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昆明城市区域内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南北朝向室内壁面热流量实测资料,对各壁面的热流量进行了分析.得出:南北朝向房屋不同壁面热流量存在显著的时间和季节变化.12月室内壁面热流量变化受房屋朝向影响十分显著,而在4月和8月房屋朝向对室内壁面热流量传递影响较小.昼间南向室内4方位壁面热流量多为正值,热量从室内向壁面传递;夜间则反之;北向室内壁面热流量数值和传递方向随季节变化较大.考虑房屋壁面热流总量时,12月室内壁面热流总量的南北朝向呈现较大差异,而4月与8月,房屋朝向对室内壁面热流总量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水华蓝藻,对湖泊和水库的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室内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水华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喜好高温,在水温30~35,℃时生长最佳,在水温30,℃时获得最大细胞密度;而水温低于20,℃时生长缓慢.铜绿微囊藻对光照度要求不高,较低光照度即可快速增长,光照度2,000~6,000,lx适宜铜绿微囊藻快速增殖,在4,000,lx时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房间室内热舒适性,本文利用室内宜居环境技术研究测试平台,通过实测散热器系统(供回水温45℃/40℃)与空调系统供暖房间各点空气温度,对比分析两种不同供暖方式下室内温度分布特征,研究得出:采用供回水温45℃/40℃的低温热水散热器连续供暖,房间各点平均温度保持在18.9~23.4℃之间,达到夏热冬冷地区热用户室内温度需求;与空调热风供暖相比,低温散热器供暖可使房间内各点逐时温度波幅小于1℃,温度波动更平缓,且低温散热器供暖房间室内水平温度分布更稳定,垂直温度梯度变小,温度分布更均匀。结论为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室内热舒适度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焰熔法生长单晶体燃烧室内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气和氧气的燃烧为基础,研究了燃烧室内温度在焰熔法生长单晶体过程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O2的质量流量在中心处和外侧分别为5.6×10-5kg/s和2.0×10-5kg/s,H2的质量流量为6.0×10-6kg/s的条件下,炉膛中心的最高温度为3 007 K,金红石晶体的生长位置在距喷嘴86 mm处,晶体所能生长的最大直径为10 mm。在距炉膛入口120 mm的内炉壁的最高温度可达1 540 K,需提高此区域内耐火层中刚玉粉的质量分数以提高炉壁的耐火度。  相似文献   

5.
光照归一化的特征点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提取的特征一般不具备稳定性,表现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同一景物拍摄的图像提取的特征的位置是不同的,这将严重影响三维景物分析的精度。本文以点特征提取为例,对光照归一化的特征点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建立等离子加热条件下单晶体生长环境的物理模型,划分网格,并对温度和速度的分布数值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影响规律,进而获得单晶体生长的最佳参数和晶体生长炉的设计数据.结果表明:中心轴向温度在距离喷嘴入口65 mm左右处达到适合钛酸锶晶体生长熔点,确定了晶体在生长炉内的合理位置.  相似文献   

7.
水库水温分布的预测一直是水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水温不仅对水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取水工程的设计。首先通过试验测量了水体密度随水温的变化,结合已有的研究数据,提出了水体密度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水温层化型水库的流速分布特点,从垂直二维均匀水流和温度模型出发,推导出了一种新的水温垂向分布计算公式,并利用新安江、二滩、Wiwa等5座水库的实测水温资料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精度良好。该公式结构简单,参数意义明确,计算方法简单实用。最后,对温跃层形成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初步探讨了好氧塘水温和光照对有机物降解规律及其溶解氧、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热与切削温度是一重要的物理现象,切削温度及其分布直接影响刀具磨损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切削力和刀—屑接触长度的计算,建立了刀—屑接触区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分布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稳态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切削区切削温度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地表温度过程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的湍流通量数据和地表温度数据,提出了表征地表温度变化特征的地表温度特征量。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得到地表温度特征量和湍流通量之间的传递函数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地表温度的时间尺度效应和时间滞后效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夜景照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LED的广泛应用,致使居住区夜间光侵扰问题日益严重,但缺乏有效的光侵扰防治措施。采用主观调查问卷与客观测试数据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居民对光侵扰的主观评价,测量了光侵扰的相关光参数,将城市居住区光侵扰来源划分为4类,分析发现侵扰源亮度、光色、动态形式、发光时间段和发光面积为主要侵扰因素,将光侵扰划分为亮度侵扰、色光侵扰和动态侵扰3种类别,并明确了各类别主要侵扰因素的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2.
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实际电气照明工程中如何根据环境要求、建筑物风格及人的心理需求等诸多条件合理运用光源特性的问题.论述了电气照明中光源色温和显色性的概念、意义.并着重阐述了色温和显色性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风设计是户内变电站变压器室设计的难点问题。运用CFD方法,对某变压器室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并将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某变电站变压器室为模拟对象,通过改变进风口位置和面积,设计并模拟6种通风工况,通过对比各工况温度场、速度场和特征温度值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进风口对变压器室通风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进风口面积不变时,进风口应布置在散热器一侧且其中心高度宜控制在散热器中心高度或稍偏下位置,不宜高于散热器;进风口位置固定时,增大进风口面积改善通风效果时,宜选择沿高度方向增大进风口面积。所得结论可为变压器室通风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中国地面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0多个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全球气候模式,在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和SRES B1、A1B和A2 3种排放情景下进行数值集合分析,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大陆的气温变化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21世纪,中国大陆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至2099年平均增温范围为2.5~4.9℃,高于全球平均值.冬季升温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年较差呈减小趋势.21世纪前期,变暖预估值受排放情景假设或模式敏感性的影响较小,不同排放情景和不同模式之间的预估结果一致,中国大陆平均增温范围为0.88~0.92 ℃,21世纪中期以后这种差异逐渐增大,增暖范围为2.44~4.28 ℃.相对于1980-1999年平均气候场,中国大陆平均升温值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达到2 ℃,此后,A1B及A2情景下中国大陆气温快速升高,在21世纪60年代末达到或超过3 °,但区域差异明显,升温值达2 ℃的时间由北至南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相差10~30 a,东北、西北地区将成为未来受气温升高影响最为敏感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室温降低或升高1℃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远不是室内外温差1℃所传递的热量.利用房间的这种蓄热性能,计算房间温度变化时的负荷是变温负荷计算法的关键所在.用这种方法比用常规方法计算的负荷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6.
韩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韩城市1999~2001年环境大气质量状况分析,揭示了韩城市大气污染类型、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该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季节浓度分布为: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总悬浮颗粒物季节浓度分布:冬季>夏季>春季和秋季;区域季节浓度分布:监测站>金城区>新农>南关.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对该市的环境管理,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住宅人居环境的各个组成中,自然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与人们的生活起居以及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而科学评价是人居环境学听科学问题,要达到住区光环境的充分的合理的利用,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住区从居光环境的变化特征进行模拟与描述,以保证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从而达到人居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江南新苑住宅小区的住区光环境的模拟和描述,对居住区人居环境的科学评价做了实践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常用家用电器对家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家居空气环境的实测 ,探讨了家用冰箱、彩电、空调在运行时对居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噪音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钢铁常温发黑的最佳工艺配方和控制范围,制定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达到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