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山核电三期工程取水口冲淤变化研究和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河床演变分析的方法研究秦山核电三期工程取水口附近海床的冲淤变化 ,并用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在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近期变化预测 ,为核电厂安全运行数十年和保证循环冷却水正常供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库玛拉克河中下游规划有大石峡、小石峡2座水库,两坝址相距约11 km,其中小石峡水电站已建成,自2012年运行以来,库区河床抬高,对上游大石峡水库的发电尾水位有较大影响。文章运用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预测了坝下游(大石峡水库坝下至小石峡水库坝前)在运行10、20、50年后的河道冲淤及水位变化。结果表明:①当大石峡枢纽投入运行后,由于"清水下泄"形成坝下冲刷,同流量条件下尾水渠水位将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②随着河床粗化、冲刷幅度减弱,又因为小石峡坝前淤积发展,运行20年后大石峡水电站尾水渠水位反而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3.
4.
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边界条件与来水来沙条件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河道演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总结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演变主要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模型计算与实体模型试验的成果,预测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宜昌至大通河段的冲淤过程、分布及河势变化趋势,指出下阶段需进一步研究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可供深入研究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及相关工程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江干流泥沙冲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控制水文站站年的实测水沙资源及插补,延长所得站年资料,采用输沙平衡法,河流横断面历史演变法、上下游沙量相关法进行了河床演变分析和河流泥沙冲淤变化研究,其主要结果是,珠江干流天峨-梧州4个区段中,各区段差异较大,年际之间,时段之间有冲有淤,但总体上均有淤积,其中天峨-迁江区段淤积最多,主要淤于大北,岩滩库区,未受拦河工程影响的干流河道并无明显淤积,基本保持水沙平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丹江口水库建库21年来的实测资料,对库区沿程的泥沙冲淤和河床演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库区沿程泥沙冲淤的三个特点,即:(1)库尾卵石库段在枯水期尚无明显的淤积现象;(2)中上段的沙质推移质淤积区内的滩险河段的航道条件有明显改善;(3)常年回水区悬移质泥沙淤积区内沉降固结,使有效库容的使用年限明显增长。本文还总结了库区沿程纵、横剖面的淤积塑造持点。从汉江库区的河床演变特点看出,建库后是一个淤积重新塑造河床过程,它是在建库前的山区性河谷条件下,入库水沙按照水库调度运用的控制条件,遵循不平衡输沙的淤积规律重新塑造河床。水库淤积重新塑造的河床河型简单,具有单一河槽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控制水文站站年的实测水沙资料及插补、延长所得站年资料,采用输沙平衡法、河流横断面历史演变法、上下游沙量相关法进行了河床演变分析和河流泥沙冲淤变化研究.其主要结果是,珠江干流天峨-梧州4个区段中,各区段差异较大,年际之间、时段之间有冲有淤,但总体上均有淤积.其中天峨-迁江区段淤积最多,主要淤于大化、岩滩库区;未受拦河工程影响的干流河道并无明显淤积,基本保持水沙平衡.  相似文献   

8.
DEM技术在河床冲淤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健新 《人民珠江》2004,(5):44-45,48
河道冲淤分析是河床演变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以DEM作为工具,对河床冲淤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成果的精度对比DEM冲淤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冲淤分析方法的技术特点,指出采用DEM为工具的冲淤分析方法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河床演变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渭河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利用渭河下游和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从非平衡输沙理论推导出的冲淤临界流量与含沙量关系进行了验证和对比。以此为基础,对河床冲淤特性做出了新的解释,即“相对大水冲刷、相对小水淤积”。按照来水来沙指标流量与含沙量的对比关系,将河床冲淤分成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小水淤积区2个大区,或分为清水冲刷区(绝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水冲刷区、相对大小水冲淤临界区、相对小水淤积区、绝对小水淤积区5个小区。  相似文献   

