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建国后哈尔滨市的建筑作品中存在的两种建筑现象———“纪念性”倾向和“欧式”现象为例。并通过比较研究社会历史因素,透视建筑现象背后存在的社会价值观,将这种影响建筑创作的社会价值观带回到建筑合作中,进而对建筑师扮演的会角色和建筑师个体创作思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金权 《建筑节能》2002,30(1):25-26
每个建筑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作思路,也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和经验.有人说:"建筑师需要灵感,没有灵感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建筑作品."其实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建筑师需要灵感,但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出自于对建筑设计本身深入缜密的思考,没有经过细致的分析,就不可能发现矛盾,也就不可能解决矛盾.说到根本,如何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建筑师从事建筑创作的灵感源泉.笔者仅就近期完成的一个建筑方案,谈谈从事建筑创作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何镜堂作为华南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之一,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设计手法及创作理念的介绍,而运用建筑美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的则尚属少数。本文基于审美客体属性的视角,阐述了何镜堂建筑作品的形象属性、表现属性及意蕴启示属性,以期深化对华南建筑美学的理解,并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刘治平  张炯 《新建筑》2012,(1):82-88
当代建筑创作蓬勃发展,新的结构表现理念和手法为建筑创作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结构体系不尽合理、造价高昂、对历史文脉考虑不周等问题,这无疑对当今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国外建筑大师作品强势进入中国市场所产生的盲从现象也令人忧心忡忡.因此,通过探讨结构艺术化的意义和价值,解析当代富有“技艺交融”表现之建筑师的创作理念及其作品,从而提出技艺相互构建的观点和剖析手法,以期为承继和提升“结构艺术化”在当今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身体入侵者     
WielArefs 《世界建筑》2002,(10):28-30
作者阐述了对于建筑创作与建筑师所处的地域文化和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认识,提出建筑师不仅属于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文化,更是时代的产儿,同时介绍和分析了对作者的设计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电影、绘画、文学等领域的几位著名艺术家的创作和思想,以及成为作者的建筑创作灵感来源的东、西方建筑作品和城市现象。  相似文献   

6.
赵东亚 《四川建筑》2000,20(3):17-18
1 建筑创作现状  建筑创作是建筑师通过对环境、功能、形式、材料以及技术手段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客观世界的回答。建筑创作的终极目的在于“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和在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下 ,创造出有文化的建筑 ,有思想哲理的建筑 ,有个性特色的建筑” ,从而不断地为社会提供多姿多彩的建筑作品来满足大众不同的审美情趣 ,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由于建筑师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 ,知识阅历、审美体验各异所得出的结论也就见仁见智。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众多各具特色的作品 ,风格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文化 ;另一方…  相似文献   

