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军 《电气时代》2008,(5):22-22
电力行业是国家垄断的行业,行业的投入和产出由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预测,从而排定计划。电力投资的起伏波动直接影响了电力设备行业的景气周期。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炭市场的开放和电力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价格、发电价格及用电价格等问题受到了更大的关注.煤炭价格的波动、发电价格及用电价格如何进行联动调整,不仅关系到电力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其他行业的生产成本.煤炭价格作为电力产业价格链的源头,需要根据其波动情况,定期对整个电力产业各环节价格进行联动定量化设计.对于煤炭价格、发电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考虑,构造各环节约束模型,以给出价格联动的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用电市场景气分析对电力规划、生产、决策、需求侧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各行业用电大数据资源,构建了行业用电市场景气指数模型,分析了行业用电市场景气程度.首先,采用X-12-ARIMA(X-12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季节调整法对数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电装机波动性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应用绝对离差和滚动标准差2种方法度量了我国发电装机波动性,发现其呈现比较明显的“W”型周期性波动.并且自2003年以来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建立发电装机与全社会用电量水平间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考察这一波动性特征的来源,并按照实证数据加以修正。检验结果表明:发电装机波动根本上是由全社会用电量投其波动引致的,也受政策变动影响较大;在发电侧放开、售电侧管制的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需求对发电装机的滞后效应将导致电力供需的蛛网图形趋于发散。从防范发散型蛛网、避免发电装机大幅波动的目的出发,讨论了电力市场条件下加强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稳定发电投资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的电力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城市开始兴建垃圾发电厂或已有垃圾发电厂投入运行。从国内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垃圾发电行业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在我国发展垃圾发电厂的优势。通过对垃圾发电前景的预测,得出了垃圾电厂是对电力市场的补充,有助于解决电力市场部分问题的结论。国家政策对垃圾资源化的支持推动了垃圾发电产业的发展,在垃圾发电市场已启动的形势下,应从战略高度规划垃圾发电市场的整体布局。建议垃圾发电采用BOT建设模式,这种投资模式应是电力市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新洁净煤发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琛琛  蔡宁生 《华东电力》2002,30(10):11-13
效率低下和污染严重是目前我国发电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面对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局面,洁净煤发电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实施势在必行。着重介绍了21世纪最具发展价值的洁净煤发电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1背景 发电企业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各业提供充足优质的电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发电企业生产过程复杂、技术先进、资金密集,是一个安全生产风险高的系统.由于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点与危险源,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必将增加安全风险存在概率,甚至酿成事故.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生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相对而言要严重得多.因此,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如何控制乃至消除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系统、全面地保持和提升其本质安全水平,科学、高效地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是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提高电力行业生产效率 ,实现公平竞争 ,引导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发电侧电力市场建立的目的和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 ,阐述了电力行业的一些基本特点 ,分析和研究了建设我国发电侧电力市场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指出目前阶段建设发电侧电力市场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科院报告预测: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2009年我国电力需求增速将大幅回落,电力生产能力增强,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将继续下降,出现电力过剩。受下游行业用电需求不足影响,2009年我国电价将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低压电器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电力、冶金、石化、交通等行业以及大量发电、输电、供配电和工业用电提供二次设备,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周德才  陈金金  刘波 《中国电力》2022,55(6):172-185
鉴于传统同频电力景气指数缺乏实时性和动态性,构建能够同时分析季度、月度2种频率的MF-MS-SW模型,选择21个指标组成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混频样本数据,构建中国混频电力景气指数及预警信号系统。结果表明:构建的MF-MS-SW计量模型较好地刻画了中国电力景气指数的波动特征,具有多频率和非线性的特征,与中国总体经济发展状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用来预警和预测。建议能源和电力部门定期编制并发布中国电力行业景气指数,反映电力行业景气状态的实时变化,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2.
