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500KV并联电抗器开断的过电压的产生及影响,从断路器的并联电阻、避雷器及高抗的投切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过电压主的限制措施及效果,并用试验进行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切除高抗会产生高达7倍的过电压。氧化锌避雷器是限制高抗开断的过电有效、经济措施,能将高抗开断的过电压限制在3倍以下;若再带上线路,在远方站间接切除高抗,其过电压可限制在2倍以下。采用这种方式,可安全、顺利地切除高抗。  相似文献   

2.
1 直流线路开断过程的分析 (图 1)当直流线路开断过程终了时 ,在触头间隙上建立起相当高的电压 ,即产生过电压 L didt相当高。如果触头间隙上并联高电阻 r,则它对直流电弧熄灭过程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兹列出回路关系式如下 :i=id+udr=id+ir (1) ud=irr=(i- id) r (2 ) u=i R+Ldidt+ud (3) 弧隙并联电阻 r的伏安特性是线性的 ,即 ud=irr,如图 1—b)上 OA段所示。电弧伏安特性 ud=f(id)是图  1非线性的 ,如图 1— b)上的曲线 1所示。合成特性 ud=f(i)如曲线 2所示。显然 ,并联电阻 r的存在可以缩短电弧熄灭条件所要求的临界长度 ,从而…  相似文献   

3.
邓雨荣 《广西电力》2000,23(1):15-17
分析了500kV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高抗)开断的过电压的产生及影响,从断路器的并联电阻、避雷器及高抗的投切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过电压的限制措施及效果,并用试验进行验证。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切除高抗会产生高达7倍的过电压。氧化锌避雷器是限制高抗开断的过电压的有效、经济措施,能将高抗开断的过电压限制在3倍以下;若再带上线路,在远方站间接切除高抗,其过电压可限制在2倍以下。采用这种方式,可安全、顺利地切除高抗。  相似文献   

4.
邓雨荣 《广西电力》2003,26(Z1):49-50
分析了500kV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高抗)开断的过电压的产生及影响,从断路器的并联电阻、避雷器及高抗的投切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过电压的限制措施及效果,并用试验进行验证.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切除高抗会产生高达7倍的过电压.氧化锌避雷器是限制高抗开断的过电压的有效、经济措施,能将高抗开断的过电压限制在3倍以下;若再带上线路,在远方站间接切除高抗,其过电压可限制在2倍以下.采用这种方式,可安全、顺利地切除高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真空断路器在电力系统的普及应用,与之相关的系统过电压事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开断感性负载时更为常见。为了能对过电压的发展过程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应用EMTP对某变电站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过程中产生的操作过电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建立电弧电流过零判断、重燃判断、真空开关介质动态绝缘强度曲线等模型,模拟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重燃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真空断路器开断感性负载时,一旦发生三相电弧的反复重燃,操作过电压峰值会远高于系统额定运行电压,对系统绝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过电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35kV与20kV系统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系统事故多发情况,开展35kV系统工况下的现场试验,分析了开断后的暂态过程及过电压的机理,并在实验室进行了20kV系统真空断路器在额定电流下投切电抗器的截流试验,研究截流值和过电压规律。结果表明:截流过电压幅值远小于重燃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是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频繁出现高过电压的主要原因;在系统典型额定工况下,300A负载电流下的截流值比100A负载电流下小,真空断路器的截流值随着开断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的理论在系统额定电流下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7.
高耦合电抗器(HCSR)辅助开断并联灭弧室是解决大电流故障开断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SF_6电弧自身的负伏安特性会影响并联支路电流的同时过零,增加了开断并联SF_6电弧支路的难度,限制了其在高电压领域的应用。结合高耦合电抗器辅助并联支路开断的设计思想,首先利用40.5 kV断路器两柱相同灭弧室,进行了小电流条件下,SF_6电弧并联支路开断的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开断电流大小、燃弧时间长短与均流、限流开断特性间的关系。其次,针对80 kA大电流条件下的并联支路开断特性,进行了单分试验的初步研究和验证。结果表明,在开断小电流、耦合电抗器设计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开断的短路电流越小,两柱并联的灭弧室越易实现同步均流开断,随着开断电流的增加,均流开断区间向燃弧时间较长的方向偏移;在开断80 kA大电流时,合理地设计电抗器参数,能够实现并联支路的均流开断,但较难完全避免并联支路限流开断的出现。两轮试验均表明首开支路熄弧后,断口两端的电压瞬间叠加电抗器单臂电感的压降而发生突变,并引起波形振荡,耦合电抗器单臂电感会对线路总电流产生一定的限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驰宇  方圆  秦天  孟毅 《湖北电力》2021,45(3):60-66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线路电缆化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在负荷低谷期间对感性无功补偿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因此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并联电抗器在开断过程中会产生截流效应,从而引发截流过电压以及重燃过电压,威胁电气设备的安全,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一次220 kV变压器跳闸案例分析出发,通过理论分析以及仿...  相似文献   

