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自然、人本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发展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岭南地域建筑空间演进各阶段的发展现象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岭南地域建筑空间"自然-秩序-抽象自然-艺术秩序"的发展轨迹,指出了人类发展之于空间量与质的需求平衡是建筑空间演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希冀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知岭南地域建筑空间演进的特征与规律,启发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下,建筑在表达自身个性的同时,更要结合所处场地的资源环境条件,以全局的视角,构建系统、完整的建筑空间环境。中介空间作为介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多样性体验空间,在场所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建成案例,探讨不同层级的中介空间在建筑中的整合设计,以实现建筑、环境与人的交互。  相似文献   

3.
服侍空间理论是路易斯·康形成自身哲学思想的重要过程成果,也是其建筑诗学和秩序理念的理论基石。本文就服务与被服务空间(servant and served space)概念的提出,结合特伦顿犹太人社区公共浴室、理查德生物实验楼和萨尔克医学研究中心等作品,从空间划分、结构单元、双重网格和空间结构秩序几个方面剖析路易斯·康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理论,试图发掘路易斯·康的建筑理念中的空间秩序与建构精神。  相似文献   

4.
费文君  王梦  杨霞 《华中建筑》2020,38(1):38-41
酒店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其外部空间作为连接酒店内外的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当受到重视。该文以酒店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酒店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基于完整性视角下从布局形态、功能秩序、空间秩序、空间围合这四个角度划分、安排空间,并且以D/H值(D:建筑间距,H: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作为空间尺度的定值依据。最后将此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句容市锦隆花园酒店中,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以期营造积极的酒店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6,(11)
计师的选人类伟大文明使于建筑,建筑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和理想惬意的精神空间,而设计师多以自然景象和建筑为研究对象,因而建筑速写成了建筑大师的重要表现手段,本文从建筑速写的基本概念,表现方法和构图规律来阐释建筑速写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如今这样一个电子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是大多数设择表现自己设计的方式。但我认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讲,速写还是做为一名设计师不可缺少的技能,尤其是对于建筑速写。"电脑"设计只是做为一个辅助功能,而"人脑"才是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陈凯峰 《城乡建设》2015,(12):84-87
自古以来的人类创造,上天入地,腾云驾雾,移山填海,跨沟越壑,在所生存的这个空间里似乎已无所不能;而人类的这些创造是为了什么、是想获取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人类想清楚了吗?文化科学理论曾明确的告诉人们,人类需要的是一个"有秩序"的"理性的世界"(参阅本丛谈之四所述).那么,这个"理性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这显然不仅是一个"文化"(Culture)的问题,也应该是"建筑"(Architecture)的问题.因为这个"理性的世界"是文化的、是人类创造的有别于自然世界的"空间",也是建筑的、由人类创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围合构成的"空间".而当这个"空间"被文化的人类认为应该是一个"理性的世界"时,是否在建筑上也确是一个"理性的(空间)世界",这恐怕非是一般的建筑科学理论所能回答的.然而,这又是人类创造"建筑"所必须给以明确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向心性空间图式是东、西方普遍存在的空间原型,而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与环境同构的自然观使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背后存在着某种力场,既塑造着空间形态,也影响着人们的感知与行为。厘清了传统向心性空间图式的历史溯源,揭示其背后存在的“空间力场”,从居住与生活、精神与仪式、秩序与效率和权利与象征四个方面阐释其当代流变,梳理其对古今建筑营建活动的深远影响,以期进一步理解空间形式原型,为传统建筑的当代转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被动式调节是建筑应对自然环境的自身防御、自我保护或利用机制,也是建筑顺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创造并维持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原生能力。分析与总结了具有被动式调节作用的空间类型及其所可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了介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中介空间,并从建筑空间的视角解析中介空间的有机共生和动态复合两种特征,以期扩展从建筑空间设计视角下"被动式"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杨  林建群 《城市建筑》2013,(7):141-144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平滑空间论的核心内容"空间界域性"的研究,构建体现时代特点、适应建筑与空间环境关系发展需求的"界域"建筑思想。"界域"建筑思想是对建筑与环境的差异性元素之间各种力量的协调与重组,是赋予当代建筑与环境之间增值的创造性逻辑的思想体现。从界域的视角看待建筑,实际上就是将建筑放置在城市的整体大环境中,或者说是一个大的景观环境中,界域建筑通过与城市环境物质与非物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而生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自发与构建秩序视角,以历史发展的维度梳理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归纳不同时间段随着自发秩序与构建秩序的变迁,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建国前至今的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呈现"自发秩序绝对主导—自发秩序主导,构建秩序隐现—构建秩序凸显,自发秩序弱化—构建秩序主导,自发秩序迷茫"的特征。并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探寻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剖析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过程中主要社会参与力量(政府、村民、乡绅精英、市场、设计师)之间的博弈。最后,提出自发和构建秩序之间不是独立的,审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提出应在自发与构建秩序并置下,找到二者结合点和平衡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