基于NSBM模型,将火力发电过程分解为火电生产和环境治理两个阶段,对我国大陆30个省份2007–2016年间的火电行业环境福利绩效进行测算,进而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火电行业环境福利绩效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我国火电行业环境福利绩效总体较低,呈近似"M"型波动;地区差异明显,西部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并且第一阶段的环境效率明显高于第二阶段的福利效率;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火电行业环境福利绩效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实现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志扬 《电力建设》2004,25(8):37-0
为适应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的新形势 ,保证电网规划的顺利进行 ,要协调好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之间的关系。电源规划的原则应是“抢点占线” ,做好新建电源的前期工作。电网规划的原则应是“以网带点” ,以“加强受端系统 ,分散外接电源”为规划指导思想 ,促进我国电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全网一体化发电计划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通道和大型能源基地的快速发展,中国电网表现出明显的全网电力电量平衡一体化特征,对现有分省平衡、各级调度弱耦合的现有调度计划业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实践的综合考虑发电侧多元能源发电互补特性、特高压线路输电运行特性、用电侧柔性负荷响应特性的全网发—输—用发电计划一体化优化模型。建立的发电侧多元能源互补模型,可降低清洁能源并网功率的波动性,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建立的用电侧柔性负荷响应模型,可配合发电侧功率调整,增加消纳清洁电能消纳空间;建立的连接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交直流输电通道功率模型,可全局考虑送受电网发用电特性,降低电网整体运行成本。基于中国某跨区互联电网系统的实际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风电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风电发展较快的地区先后遭遇到发展"瓶颈",如何摆脱风电发展"瓶颈"束缚,促进中国风电健康发展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酒泉风电基地为例,分析了产生"瓶颈"问题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解百臣  卢龙  段娜 《中国电力》2021,54(12):128-136
电力系统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综合评估电力系统及其发电、输电、配电子部门生产效率对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模型对2014—2017年间中国电力系统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相比于传统DEA模型,网络DEA模型可通过上网电量、配电量等连接变量对系统内部联系进行建模并探索系统效率低下的内部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电力系统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性明显,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外界环境的异质性导致区域电力系统各部门发展情况不同,生产绩效的提升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7.
闫晓卿  谭雪 《中国电力》2018,51(4):75-80
“十三五”是中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煤电为代表的电力供应结构性过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国家能源局颁布了一系列煤电去产能政策,严控煤电发展规模。煤电发展的合理峰值、科学布局和建设时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全面分析了煤电去产能政策对电力行业发展、电力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继而构建了煤电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并将其纳入电力规划和生产模拟分析的整体流程中。最后利用上述模型,对中国“十三五”及中长期电力发展格局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中国煤电装机总量将于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发展合理峰值在11.5亿~12.0亿kW。研究成果力争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对中国“十四五”、“十五五”电力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氢能的利用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电力能源消纳和储存的问题,还可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由于氢特殊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能量密度大等,其安全高效的储运及应用技术是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关键.针对氢能储运关键技术现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介绍了氢能利用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使得柔性直流(VSC-HVDC)输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文中通过引入交流电压下垂控制,提出了基于VSC-HVDC的适应送端交流分散模式下的风电场多端并网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柔性直流输电传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保留配电网侧逆变器的定直流电压控制,以保证系统功率平衡;而使风电场侧整流器采用交流电压下垂控制,以代替原有的恒功率控制,从而引入下垂控制的无需通信联系和合理动态分配等优势。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仅能保证有功出力灵活自动跟踪系统额定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负荷波动容忍度和交直流故障隔离功能,且在风电场采用送端交流分散模式同时向多端配电网供电时,能在风电机组切出系统的情况下快速实现潮流反转,以保证系统供电可靠性,并能自动按照额定比例在各配电网间合理分配动态功率,为风电分散并网的协调运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统的高耗能用电大户,钢铁工业负荷的功率特性一直表现出强烈的波动性,对电网造成严重污染。电力系统以往的研究均未考虑钢铁工业的生产规律,无法解释功率波动的原因以及描述功率波动的特性,因而在含钢铁工业的小系统问题研究中,电力系统的适应性差。基于不同的冲击严重程度,将钢铁负荷分为持续型冲击负荷、间歇型冲击负荷和稳定负荷。首先,对于这三类负荷,结合其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分析出了各类负荷的相关用能行为,建立不同类型负荷的功率特性时域模型。其次,将不同类型负荷模型进行时域叠加,得到钢铁工业总功率特性时域模型。最后,以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实测数据进行算例分析,从时域、频域两个层次验证了建立的模型具有客观性和精确性,揭示了钢铁工业生产与功率波动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