9.
10.
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的三相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40.5 kV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的工况,为了消除现有仿真模型的不足,笔者简单综述了真空断路器开断感性小电流的仿真研究的现状,对一种型号的40.5 kV真空断路器进行了试验,得到其触头间介质动态绝缘强度曲线、高频电流熄灭判据和截流数据,并建立了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的三相仿真模型,同时考虑了三相间的耦合。应用ATP-EMTP软件进行了该型号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的三相仿真研究,并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1.
大电流真空电弧的并联开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真空电弧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真空断路器开断大故障电流的并联开断过程,分析了影响转移电流大小及其时间常数的诸因素,提出了利用真空断路器并联以提高其开断容量的方案,为国内真空开关生产厂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王士和 《电气开关》2002,40(3):37-40
由此得出 :C1=um2 q L+ q- h2 q ia; C2 =q+ h2 q ia- um2 q L将上述求得常数代入 (2 3)式 ,得到 :u D=- e-ht2 q{ ia C(eqt- e-qt) - um[(q+ h) eqt+ (q- h)e-qt]} + um (2 4 ) 如果在开断瞬间 ia=0时 ,(2 4 )进一步简化为 :u D=- um2(q+ h) eqt+ (q- h) e-qtq e-ht+ um (2 5 ) 情形 3:临界非振荡过程如果 (2 1)式中根号项等于零时 ,则有 :α1=α2 =- h=- 12 RDC=- 1L C (2 6 ) 即14 R2DC2 =1L C或 RD=12LC (2 7) 这时 (4)式的通解为 :i C=e-ht(C1+ C2 t)及利用 (2 )式 ,可得 :u D=- e-htch(C21+ hth - C1) + C3仿前 ,积…  相似文献   

16.
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故障分析及改进建议北京电力设备厂杨百雄近年来,加拿大传奇(Trench)公司制造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在全国各地事故频繁,据统计已有几十台,普遍表现形式是,挂网运行5年以上的干式电抗器运行中起火燃烧(往往发生在雨季或雨后);一些干式并联电...  相似文献   

17.
王士和 《电气开关》2002,40(2):45-46
1 弧隙并联电容时的电感线路开断过程图 1给出弧隙并联电容时电感线路开断的原理线路图。原则上此线路非常接近于实际短路线路开断时的情形。实际上 ,电线及开关上总有若干分布电容存在。这样 ,对图 1线路可以列出下列线路方程式 :umsinωt=L didt+ u D (1) u D=1C∫i Cdt=i DRD (2 ) i=i C+ i D (3) 图  1  为了解上述方程式 ,假设电弧电阻 RD=常数。既然我们对电流过零瞬间感兴趣 ,假设电源电压在电流过零前后变化很慢 ,而等于常值。再设开断线路后的电弧长度立刻具有一定的有限数值。在这样假设条件下 ,可以得到下列常系数微…  相似文献   

18.
19.
20.
针对国内40.5 kV真空断路器应用于开断并联电抗器时绝缘事故多发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现场试验,并对几种常见的不同原理及型式的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保护装置除了要考虑相对地保护,更要考虑相间过电压抑制。对于所述工况,可有效限制相对地、相间过电压的保护装置包括无间隙组合式MOA、3间隙组合式MOA以及阻容保护,且对于阻容保护,接在电抗器侧效果要明显好于接在开关侧。分析比较结果对于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