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街井田位于东胜煤田的西南部,结合三维地震勘探对井田煤系地层构造形态做了精细的处理解释,对井田内主要煤层的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做出了精确的控制,为该井田开发建设以及巷道布置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梁开华 《中州煤炭》2019,(10):79-84
随着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煤炭勘探中已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对新疆沙吉海一号井田进行了一系列地球物理测井的研究,为查明井田的煤、岩层地质特征和工程、水文情况提供依据。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煤层解释方面,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煤层的厚度等信息;在煤层对比方面,准确地确定了煤层的层位和编号;在煤层界面划分方面,准确划分了头屯河组和西山窑组地层的界面。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宽沟井田西山窑组主要可采煤层特征,综合运用煤层间距及岩层组合特征、煤层自身特征、煤层组合关系、测井曲线特征、三维地震反射波等煤层对比方法,对井田内煤层进行对比,效果良好,可为今后周边矿区地质勘探与煤田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查明山东巨野煤田某井田内煤层的赋存、构造、煤层露头等地质情况,为煤矿开拓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对该区域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了区域内主要可采煤层3煤层的赋存形态,精确控制了区域内3煤层隐伏露头的位置和发育形态,解释了断层23条。  相似文献   

5.
牛跟彦 《煤炭技术》2012,31(3):167-169
准格尔煤田位于内蒙古中西部,红树梁井田位于准格尔煤田南端。为了进一步查明井田内煤层的赋存、构造、煤层风氧化带等地质情况,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地质保障,对该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使用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查明了测区内主要可采煤层4煤、5煤、6-1煤和6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深度,解释了断层24条,圈定了煤层风氧化带的范围,解释了6煤层的分叉边界。  相似文献   

6.
低变质煤层在常温下就能氧化产生CO气体,造成开采此种煤层的综放工作面CO气体浓度较高,为研究沙吉海煤矿工作面开采期间CO来源及分布规律,通过测定低变质煤对CO吸附解吸量、现场打钻测定原始煤层CO赋存情况、放煤作业、截煤及无轨胶轮车尾气产生CO气体等情况,探明了工作面CO来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B10煤层内并未赋存大量CO气体,煤层对CO的吸附量较低;放煤作业不会造成回风流CO浓度升高;工作面CO气体主要来源于架后及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产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位于黄淮冲积平原的淮北煤田,面积10.3km2,为全隐蔽含煤井田;本区激发条件较好,可采煤层较多,每层与围岩的密度和速度差异较大,反射系数较高,各煤层对应的反射波发育齐全稳定,地震地质条件良好;采用规则束状观测系统,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全区共抽查评定断点661个,解释断层138条,查明落差大于5m的断层,基本查明了落差3~5m的断层,以及煤层赋存形态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煤田构造特征、含煤地层、以往施工的钻孔资料及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分析,查明了确山安里井田可采煤层的时代和分布特征、开采条件、地质构造状况,认为安里井田煤层资源丰富、赋存条件较好、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6,(1):181-184
彬长矿区小庄矿井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属于巨厚煤层,在全区广泛分布。井田内古隆起发育,地层厚度、产状、煤层厚度及起伏形态受古地形控制,古隆起区附近煤层变薄、缺失,煤厚解释难度较大,凹陷区煤层厚度相对较厚,分布较稳定。通过地震正演模拟研究煤层厚度变化所引起的煤层波组特征变化的规律,结合钻孔资料,总结区内煤层厚度变化与其赋存深度的相关关系,采用煤层赋存规律和煤层反射波波组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了区内煤厚变化趋势,结果与地质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袁军伟 《煤炭工程》2013,45(4):61-63
 根据现场实际测定的煤层瓦斯含量及煤层埋深,研究了义棠煤业9、10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发现该井田在埋深近500m的区域,尚处于瓦斯风化带。本文对该井田的煤田地质史、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影响该矿9、10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方法和结论对类似条件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顶板含油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标志气体指标体系,采用现场取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了青岗坪煤矿采空区内气体的来源,确定了煤层原生气体和含油顶板气体的具体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青岗坪煤矿42016工作面采空区内CO来源于采空区遗煤的低温氧化,煤层原生气体与油气成分中都含有C2H6,但都不含有C2H4、C2H2,烯烷比(C2H4/C2H6)与链烷比(C3H8/C2H6)均不适合作为判断青岗坪煤矿自然发火进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传统能源,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的日趋成熟,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煤层的开采深度不断的向深部发展。煤系地层中的构造,尤其是滑动构造的发育对煤层的赋存及煤田地质构造有较大的影响。济源郭沟煤矿区HF1滑动构造是在本次勘查期间首次发现的。该滑动构造的存在,破坏了该区原有的沉积格局,使部分煤岩地层缺失或重复,导致煤层变浅或变深。另外受滑动构造的影响,该矿区二1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体结构破碎松软;滑体前后缘瓦斯成分和含量变化大,应该注意煤矿开采时滑体后缘瓦斯的危害。在济源郭沟煤矿区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煤岩标志层,综合研究对比发现了勘查区内HF1滑动构造的存在,分析了该滑动构造的形成原因及滑动面特征,以及滑动体的运动方向和滑移距离、形成原因。研究成果对本勘查区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和取得后期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期煤田开采安全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保德煤矿8号煤瓦斯赋存规律和主控因素,从煤层特征和煤层含气性特征入手,讨论了矿区构造、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质以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查明了保德煤矿8号煤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保德煤矿8号煤层瓦斯含量在纵向上随埋深的增加而增高,在平面上富集受煤厚和矿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控制;此外,矿区局部发育的小构造也对8号煤瓦斯含量有一定影响,水分、灰分、挥发分等煤质主要参数对8号瓦斯含量影响较小。通过掌握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和其主控因素可以为抽采钻孔合理布置提供理论依据,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六家煤矿E1N46-7工作面构造分布和煤厚变化情况,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E1N46-7工作面实际地质特征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工作,在分析工作面槽波及频散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工作面透射槽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GPU并行法对基于实际地质特征的三维多岩层断裂模型实施弹性波场数值模拟,可揭示落差3 m断层的槽波能量变化;采用“全息采集”方式布设观测系统,可最大限度地接收有效槽波信号。透射槽波探测结果显示,E1N46-7工作面共存在3处断层和1处煤厚变薄区,共4处地质异常。工作面回采实际揭露情况与此次槽波探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为精细探测构造复杂地区的微小断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清静 《中州煤炭》2020,(9):92-95,100
煤层的物性参数反演是煤田地震勘探的重要技术手段,用于指导煤炭资源的生产与开发。该方法使用地震数据预测煤层物性特征,并刻画煤层的空间变化。但是常规煤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因缺乏高低频信息,降低了煤层反演精度。为了提高煤层物性参数反演精度,将测井数据用于地震数据反演方法,提出了基于测井约束的煤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以准噶尔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对反演方法进行应用分析。实际地震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测井约束的煤田物性反演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反演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义井田深部勘查区煤田地质勘查成果,分析了该区构造和二1煤层展布特征,研究了二1煤储层特征、煤层气含量及其分布规律、煤层气赋存条件。研究认为,勘查区二1煤变质程度高,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煤储层孔隙度较高、围岩封闭性好,有利于煤层气赋存;煤体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煤层气运移;属正常压力、低渗煤储层。煤层气含量与埋深呈正相关趋势,DF1断层为煤层气逸散通道。  相似文献   

