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尾矿库溃坝尾砂流对下游敏感目标的影响,以江西省某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真实三维地形数值模型,利用FLOW-3D三维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分析了该尾矿库分别在不同工况下溃坝下泄尾砂流在下游1 km范围内的输移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溃坝尾砂流的发展方向、分布情况、水深以及泥沙淤积受真实三维地形变化影响较为明显,溃坝尾砂流主要分布于下游稻田和低洼地段,浅溪河作为主要行洪通道,水深变化和泥沙淤积情况较为明显,只有已搬离的浅溪村受到尾砂流淹没,洪水最远到达港口村西部鱼塘,其余村庄均未受到影响。所得结果可以为尾矿库安全运行管理和制定溃坝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黄河泥沙淤积和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是黄河流域面临的两大生态环境难题.在分析这两大问题的特征及协同治理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2者协同治理原理与技术方法.结果 表明:①黄河泥沙与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存在供需、空间位置、材质、政策、经济等5个方面的协同关系.②黄河泥沙与矿区生态环境协同...  相似文献   

3.
长寿-洛碛河段回水变动区长年的泥沙累积淤积给航道维护和整治带来了新课题,通过建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该段水流与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预测了未来22 a河床累积淤积情况,计算表明,全河段均有比较明显的累积性泥沙淤积趋势,淤积区主要位于回流区、弯沱及河道的宽浅河段,淤积部位主要是深槽和边滩,分析认为,短期内,该河段局部水域会出现碍航问题,但长期来看,因泥沙落淤部位主要在深槽和边滩,且河道整体水位抬升,局部水域的碍航现象可得到缓解,该河段航道条件不会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木文通过对白洋淀流域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盐碱地、地下咸水的分布、发育的分析与水资源环境质量容量的计算等,提出对其治理的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头顶尾矿库安全风险巨大,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对该类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演进过程和下游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下游为开阔平原地形的尾矿库,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下游拦挡坝布置形式下,坝体下游各位置的泥沙淤积厚度以及淹没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下游防护拦挡坝的布置形式进行了优选.通过分析溃坝后...  相似文献   

6.
酸性水库作为铜矿区重要的环保设施,现行标准规范对新建酸性水库防渗提出了明确建设和环境管理要求。然而,对于运行已久而存在防渗坝渗漏或通过地下水渗漏等方式对库区及下游环境造成风险可能的酸性水库,目前尚未有明确的防渗治理标准规范。以某铜矿区酸性水库为例,通过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风险水平,对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进行比选,论述其可行性,确定了“垂直防渗”方案为该酸性水库的治理方案,并提出治理建议,为我国酸性水库同类治理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准格尔矿区地下水源井普遍存在泥沙淤积现象,且有一定规律可循。泥沙淤积受构造裂隙和水动力条件的制约。研究和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维护水源井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水源井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水仓日益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设置一条连接高压水源的多孔冲沙管,在井下水仓内淤积泥沙中开沟冲沙,以此破坏泥沙淤积层,动摇泥沙沉滞的基础,便于水流冲沙。同时,通过高压束水增速,提高水流攻沙、挟沙能力,利用水流刷去已开沟槽边沿上的浮沙,攻击沟槽下边的沉沙,消除煤矿井下水仓泥沙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游干流沿岸及江汉湖群、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地区,面积约21×104 km2,是长江流域洪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形成与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有密切关系,但过去对这方面还缺少全面研究,开展该地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探讨洪灾形成的地学模式、演化趋势与防治对策,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洪灾是防洪和环境灾害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探讨洪灾形成的构造沉降、大堤约束、泥沙淤积、管涌崩岸等地质作用与地学模式,由洪水位抬升的事实,揭示了长江向荆北平原自然分流的深化趋势,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调整水砂重新分配的防治对策,为长江中游综合整治和科学防洪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娃娃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征的研究,阐述该沟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并结合泥石流沟谷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措施,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及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卓雄 《中州煤炭》2021,(12):31-35,41
为了缓解研究区水资源短缺现状及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了再生水处理厂工艺中的生物污水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的择选,对比分析了污水处理工艺的各个方案以及深度处理工艺的相关方案。研究得出,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深度处理工艺采用“高密度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工艺”。研究使得废水能够得到集中处理,减少了对城区环境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刘璐 《中州煤炭》2022,(8):43-49
研究生态恢复方法,以恢复西部地区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以无痕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生态恢复的设计理念,遵循自然循环性、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以及安全性原则,通过湿地用水预处理、湿地用水净化工程以及生态景观修复工程3部分设计景观设计生态恢复工程,为恢复西部地区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西部地区某市的黄河湿地作为研究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景观设计生态恢复项目实施后,黄河湿地的斑块数量、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明显提升,黄河湿地沉积物内的总有机碳、总磷以及总氮呈现下降趋势,验证了景观设计生态恢复项目可以改善西部地区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采煤塌陷区是影响地区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以某采煤塌陷区为案例,在详细分析塌陷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塌陷区的主要特征.研究了当前阶段比较常见的采煤塌陷区生态功能重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该塌陷区采用的是农林渔配制模式.将采煤塌陷区划分成为4个单元,基于理论方法分别对这些单元适宜的复垦方向进行了评价并...  相似文献   