7.
建筑作品成功与否取决于建筑最初的创意.建筑创作过程以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深度及知识积累为基础,并在外部条件或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刺激下完成.设计过程一般经过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构思、形成方案4 个阶段,但又往往包含着跳跃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并非一成不变地依照固定的顺序进行.这种思维的跳跃即是灵感.在各方面信息和灵感的冲击下,思维模式往往呈现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人们往往把灵感看作创作中不可控制的因素,而理性地探索思维模式与建筑创作的内在联系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主动地掌握和参与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桂套全 《工业建筑》2007,37(1):1-3,7
结合国家击剑训练馆的建筑创作,阐述了如何贯彻“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基本设计理念,号召中国本土建筑师以最单纯简练的设计,创作出最好的建筑作品,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拥有一份我们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徐从淮 《工业建筑》2002,32(10):20-22
探讨了“三个世界”理论及其在建筑创作中的指导作用。首先指出“三个世界”亦存在于建筑领域中 ,建筑的诸要素可分别视为“世界 1、2、3”的对象 ;进而论述了建筑中的“三个世界”亦是相互作用的。列举建筑创作实例 ,论述了发挥建筑师的创造性思维 ,即以“世界 1”为“原型”启发“世界 2” ,从而创作出匠心独具的建筑作品———“世界 3”。并指出“世界 2”在建筑创作中是任何机器所不可替代的。最后论述了“世界 3”对“世界 2”的反作用 ,即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也是建筑创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思想之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着建筑创作的动机和方向。设计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属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受主体意识的影响或支配,并反映着创作主体的思想属性。建筑创作活动虽然显于外在的“形”,起于客观的“因”,但却成于主体的“思”。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筑,“形”成于思。摆在中国建筑师面前的任务,就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和双手写下具有现代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庞大的中国建筑市场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古今中外的建筑精华兼容并蓄 ,创作出更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 ,则是建筑师们的使命。本刊推出“建筑师和作品”系列 ,旨在介绍一些新颖的创作思路 ,为推动建筑创作的繁荣尽一份薄力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评选通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建筑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表彰在建筑创作设计中涌现出的优秀工程项目,鼓励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和探索精神,提高建筑理论与创作水平,以扩大建筑师在全社会的影响。按照《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申报及评审条例》的规定,我会决定于2006年组织开展“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的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张以俊(1980-)安徽皖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出生日期:1980年8月籍贯:安徽含山县教育背景:2004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建筑创作思想:汲取传统文化,为当代建筑注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们的建筑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源泉,鼓励着我们不断前行……面向未来,我们不能忘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作为建筑师更应该认真积极的梳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做到融汇贯通,创作属于民族的建筑作品,肩负起建筑师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一个“创作图式”的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创作源于生活,深于哲理,巧于立意与构思——而这一切,又总是诉诸于形象化的建筑语言表达,才能产生有血有肉的设计作品(Project)。由此,试导出一个“创作图式”: 生活哲理立意构思表达逆言之.亦如一个“倒台阶”状(或“伞状”)的图形所表述的那种“依层”关系,不妨称之为建筑的“创作之树”(图1)。处在这棵“创作之树”最上部(即浅表层)的是“表达层”,建筑的语言词汇,构图的手法技巧,物质技术媒介的运用,以及所有与建筑创作有关的艺术性、形象性、工程性手段的表达,都是属于这一层次,建筑师——特别是那些“动手型”、“实干型”的建筑师,他们的创作技能常常体  相似文献   

15.
张瑞涛  张文辉  徐艳  郝程程 《城市建筑》2023,(15):174-177+220
2021年,两位立誓“拒绝拆毁”的欧洲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他们坚持“凡能挽救的,拒绝拆毁”的理念,创作出一系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作品。基于这种“微更新”式的建筑设计观,笔者从更大范围和角度,通过中国老一辈建筑学者对更新理念的探索到现代、当代知名的建筑师的一些建筑创作尝试,探讨了优秀建筑更新改造案例中的设计思想对城市更新理念的启示和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微更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上海奥吉大厦建筑创作的设计体会,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得当地使用了“象征”这一艺术手法使建筑作品更具有精神追求与审美魅力,得到了社会、业主的认知和认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国家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建立以及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的改革,使三晋大地的建筑创作意识异常活跃,一批批新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各具特色地装点着三晋大地。建筑创作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体,要创作一部好的设计精品,就必须要使建筑有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由于每个建筑师的创作灵感不一洋,最后导致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出现。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审美观和不同的修养,  相似文献   

18.
张轲  张弘 《时代建筑》2004,(2):100-107
本文是“标准营造”对于建筑的存在、建筑的建造本质等基本问题的自我追问。借北京武夷小学礼堂的设计提出了“标准营造”以至于“新一代”年轻建筑师对于建筑创作的观点,解释了“新一代”建筑师的一种创作和生活状态,建筑作为一个证实了他们的自身“存在”的载体质疑着对立着,引诱着思想的争辩和盘问。  相似文献   

19.
从具体建筑作品入手,对建筑师的"自宅"建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宅"的设计思想、手法及表现技巧,指出"自宅"是建筑师的"体验性建筑",是自由的创作,对改善当今建筑创作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作品的创作是建筑师的文化人格、思想倾向、审美理想、职业素养乃至性情品格的综合体现,也是建筑师对客观审美认识和艺术再现的结果。"作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资深专家和领军人物之一,北方汉沙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靳炳勋一直认为建筑师的文化人格对建筑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业已达50余年之久的靳炳勋,对建筑有着自己的深度思考和哲学提炼。为建筑注入灵魂和品格建筑是城市的单元,是生活的载体,是发展的空间,其内涵关系着城市文化的展现。靳炳勋拥有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工程师、深圳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