17.
李恩花  陈卓利 《中州煤炭》2021,(4):87-90,99
研究了陈四楼井田岩浆岩分布特征,主要有岩浆岩发育时期及产状、岩浆岩分布特征、岩性特征等,得出矿井内岩浆一般顺煤层及软弱层侵入,产状多为岩床或岩墙;三22煤层受岩浆岩侵入面积约占控制面积的1/10;岩浆岩的种类较多,代表性的有辉绿岩类、闪长岩类、煌斑岩类、细晶岩类及花岗岩类。分析了岩浆岩对矿床开采的影响,主要为对煤层、煤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岩浆常沿煤层底板软弱部位或顺煤层侵入,使煤层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或变质为天然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识别煤层群联合抽采混合气体瓦斯来源、确定各煤层瓦斯抽采占比,以小屯煤矿6、6及6煤层联合抽采瓦斯为研究背景,以碳同位素法和分层计量法为研究手段,分析各煤层瓦斯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识别混合气体瓦斯来源,确定各煤层瓦斯抽采占比。结果表明:小屯煤矿各个煤层瓦斯组分含量和碳同位素值存在差异性;建立了煤层群联合抽采瓦斯混源比例计算模型,碳同位素法确定混合气体中6煤层占10.82%~24.54%,6煤层占57.81%~69.58%,6煤层占5.88%~31.37%;分层计量法确定混合气体中6煤层占12.98%~19.55%,6煤层占55.28%~60.55%,6煤层占25.17%~26.47%。2种计算方法均证实了6煤层的混合比例最大,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同位素进行煤层群联合抽采瓦斯混源比例的计算是科学准确的,为煤层群瓦斯联合抽采达标评判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大伟 《中州煤炭》2019,(1):158-162
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水体下采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水体下采煤的特点出发,根据N1N4综放工作面地表水体特征、上覆岩层的赋存状态及煤层埋藏条件,通过分析大平矿覆岩破坏规律及N1S1综放工作面水库下开采部分成果,得出导水裂隙带高度,按照《“三下”开采规程》要求计算出防水煤岩柱厚度,经验证,N1N4综放工作面水下开采是安全可靠的。根据煤层的赋存结构和大平矿生产实践,列出自然分层综放、人工分层综放和综放全采3种开采方案,通过理论和实践验证,在N1N4综放工作面采用自然分层综放开采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