14.
周金余    张贺 《中国矿业》2021,30(7):8-14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大规模煤炭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明确流域内生态环境破坏现状进行分区修复是保障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煤炭可持续开采、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学者对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开展的研究,分析各区域实现生态修复已掌握的治理技术和开展的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高寒区煤矿区生态修复是以恢复地表植被、保护冻土为目的进行人工建植和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黄土区和风沙区是以保护水资源为目的进行沉陷区治理和保水采煤技术的探索;冲积平原区是以恢复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开展土壤重构、采空区利用和湿地构建的工程实践。最终明确了黄河流域煤矿区在治理技术、理念、高新技术应用以及多学科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充实理论研究、加快技术研发、推广优秀工程实践等方面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疏浚底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需求,将不同处理方式的太湖底泥作为掺合料取代砂浆中的水泥,以促进固废资源再利用.通过抗压抗折强度、吸水率试验及XRD、TG微观测试分析,深入研究了底泥处理方式和掺量对水泥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底泥掺量增加,砂浆强度逐渐降低、吸水率升高,当掺量超过20%时...  相似文献   

16.
弹性波测试的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坝区弹性被测试为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曹峻博 《中州煤炭》2022,(11):134-139,153
黄河流域仅短期内抑制污染物,无法彻底分解污染物,导致水体净化和循环再利用效果差,提出黄河兰州段湿地景观水体净化处理及循环再生利用方法。通过种植旱伞草与鸢尾等植物,添加65%炉渣、25%砖块、10%砾石的填料,布设湿地景观,净化处理水体;利用厌氧池与缺氧池等一系列装置分解废水污染物,完成水体循环再生利用。试验表明,布设黄河兰州段湿地景观,有效净化处理水体内的化学需氧量、总磷、硝态氮,夏季指标的去除率高于冬季;布设黄河湿地景观,有效净化处理水体内的氨氮,冬季氨氮去除率高于夏季。水力负荷对化学需氧量、总磷的净化处理效果影响小;水力负荷越小,硝态氮的净化效果越佳;当水力负荷超过10 m3/(m2〖KG-*2〗·〖KG-*3〗d)时,氨氮的净化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8.
氟污染成为制约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氟污染现状及含氟矿井水的水质特征。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化学法和膜法是目前常用的除氟方法,通过对各种除氟方法的原理、处理效果和优缺点等进行对比发现,离子交换—吸附法较为成熟,在矿井水除氟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研究表明,开发高效、经济、安全、稳定的除氟材料与成套装备,是含氟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孙兆光 《中州煤炭》2022,(5):119-124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灌区节水节能效果评估结果,融入粗糙集理论,探讨了具体的应用策略。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从生态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角度,构建灌区节水节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经无量纲处理与权值确定,依据解得的正、负相关指标在同层级中联系度,取得评估等级的加权平均联系度,计算最终评估结果。基于具体灌区的实际情况,利用粗糙集的知识约简方法,简化评估体系中关联性小、重要程度低且对目标灌区有干扰的指标。实例分析中,针对某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约简评估指标体系,对比加权平均联系度,得到各灌区评估结果,由不同指标实际数据反证后,实际节水等级与评估结果相同,证明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扩宽了粗糙集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由于人为因素遭到破坏,为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探索恢复措施。调查并确认研究区域的基本地理环境与水文、生态情况,明确黄河中上游河道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坚持的原则,通过无痕设计理念确定具体生态环境恢复方案,开展湿地景观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高森林覆盖率占比提升幅度高,拓宽了河道宽度,凹凸地形均匀分布,有效控制了流速,水质得到改善,该恢复措施有效增加了植被覆盖,且恢复植被基本生态环境,河道空间结构经恢复呈现更加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