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2021,30(6)
由于井下环境的恶劣性及工况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液压支架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结构变形、局部开裂等失效现象,对井下作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了液压支架在不同工况下的结构性能研究,针对液压支架中顶梁中部柱窝及底座的中部纵向筋板等区域是整个结构的薄弱部位,提出了液压支架优化改进的措施,对提高液压支架的结构强度及作业安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井下环境的恶劣性,液压支架底座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的结构变形或局部开裂失效现象,这对液压支架的支撑性能造成了重要影响。为此,以ZFG10000/23/37型矿用液压支架为分析对象,开展了底座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结构变形规律研究,找到了底座横梁及立柱为薄弱部位,由此提出了提升底座结构强度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4.
苏波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6):143-145,148
本文以双级结构的安全阀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双级安全阀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安全阀进行仿真研究,分析结构参数对安全阀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双级安全阀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虢乐 《矿业装备》2022,(6):283-285
煤矿液压支架的突然破坏会导致巷道坍塌,严重威胁井下工人的生命和安全。用于监测矿井支架元件上的压力变化的光纤系统可以增加采矿自动化的程度,减少人工出错的可能性,支架工作元件状态的系统监控能够跟踪由于煤岩压力增加而引起的变形。该系统在采矿企业的实施将扩大数字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及时警告矿井坍塌威胁将显著提高安全采矿作业的水平,并且降低维护矿井工作的成本。故此,模拟煤矿工况环境,安装了连接到自动测量系统的光纤传感器。该系统还配备了用于监控结果的视觉显示功能,这使得跟踪压力参数的急剧波动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矿用液压支架是井下重要的支撑设备,以同煤集团色连矿ZY12000型液压支架为例,分析了该矿现有液压支架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其结构分析模型,开展了液压支架中顶梁及底座在顶梁偏载工况下的结构性能研究,找到了两部件受力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并对液压支架进行改进设计。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液压支架,顶梁及底座的结构强度明显提升,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降低了设备维护率。  相似文献   

7.
郑卓 《矿业装备》2023,(10):166-168
煤矿液压支架顶梁作为煤矿井下工作面安全支护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对于煤矿生产安全以及工作面的高效生产至关重要。为了分析煤矿液压支架顶梁强度,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煤矿液压支架顶梁的力学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到不同工作面条件下液压支架顶梁受力情况,并针对其存在的强度不足问题,提出相应优化设计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液压支架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液压支架在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中的应用,以及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与底座的设计结构,并对各结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分析结果对液压支架的设计和性能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现有单体液压支柱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柔性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原理与作用,并对两种单体液压支柱的动态特性做了计算机仿真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矿用液压支架作为煤矿开采中的重要设备,其机械部分结构大多采用大型钢板焊接而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构变形或开裂的疲劳失效现象.针对此类问题,以ZY12000/28/64液压支架掩护梁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液压支架掩护梁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理论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掩护梁具有更高的结...  相似文献   

11.
何光辉  冉玉玺  高佳星 《中州煤炭》2020,(1):132-136,140
通过对土耳其IMBAT煤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结合多种选型计算方法的验证,最终选择了合适的设备,使该矿的开采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同时也扩大了我国的煤炭开采装备应用范围。根据在土耳其IMBAT煤矿现场多年的服务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在土耳其IMABT煤矿现场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永胜 《中州煤炭》2018,(4):108-111
煤炭开采的安全问题关系到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现代化煤矿的安全管理模式有待创新、完善。开展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增强煤矿企业的竞争力,是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介绍了本质安全的定义、内涵和特征,并总结提出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重点阐述了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具体措施,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为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3.
程昊 《中州煤炭》2023,(2):232-237
液压支架是煤矿中重要的安全装备,其运行过程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结合实际情况,对煤矿中使用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系统共可以分为2大部分,分别为上位机和支架控制器。系统采取了RS-485串口通信、CAN总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技术。支架控制器以主控CPU为核心,包含有电源电路、CAN通信电路、模拟量信号采集电路等不同模块。软件程序方面,主要对控制器的主程序以及急停和闭锁子程序、邻架控制子程序进行了设计。将设计的电液控制系统应用到煤矿工程实践中,结果发现液压支架的控制精度大幅度提升,单架移架时间大幅度缩短,达到了预期效果,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透气性差、瓦斯较难抽采的现状,为提高突出矿井的抽采效果,改善矿井抽掘采衔接紧张的局面,提出采用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结合保安矿现场实际考察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适用于矿井的水力压裂工艺流程及参数。现场实践表明,水力压裂后,掘进条带区域的煤层瓦斯抽采纯量相比原始未压裂煤体的瓦斯抽采纯量提高1倍以上,煤层透气性系数相比原始煤层透气性系数提高8倍以上。水力压裂技术可精准提高矿井煤层的透气性,增大瓦斯抽采浓度和抽采量,大大缩短了瓦斯预抽时间,可进一步提升瓦斯抽采钻孔的抽采能力,有效缩短抽采达标时间,为采煤工作面本煤层预抽提供了瓦斯抽采空间,解决了矿井抽掘采衔接紧张问题,可为相似地质条件矿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目前方法对自动传输装置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时,没有构建传送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导致动态性能研究结果的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露天煤矿自动传送装置动态性能研究方法。分析了露天煤矿自动传送装置的启动,计算了弹性波在装置中的传播速度,并对自动传送装置的动荷载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露天煤矿自动传送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并设置了边界条件,利用动力学模型对露天煤矿自动传送装置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以某煤矿的通风机监控系统为对象,对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在对煤矿通风机系统布局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对其监控系统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系统可划分成为现场测量、基础控制和监控管理3大部分。从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程序2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研究,其中PLC控制器选用的是S7-200型。将设计的监控系统成功部署到了煤矿通风机工程实践中,对运行结果进行现场测试,发现使用监控系统后通风机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均有了明显提升,矿井的温度、风速、瓦斯浓度均得到了改善,为煤矿生产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鹏  王先科 《中州煤炭》2022,(9):276-278
为了方便煤炭的运输,某矿使用了矿用履带式搬运车。履带运输车解决了轮式运输车在恶劣道路条件下不能行走的问题,这种履带车是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其特点是体积小、转弯灵活、动力强大,可在不受场地限制的情况下轻松通过狭窄的地方,能有效解决山区、土壤、陡坡等恶劣条件下物料的运输问题,适合普通运输车辆无法通行的地方。介绍了矿用履带式搬运车的主要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梁奎 《中州煤炭》2022,(8):277-279
某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煤巷前需要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孔由人工使用气动手持式钻机施工,劳动强度高,且施工效率低,影响掘进进度。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使用CMM2-20型煤矿用液压锚杆钻车。介绍了试验过程,并将液压锚杆钻车与传统的气动手持式钻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液压锚杆钻车打钻的月进尺比原来提高了46%,效果明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辛岳芃  王征 《中州煤炭》2021,(7):259-264
微电网是一种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各类负荷及保护、控制设备于一体的微型电网。煤矿存在不同含量的煤层气资源,将煤层气发电与光伏和风能发电相结合组成多电源互补的煤矿直流微电网具有充分的条件和明显的优势。针对直流微电网高频状态下直流母线电压质量差的问题,在直流微电网结构和等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静态特征分析方法获取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提出一种直流母线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动态下垂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平台构建了不同工况下的直流母线协调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优化策略极大地提升了直流微电网供电系统的母线电压质量以及系统的协调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