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骏 《南方建筑》2019,(5):20-25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是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在此过程中,以大湾区大学规划与人才培养为基础建立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大湾区能否实现产业升级并培育原创性科技发展的关键。通过与世界著名的三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的比较研究,以宏观的大湾区视角为起点,提出高校规划的宏观整体性,应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大学集群规划。同时依托高水平大学集群的发展实现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统一,在城市空间上形成城校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并提倡大学高效综合的规划发展模式,实现大湾区高校规划地域特色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经济全球化新格局下我国打造的世界级城市群。通过构建基于“产”“城”“人”的产城融合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进行测度评价。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城融合水平整体较高,广深两城排名始终位于前列,但其他各城发展存在不均衡;粤港澳大湾区宏观政策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本地区产城融合有重要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产业等级差距进一步扩大,产城融合与城市发展逐渐回归以人为本。基于此,从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才吸引及核心城市打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群发展成为新的特征。依据辽中城市群规划编制的框架和思路,重点论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群规划的理论、核心内容和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5.
澳门半岛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其交通环线布局规划意义重大.《澳门半岛交通环线布局规划研究》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出行特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因岛施策、陆海统筹、综合开发和近远结合的策略,将澳门半岛划分为7个交通分区,并针对各分区的交通特征明确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节点与线路,增强内外交通联系;同时,结合交通...  相似文献   

6.
7.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规划响应的演变印证规划的本质。前半部分对珠江三角洲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历版规划进行高度概括梳理凝练,解读了规划演变历史背景,揭示规划响应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层级由低到高的演变过程,既是国家意志体现,亦是经济规律使然,此观点具首创性。后半部分主要阐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及粤港澳三地聚焦科技创新走廊的规划响应,通过描述粤港澳三地在空间上和政策上各自作出的规划响应,以地区的特殊性再次重申“体现国家意志,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规划本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转轨,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更加迅猛,城市迅速扩大,城市化现象已不再是单个城市的独自发展,而是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即城市化地域现象,城市的功能要素在愈来愈广泛的地域内延伸。浙江省逐渐在沿海平原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出现了高度密集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10.
该文整理了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强化中心、强化跨市衔接、强化枢纽、强化重点区域等发展趋向,并尝试展望湾区城市未来的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粤港澳大湾区来看,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发展是重要使命,从香港来看,融入湾区发展是重要历史机遇。从现象上看,要解决香港的住房需求、产业转型、社会矛盾等核心问题,需要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在湾区建设若干重大空间平台,而要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要在制度上不断突破,促进香港与湾区内部的要素自由流动。但实际上,若没有彼此双方的文化认同,重大平台与制度创新都无法发挥真正价值,因此,文化认同才是实现香港融入湾区发展重大机遇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大湾区在知识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创新内涵,提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当前指导和统筹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围绕这一目标,结合大湾区的创新特点与要求,针对产业经济、空间结构、宜居环境、人才环境等4个核心方面,探讨了加强创新导向的产业合作、完善承载创新活动的空间结构、改善和提升创新氛围等重点议题,对大湾区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思考,总结了构建大湾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核心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色城市设计是当代城市设计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型,生态韧性、可持续性、气候适应性等是其基本特征.在世界各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特色鲜明,地区的绿色城市设计实践也极具多样性和创新性.梳理近现代城市发展代表性理论对绿色城市设计起源及内涵的重要影响,进一步细化绿色城市设计的定义.运用实证研究和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14.
采取构建旅游发展指数、基尼系数、GIS方法和市场集中度、熵值法等研究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及客源结构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刻画,研究发现:①2000年至今,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发展经过培育阶段(2000~2003年)、快速发展阶段(2004~2008年)和新常态阶段(2009~2017年)3个阶段;②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虽有所减小,但持续呈现以香港、澳门为第一层级,深圳、广州为第二层级,其余7市位于第三、四层级的多级格局;③在客源结构方面,香港市场多样性最强,客源结构多元且受距离限制小;澳门的市场多样性不断下降,客源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近程市场;珠三角市场稳定性较强;④9市2区在城市功能和地位上的差异是入境旅游呈现多级格局且客源结构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主流的背景下,湾区城市群往往成为一国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头部区域,对一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格局态势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对近代城市群空间关系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湾区城市群空间关系展开实证研究。从网络整体、节点城市两个层面,对湾区城市群空间关系进行综合研判,并对跨海通道的空间关系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四大湾区在整体格局、节点城市空间关系权重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各大湾区跨海通道的建设对城市群空间关系改变显著,其影响模式与程度并不与设施距离构成简单线性关系,而是与湾区陆海空间架构、节点城市与设施的空间分布方式、路网格局等要素存在复杂关联。本研究提出的湾区城市群空间关系测度方法体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湾区城市群空间关系特征及演变规律,对于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的制定和优化,具备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为3个极点。其中广州、佛山两市在2000年后分别经历了“撤县(市)设区”的“城市区域化”,2008年又在省政府推动下顺应市场需求启动了“广佛同城化”,为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探路。通过文献研究、大数据分析和空间解析得出,广佛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核心-边缘”模型的大都市区,实现了空间结构的再造,还正在以3条城市轴线重构基于历史上广东省城(Canton)“古南海-古番禺”的人文山水意向。  相似文献   

17.
按国家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世人关注的区域品牌,大湾区各中心城市都将有自己的核心定位和品牌优势,但大湾区品牌尚需要从认知和感受两个层次来建构自己的品牌。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组合,因此,在这一新组合中,发展治理是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建设,也需要在湾区定位的基础上,构建湾区品牌,提高湾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感受度。湾区品牌的构建,不仅要发挥城市优势,构建品牌,也要引入新的发展模式,形成中心模块。最终,各中心区块链接组合为一体化、有特色、优势互补的大湾区品牌。  相似文献   

18.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市群,具有多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因此对其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有利于提供区域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的依据,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与生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模型,选取生境质量、碳储存、水源供给、土壤保持4个指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2005~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经济价值叠加制图,最后得出大湾区重要的本地化生态系统服务经验数据及综合价值量,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政策的制定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2005~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碳储存整体呈下降趋势,降速先减缓后加快,土壤保持波动式下降,而水源供给呈“U”型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生境质量呈中部向四周辐射降低的环状分布;碳储量呈中部区域—伶仃洋东岸低、四周高;水源供给量呈西北部—东部山地低、北部—西南沿海高;土壤保持呈中部低、南部沿海—北部林地高。(2)2005~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量波动式下降。空间分布上,大湾区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呈中部低、南部沿海—北部林地高。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两地建筑行业深度合作,但香港与内地建筑业在法律体系、建设流程、资质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为提高香港与内地建筑业的合作效果,在对业内人士多番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到影响香港与内地建筑业合作效果的13个因素,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与内地建筑业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作相关假设,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基础能力、合作态度和合作环境对合作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专业人士的基础能力、合作态度和合作环境对两地建筑业合作效果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香港人员优势、港方在内地的适应性、主要合作障碍、互惠意愿、竞争压力依次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三类影响因素也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消防规划面临的新问题,如区块失衡、基础设施滞后、空间发展模式转变、相关法律规范缺失等。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提出火灾风险评估、消防站布局优化、运用新技术、消防规划的可持续以及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规范化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