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用三种方法在本部门水平上预测露天铁矿企业的采矿劳动生产率,这三种方法是:定额法、趋势外推法和经济数学模拟法。劳动生产率定额预测法是以设备需要量的计算为基础,而设备需要量是由露天开采专家根据预计开采量计算的。经济数学模拟法是最重要的一种预测方法,能最全面反映部门的发展规律。模拟的任务首先是建立完全反映预测过程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1深入调查做好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单耗法,即根据产品用电单耗和产品数量来推测用电量,是预测有单耗指标的工业负荷的有效方法.②负荷密度法,即按每平方公里上的平均负荷进行预测,这种方法使用于范围较大的城市.③外推法,即运用历史数据及发展趋势推测各个时期的用电量,该方法主要用于近期负荷预测.④综合用电水平法,即根据单位消耗电量来推算各分类用户的用电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预测、趋势外推法、组合预测3种模型,预测了新型煤化工的几种主要产品2020年前的供需缺口,并结合煤炭未来的产能情况,得出2020年煤炭的盈余量还不能满足煤化工几种主要产品缺口的耗煤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区内矿井涌水量的预测采用五种方法进行分析,采用解析法和Q=f(s)曲线外推法两种方法进行涌水量计算。最终确定解析法适用于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预测涌水量数值为:40343.78m~3/d。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发展,废钢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实现钢铁产业改造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合理分析预测中国废钢未来利用水平及趋势对于支撑研究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废钢利用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参照发达国家的废钢回收经验和中国的产业政策,利用趋势外推法和钢铁产品生命周期法对中国2020—2035年废钢利用量、利用水平和利用趋势进行分析,并整合两种方法结果进行综合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5年中国废钢的利用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35年左右废钢比将提升至40%左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个时点中国废钢的利用量分别为31 800万t、38 000万t和42 000万t。据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废钢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出了渐进式提高废钢比,提升电炉钢比例;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废钢回收利用和加工体系;推动废钢"降成本",推出废钢期货,鼓励企业多炼废钢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某铁矿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亮  辛小毛  曾先贵 《采矿技术》2010,10(5):46-48,72
山东莱新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地质资料和近几年矿坑水文资料,对矿床充水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Q-P曲线外推法和解析法重新进行了涌水量预测,经对比分析,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实际,为该铁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利用从钻探工作中和备采煤的大样(bulksamples)中搜集到的数据,可以运用台式电子计算机计算出选煤厂的工艺流程操作性能。选煤厂单项设备操作中的物料平衡可由一些方程组来确定,这些方程组被用于描述工厂操作性能。讨论了可洗性数据外推法、粒度分布外推法和其他关键数据的外推法,其目的在于把通常数目有限的质量数据扩大到能够满足设计需要。对于各条件和流程结构而言,流程仿真是能够进行的,只要调用的存贮器容量不超过32,000字长。本支列举了几个恰当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参数,传统的预测方法无法反映各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此,提出了矿井瓦斯涌出预测的动态趋势预测法,利用该方法对屯兰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小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涌出量实测值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埋深与产量(或进尺)范围内,采用实时动态趋势预测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可以在屯兰矿或其他矿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梁建辉 《山西煤炭》2012,32(12):53-54
研究了煤矿井下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利用优化趋势面分析预测与距离幂预测先进技术手段,开发出专用预测数学模型,开发出频谱分析预测法动态与实时预测预警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了井下瓦斯异常趋势预警,解决了煤矿安全状态的实时预测预警难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炭需求预测模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王立杰  孙继湖 《煤炭学报》2002,27(3):333-336
煤炭需求预测,以往采用的方法有类比法、外推法和因果分析法等,但已的预测结果精确度均较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煤炭需求量的灰色预测模型GM(1,3),从对我国煤炭需求的预测结果来看,对历史实际值拟合的非常好,表明了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利用该模型预测我国未来10a的煤炭需求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MapInfo制作的土地利用现状专题图,可用于预测土地利用趋势,为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介绍了基于MapInfo制作专题地图的过程、技巧和方法,以某市为例,利用MapInfo制作了专题地图,利用该地图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该法使土地评价工作更加高效、方便和准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平朔矿区1985-2005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长期实验数据积累,采用系统回顾法、趋势外推法、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工程等技术和方法,从平朔矿区重建生态系统现状评价入手,构建矿区生态资源数据库,并选择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现状、复垦土地质量和重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标作为评价基础资料,对其复垦土地适宜性、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承载力、生态健康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生态脆弱矿区重建生态系统的土地开发利用调控机理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铬矿资源匮乏,产量极低,铬矿资源消费量大,一次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再生铬的回收利用可弥补部分需求缺口。通过借鉴美国等典型国家再生铬的回收情况,立足于我国再生铬回收利用现状,利用类比法和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再生铬的回收情况做出预测。预测2028年前后,中国再生铬的回收利用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再生铬的回收占比稳定在需求量的30-40%,年均可回收量约为160万吨。2020年、2030年和2035年,中国再生铬的回收量分别为125万吨、161万吨和162万吨。据此提出加强再生铬资源回收利用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矿产品价格季节指数法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矿产品价格特点以及价格趋势和季节指数预测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矿产品价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三维灰趋势面分析法在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三维灰趋势面预测法的建模机理和预测方法,以涟邵矿务局洪山殿矿蛇形山井四煤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并绘制了井四煤层瓦斯涌出量分布的三维灰色趋势曲面.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为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较为单一,故提出多种预测方法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出合适的预测方法建设用地规模.以云南省为例,在建设用地现状和变化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6种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近11年统计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以Markov模型、GM(1,1)模型、分类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时序趋势预测法这5种预测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基本符合要求.以这5种预测模型对201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在根据相关资料修正的基础上,最终确定2010年全省建设用地规模.该研究成果可为云南省建设用地趋势变化分析和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峰华 《中国煤炭》2003,29(1):23-25
根据历史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趋势预测法对贵州煤炭产量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贵州应加快开发能源资源,但2005年达到年产7000万t的目标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灰色理论在边坡岩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坡工程中,由于材料的非连续性、非均质性以及对结构认识的不完全性,难以用确定的函数形式对边坡变形趋势进行描述。应用灰色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对边坡的变形发展进行预测是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结合GPS变形监测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分析边坡岩体变形趋势与边坡稳定性。结果显示:灰色预测的变形数据与实测变形数据关联度较好,灰色理论用于边坡岩体变形预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的瓦斯含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煤层瓦斯含量的预测精度,以某矿区垂深间隔为50 m的瓦斯含量数据,瓦斯含量运用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建立瓦斯含量预测模型,并结合折线图和方差分析比较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平滑常数α为0.8的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运用该模型既能满足瓦斯含量随埋深增加呈线性规律的总体趋势,又能根据最新实测瓦斯含量比较准确地预测煤层瓦斯含量;依据实测值参与模型的权数规律,模型能够接近最新一期的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20.
将改进GM(1,1)模型和趋势预测法相结合,设计一种组合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能源消费预测中,通过实际预测检验了组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研究发现,组合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单项预测模型,因此这种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