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配电变压器终端在供配电网中的作用和功能,阐述了一种基于GPRS通信方式的配电变压器监控系统中配变终端的设计和实现。该配变监测终端基于ARM处理器和uClinux操作系统,利用专用电能芯片AED7758进行变压器运行参数采集,经GPR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该装置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VxWorks是由美国Wind River设计开发的一种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领域.作为VxWorks系统工程师经常需要解决串口驱动问题.对于BSP和上层应用程序的开发,串口驱动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本文以基于ARM7TDMI内核的S3C44B0X芯片的串口驱动为例,分析了VxWorks串口驱动的层次和机理,研究了tty驱动和底层SCC驱动的工作原理.通过对S3C44B0X芯片的串口驱动程序的实际编写与参数定制,给出了ARM体系结构微处理器的串口驱动程序设计基本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风电供热站监控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风电供热站智能监控终端。采用基于Cortex-A8架构的高性能ARM处理器,内嵌Linux操作系统,在确保监控终端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软硬件设计。采用TL16C554进行串口扩展,增加了接入监控终端的智能电表数量;利用SPI总线实现MCU与主CPU之间的数据高速通信,节省了硬件资源和成本。测试结果表明,监控终端可同时采集热力模拟量数据及电力数字量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风电供热监控主站。监控终端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风电供热站监控系统中,为风电供热智能化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电工技术》2022,(18):113-115
对液晶驱动芯片在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了独立液晶驱动芯片的软件及硬件设计方案,并探讨如何一步步实现最终的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5.
Linux作为1个开源操作系统,由于其开源性,使得Linux在众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嵌入式领域.因此,将Linux操作系统和应用广泛的PCI总线相结合成为必要.在简要介绍Linux设备驱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PCI总线设备的特点,介绍Linux内核对PCI设备配置识别过程以及内核如何将获得的PCI设备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6.
围绕一个实际的串口通信设计项目,分析了嵌入式Linux串口通信过程中的主要模块,详细介绍了串口配置过程。在嵌入式Linux单个串口通信的基础之上,采用select机制,针对多串口通信进行了详细的程序设计,并且针对实际系统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串口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 920T嵌入式通信控制系统设备驱动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传统的8/16位微控制器由于速度慢、功耗大且实现Internet协议困难,已经不能满足大量信息管理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ARM920T和Linux的嵌入式通信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和在工业系统的应用。论述了用动态模块加载法和静态编译进内核法开发系统外扩设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以及RS-422/RS-485总线驱动程序的流程,分析了驱动的调试方法;对开发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的2种方法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传统模拟电视时代向数字电视时代过渡的必然选择,它主要完成数字电视信号的解调、解码和表现等功能。本文介绍了DMB-TH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一种解决方案,具有开发成本低、启动迅速、扩展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串口扩展方法和技巧,以STM32F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构建嵌入式系统,仅仅使用单片机两根IO线模拟I2 C总线协议,利用VK3344芯片扩展出4个RS232串口,采用外部中断方式发送接收,实现了同时4路串口速率为38400bps,每路全双工同时收发。实践证明,此方法扩展串口非常节省单片机硬件资源,设置灵活,效率高,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GPS原始观测数据的双串口实时采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在一台PC机上用两个串口分别同时接收两块GPS-OEM板数据的方法,讨论了在DOS操作系统下用C语言编写接收程序的软件,实际应用表明,利用双串口可以同时接收到8-10颗GPS卫星的定位信息,这一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两台GPS接收机定位信息的时间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图示化智能供配电网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供配电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 Design)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图示化供配电网智能设计方法,并构筑出该应用系统的结构模型。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和MapInfo公司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MapX作为开发工具,运用先进的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专家系统决策下,形成供配电网设计方案.并将多个可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获得设计的最佳方案,同步自动生成代表设计成果的各类工程图形。系统集图形处理、工程数据管理、分析计算、方案择优等功能于一体.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馈线自动化系统是配电网系统的重要环节,文中从配电网系统及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分析出发,分析研究基于多Agent系统(MAS)网络式保护的FTU馈线自动化模式。FTU的设计基于Agent技术,构成MAS,其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判断模块能够针对馈线的不同故障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实施馈线保护。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农网供电台区变在电量参数监控、无功控制和在线监测等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一种基于GPRS的低压配电网智能控制及监测终端,终端采用混合信号ISP FLASH微控制器C8051F020,硬件分为系统和接口两部分。系统部分主要包括CPU、存储器、实时时钟芯片、键盘/液晶显示器、复位及外围等电路;接口部分包括三相电流互感器、功率计量芯片、RS-485通讯、GPRS模块、状态量监测、温度及变压器油位检测等。终端软件基于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程序采用多任务多缓冲区结构。该终端既可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快速检测和实时动态补偿,又能够准确测量出配电变压器的各种参数,实现监控终端与上位机之间准确的数据传输,该装置精度高、可靠性高、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DSS9001芯片的宽带电力线用电信息采集器软件的设计。软件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芯片的资源,采用多任务设计思想,提供了通信管理、定时采集、协议处理、数据转发等功能。利用系统的多线程并发机制,同步处理数据采集、配置管理和数据转发等功能。该采集器经"国家电网电力线通信应用技术实验室"测试,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应用功能强大,已在多处试点试用,适应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地铁列车司机控制器是车辆的核心控制设备,是地铁列车牵引与控制的主令电器。针对现有司控器结构复杂,数字化水平较低,无法与地铁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数字式司机控制器设计方案,并研制了样机。新方案采用2路9通道编码器检测牵引手柄位置,12路光电隔离器检测司机控制器IO节点的开关状态,测得的手柄位置信息和节点状态信息互为印证,满足误差方为有效;同时,设计了符合TRDP通信协议的工业以太网接口,可实时输出司机控制器状态;最后,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型式试验、网络一致性试验和实际装车调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字式司机控制器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功能性强,基本满足了实际装车需要。该设计提高了地铁列车司机控制器的数字化水平,可实现多种类型故障自诊断和记录,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对感知层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小容量配电变压器无法感知高压进线侧信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智能感知终端设计技术。该智能感知终端包括高压感知本体和智能测量终端两部分,高压感知本体可实现对配电变压器高压进线电压、电流的精确感知。智能测量终端则可通过边缘计算有效实现对配电变压器状态的监测以及对配电线路多种信息的检测。对高压感知本体传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传感准确度进行了测试。对智能测量终端的常用边缘计算技术进行了分析。该智能感知终端有效满足了电力物联网对配电变压器的感知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配电变压器智能终端TTU-20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介绍了我厂新研制的一种配电变压器智能终端TTU-202的系统性能,对其组成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TTU联网通信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无线电源是面向不易更换电池的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终端开发的无线充电系统。发射端通过LC电路将交变电能以130 k Hz的电磁波方式传输到接收端的LC电路上再转化为直流电给电池充电。本系统利用安培定律电生磁原理和电磁感应定律的磁生电原理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生成电磁耦合区免除电路直接接触而实现电能无线传输。系统传能过程中发射端和接收端通过电磁波信号实现实时双向通信,通过分析不同负载的阻抗引起的电磁波变化情况而调整相应的工作状态。本系统研究旨在提高无线电源系统的充电效率和高效的智能检测功能。实验证明,本系统已实现对电子设备高效率无线快速和慢速充电,并能对无线电源系统作出高效的智能检测。电路优化设计后接收机可方便地植入电子设备中,在物联网环境下本系统有广泛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