造完毕,并已经测试和总装。  相似文献   

17.
18.
多谱带滤光片是航天光学遥感相机上的关键器件。其兼具多个谱带滤光及探测器封装的功能,特征尺寸多,膜系复杂,其设计及考核过程相比全色或单谱带滤光片要复杂得多。介绍了多谱带滤光片的基片外形尺寸、滤光窗口尺寸、像元位置标识窗口、封装对准标识等关键特征尺寸的设计及计算方法。分析了滤光片的设计加工误差对滤光片与光敏芯片的封装对准精度、探测器在焦平面上的配准拼接以及相机的光谱响应特性等的影响。并基于现有的航天器环境考核方法提出了一套针对多谱带滤光片的环境考核流程和测试方法。最后给出了某相机多谱带滤光片的设计及考核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金友 《光机电信息》1999,16(1):28-31
1 掠入射空间光学件的测量要求近几年世界各地对X射线天文学的兴趣不断增长。最近发射的和不久将要发射的空载X射线天文望远镜航天器。执行飞行任务的次数不断地增加,诸如ROSAT、SXO、SAX、AX-AP和XMM等望远镜,在这些望远镜中,用于聚焦X射线的光学系统都是采用各种结构形式的掠入射光学件。wolter TypeⅠ系统采用一个抛物面和双曲面根结合的光学系统;Wolter—schwarzchild TypeⅠ系统是由WolgerⅠ系统形状略加变更构成的,WolterⅠ系统近似呈薄片锥形体;Kirkpatrick—Baez(K—B)系统  相似文献   

20.
里德堡原子是一种高激发态的原子,具有较大电偶极矩,相邻能级差可覆盖DC~THz的超宽频谱范围,因而可以实现电磁场高灵敏、超宽带的传感接收。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无线电光学测量是通过碱金属原子在探测光和控制光等两束激光的精确调控下转变为里德堡原子,并使探测光透射光谱产生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进而在输入的无线电信号的作用下,使其透明光谱发生Autler-Townes(AT)劈裂,完成无线电信号到光学信号的转化,从而实现无线电信号频率、幅度、相位等信息的提取,具有直接解调、无需校准、抗电磁毁伤等特点。近年来,该技术在电场计量、电磁频谱侦测、通信、雷达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原子系统输出光谱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无线电信号的信息。针对静态无线电信号、动态无线电信号、单频无线电信号、多频无线电信号等不同类型的无线电信号,对应的信息提取和光谱处理方式也不同。依据不同类型的无线电信号,对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无线电光学测量及其光谱处理技术进行分类,并综述其原理、技术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结合该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