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党儿 《工业计量》2001,11(1):45-48
3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3.1基本方法(贝塞尔法)对式(1)中输入量Xi,常在重复性条件或复现性条件下作独立测量,得到:xi1,xi2,…,xik,…,xin。(xik表示第i个输入量的第k次测量值)则Xi的最佳估计值为n个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xi:xi=1n∑nk=1xik(3)xik的实验(或样本)标准差为s(xik):s(xik)=1n-1∑nk=1(xik-xi)2(4)x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xi):u(xi)=s(xik)/n(5)u(xi)的自由度为:ν=n-1上述表述方法与JJF1059之4.1:“基本方法”中的表述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上述表述使u(xi)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建立起严格的数学关系。通常,…  相似文献   

2.
时间频率计量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人们使用的钟表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计时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频率源成为电子设备的心脏,因此其性能的测量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三个例子来说明时间频率计量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一、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信号频率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周期现象重复出现的次数。信号频率通常用电子计数器测量,其原理框图见图1。由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经分频后产生lins-ids的一系列时基信号,通过闸门选择开关加到门控电路去控制主闸门的开闭时间r(称闸门时间),被测信号人经放大整形后变成所需极性的脉冲…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心电图机时间间隔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水表检测方法因不满足同步计量原则而存在测量结果可靠性差的缺陷,建立了基于双时间测量法原理的水表测量误差数学模型,设计了双路时间测量功能的控制系统,通过优化控制流程,实现了水表示值误差的自动检测.试验数据表明:双时间法能够缩短水表示值误差的测量时间,对被检表的重复性测量影响较小,对在最短测量时间30s下应用双时间法水表检定标准装置的最佳测量能力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该装置测量累积流量的不确定度为0.1%(k=2).  相似文献   

5.
1 什么是相关性?相关(correlation)指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分布内 ,各随机变量间的关系。相关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从数学上来讲 ,相关是根据线性相关系数 ρ或其估计值r来考虑的。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 22节对相关系数给出了以下定义 :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度量 ,它等于两个变量间的协方差除以各自方差之积的正平方根 ,因此 :ρ(y,z)=ρ(z,y)=其估计值 :r(y,z)=式中v为协方差 ,σ为总体标准偏差 ,s为实验标准偏差 ,s(y,z)为v的估计值 ,称…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Met/Cal中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默认考虑的3种不确定度来源,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用到的7个计算公式,研究Met/Cal中如何设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以系统地说明Met/Cal中实现测量不确定度自动评定的原理和方法。最后给出Met/Cal默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流程以及自定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编程实例,以指导使用者正确地使用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功能。  相似文献   

7.
自1991年颁布计量技术规范JJG1027-19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以来 ,特别是1993年7个国际组织联合发表《测量不确定度表述导则(GUM)》(这个文献1995年修订全文的中文译文可在《测量不确定度表达百问》一书中找到)以来 ,我国介绍和讨论不确定度评定的文章和书籍逐渐多起来 ,其中也有不少评定的算例。这些出版物对我国计量学界掌握和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个别文章中出现了一些虽非十分重要的趋向 ,本人认为也有必要提出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验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测量不确定度有多种评定模型,采用不同的评定模型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了保证求得的不确定度数值有足够的精度,必须对不同模型计算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的验证。文中首次研究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模型的验证,该方法首先通过埃奇沃思级数展开来表示出测量数据的分布函数,然后由蒙特卡罗模拟法产生大量符合此分布函数的测量数据的模拟值,计算出该模拟值的标准差作为不确定度评定的验证值,从而实现对各种不确定度评定模型的验证。最后通过多个宴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右效件.  相似文献   

10.
水三相点是开尔文热力学温度的唯一基准点,也是ITS-90国际温标重要的定义固定点。因此,水三相点不确定度分析对整个温标的建立、温度量值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3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水三相点容器,加强了水三相点的研究,为不确定度的分析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实验依据。同时,不确定度的分析也是客观评价新研制容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对新研制容器所复现的水三相点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表明,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6mK(k=2.69,P=0.99)。  相似文献   

11.
梁志国 《计量学报》2012,33(6):555-558
介绍了用阶跃响应法评价数字存储示波器上升时间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过程。讨论了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信号源上升时间及其误差、示波器时基误差、示波器幅度测量误差、上升时间区间端点处波形曲线随变化率的影响,以及测量重复性等,给出了不确定度模型,以及减小不确定度的主要措施,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上升时间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2快速傅里叶变换引入的不确定度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琼  朱长春  牛宝良 《计量学报》2004,25(3):281-283
信号处理算法的不确定度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工具。通过分析基2快速傅里叶变换原理,分析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不确定度来源。以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方式研究了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因此具有数学上的严格性。其中,将相关的栅栏效应和加窗截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综合考虑,避开了分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论模糊不确定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强  王树元  付宗堂 《计量学报》2004,25(2):150-152,157
以模糊误差理论为依据,在分析国内外对不确定度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科学地定义出了模糊不确定度,也是对国际计量局1980年实验不确定度建议书的一项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潘春秀 《计量学报》2005,26(2):189-192
分析了光度法测定钢铁及合金中锰含量的误差来源。对测定过程中的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样品称量以及使用仪器带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依据分层评定理论进行了分布计算和整体合成。  相似文献   

15.
依据国标GB/T 22388-2008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确定检测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逐层分析与合成,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4 mg/kg和0.11 mg/kg。计算结果显示由样品溶液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贡献较大,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由样品称量、定容引入的不确定度相对来说较小。  相似文献   

16.
修宏宇  贺新洋 《计量学报》2007,28(4):391-393
一台已知级别的pH计测量溶液pH值时,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可以把pH计的不确定度作为由于测量方法而引入的一个已知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了pH计在检定或使用的临界条件下,0.2级、0.1级、0.01级和0.001级等不同级别的pH计可能达到的最大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金属硅中铁杂质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合成和评估。通过建立被测对象的函数关系式Fe%=f(p,q,r,……),对其中的影响因素p、q、r、…做全面地分析评定。在此基础上求得不确定度的合成量,保证:ICP-AES测量系统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苯系物溶液标准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文祺  何雅娟  纪洁 《计量学报》2003,24(3):240-244
论述了苯系物溶液标准物质的研究工作 ,系统地介绍了标准物质原材料的选择、特性量值的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以及定值测量。对样品的均匀性、测量的分散性及其他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分析和确定后 ,给出了整个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合成结果。对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其均匀性符合F检验和T检验 ,满足标准物质的技术规范。对苯系物溶液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进行了 2年的考察 ,证明该标准物质是稳定的 ,浓度值的不确定度为 2 8%。苯系物溶液标准物质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9.
激光跟踪仪现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评定激光跟踪仪现场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通过移站测量来获得几个固定点的坐标位置,然后将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给出整个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测量现场的环境、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仪器自身的性能等各方面影响都包含在测量不确定度内,从而为仪器精度的现场评估、不同仪器的现场测量比较以及环境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等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陆祖良  李敏  王磊 《计量学报》2006,27(2):196-200
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进行了大区国家计量中心电能标准量值比对,比对程序参照了国际关键比对的方法,比对结果的分析表明,所有参加机构所报告的测量值与国家基准之差均在比对数据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故所有参加比对机构所声明的不确定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