10.
11.
武汉汉江过江隧道河床演变及最大冲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汉江第一越江隧道工程段(黄金口-南岸嘴)近期河道演变特点和隧址断面多年实测冲淤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河工模型试验和水沙数学模型计算成果,预测了不利水文条件下隧址断面河床的最大冲深。成果表明:在相同不利水沙组合条件下,河工模型和数学模型模拟的隧址断面河床最深点高程在定性上基本一致,河床最低点高程分别为-0.10、-0.23 m。经与地质勘测资料对比分析可知,预测最深点高程基本合理,可为设计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基于我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研究成果,考虑浅沟侵蚀对坡面侵蚀产沙的重要影响,建立了我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降雨侵蚀力、坡度与坡长、浅沟侵蚀影响因子的算法和采用数值。指出今后应加强土壤可蚀性因子、覆盖—管理因子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研究与集成。利用自然坡面径流小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在有浅沟和无浅沟的坡面上,预报精度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13.
将MIKE3数学模型应用于依生布古水库水温的数值模拟,给出各月坝前水温沿垂向分布,并通过对比建库前后逐月月平均水温,得出4—8月水库下泄水温低于天然河道水温,9月~次年3月水库下泄水温高于天然河道水温。  相似文献   

14.
荆江重点浅滩整治的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针对荆江河道边界形状复杂、长宽相差悬殊及水沙具有明显的二维特征.建立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河道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动床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数值解法、边界条件及动边界技术。细致地模拟了荆江卵石夹沙河床及沙质河床浅滩河段的水面线、流速场、含抄量浓度场及河床变形。计算的水位、流速分布及河床变形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在分析河床演变规律及浅滩成因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组次来水来沙水文年的多个整浩方案的数值试验,探讨了重点浅滩段整治原则及整治工程的初步布置。  相似文献   

15.
因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项目取排水工程设施规划布置与研究分析需要,测量时段被限定在高低平潮时刻。对部分断面普通单频测深仪不能获取水探数据这一情况,用浅地层剖面仪对秦山核电厂取排水口大小深潭的多个固定断面进行检测,同时对测深仪不能测深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锡涛 《红水河》2012,31(5):36-40
基于典型潮滩剖面高程重复测量及沉积物取样数据,分析了某丁字湾沿岸潮滩短期演化特征和沉积物运移趋势。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时间内,该区潮滩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略有弱冲淤现象。GSTA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潮滩沉积物以缓慢向海搬运为主,局部泥砂有往复运动和淤积现象,长期潮滩表现为弱侵蚀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理过程的分布式流域水沙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土壤侵蚀产沙模型相互嵌套,构建了一个分布式流域水沙预报模型。模型基于DEM,将流域离散为“坡面+ 沟道”系统,采用“+ 1 ”分级方法将沟道组织为河网,实现了流域水沙预报的并行计算。坡面单元划分为植被层、地表层、非饱和带和地下水层,模拟了降雨、截留、蒸散发、入渗、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水、各种形式的侵蚀产沙及泥沙输移;沟道进行汇流演算以及泥沙输移。模型在李子溪流域对长系列降雨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的水文模块模拟精度良好,侵蚀产沙模块模拟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台山核电厂引水隧洞进出水口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聚 《水利水电技术》2021,51(12):111-116
结合台山核电厂输水系统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引水隧洞不同粗糙度对进、出口段局部水头损失的影响规律。模型采用重力相似设计,比尺1∶18.9。在试验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大流量来改变模型水流雷诺数,依次得到不同糙率下的局部阻力系数随雷诺数变化曲线。局部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其减小率随雷诺数的增加而下降,当雷诺数大于某临界值时,局部阻力系数逐渐趋于常数,说明水流进入阻力平方区,由此得到稳定后的局部阻力系数值。结果表明:不同粗糙度情况下,隧洞进、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数值变化明显,边壁粗糙度较大时,水流边界层受边壁绝对粗糙度影响,水流脉动跳跃离开边壁形成较大的涡流运动,水流能量耗散加强,对水流的阻力随之增大;局部阻力系数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隧洞的粗糙度有关,粗糙度越大,局部阻力系数越大,对于该项目,粗糙管比光滑管进口段局部阻力系数加大约45%,出口段局部阻力系数加大约56%。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输水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岭澳核电站岭下水库溃坝洪水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非恒定流理论,采用一维与二维结合的数学模型全过程、全区域地模拟岭澳核电站岭下水库溃坝洪水的下泄过程及向下游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溃坝洪水对厂址及一期核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