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孙思光  王辰云 《电池工业》2012,17(4):249-253
橄榄石结构的LiMnPO4材料具有安全性好、循环稳定性好、较高电压平台4.1V(Li/Li+),较高可逆容量、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势,在锂离子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总结了制备LiMnPO4的方法,包覆改性LiMnPO4的各种碳源和各种掺杂金属离子的优劣,指出了LiMnPO4工业化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LiNi0.5Mn1.5O4、LiMnPO4和LiCoPO4等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总结了掺杂、表面改性和包覆等改性研究.对镍基和钒基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谭宏斌 《电源技术》2012,36(12):1942-1944,1952
LiMnPO4具有较高的电极电势、能量密度和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是最有应用价值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综述了LiMnPO4的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和掺杂研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锰源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PO4/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nO2、Mn(Ac)2和MnCO3为锰源,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LiMnPO4/C正极材料,进行XRD、SEM分析和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采用不同锰源制备的样品,XRD衍射峰均与LiMnPO4的标准图谱一致,无其他杂质峰;但颗粒形貌存在较大的差别。以Mn(Ac)2为锰源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相对较高的可逆容量,以0.2C在2.7~4.5 V充放电,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3.1 mAh/g和95.7 mAh/g,库仑效率为84.6%,第25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08.9 mAh/g。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用Li4Ti5O12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对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对Li4Ti5O12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碳源,用共沉淀法制备碳包覆磷酸锰锂(LiMnPO4/C).用XRD、SEM及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研究.样品具有橄榄石晶体结构,物相较纯,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一次颗粒直径约为200nm.以0.05C倍率在2.0~4.5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0 mAh/g,库仑效率为80%,循环2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5%.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方法以及关于合成温度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用恒流充放电实验、循环伏安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0℃合成的LiFePO4电化学性能最佳,在0.2C的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07.8mAh/g。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任俊霞  阎杰  王小建  高学平 《电池》2004,34(1):53-55
概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两种主要合成方法:高温固相法和水热法;描述了其晶体结构及充放电和循环性能;介绍了碳对于提高材料导电性以及使晶粒变小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了LiFePO4掺杂Mn、Ti、Zr改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魏琦峰  李宁  任秀莲  韩家军  张天云  杜杰 《电池》2006,36(3):240-242
叙述了LiFePO4的固相反应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和雾化热解法等合成工艺;对比了掺杂元素和修饰方法对LiFePO4导电能力、锂离子扩散速率和容量的影响等。总结了LiFePO4的工业化水平。LiFePO4的研究重点为优化掺杂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合成晶型单一、粒径小、容量较高和电导率较高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钛酸锂(Li_4Ti_5O_(12))材料因其具有零应变、高电位等特性,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由于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时的产气问题,使得该材料在商业化应用时受到阻碍。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并着重总结了目前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材料改性、新的电解液体系与电解液添加剂、化成等工艺优化等方面阐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该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樊文研 《电池工业》2011,16(5):267-269,296
用水热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的纯相,并采用XRD和I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浓度、不同还原剂用量以及不同还原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葡萄糖和抗坏血酸均对反应中间产物具有较好的还原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制备磷酸锰锂纯相的合适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80℃和反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和湿磨结合的方法合成了碳包覆的LiMnPO_4和Co_3O_4与碳混合包覆的LiMnPO_4。测试结果表明Co_3O_4与碳形成的完整混合包覆层不仅能抑制LiMnPO_4再次团聚,而且能更有效地保护LiMnPO_4免受电解液的侵蚀,降低电荷转移电阻。Co_3O_4-LiMnPO_4/C在0.1 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5 m Ah/g,在0.1 C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4.6%,而LiMnPO_4/C仅为92.2%。此外,Co_3O_4-LiMnPO_4/C也表现出突出的高倍率性能,在6 C,8 C和10 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01.4,89.5和85 m Ah/g。  相似文献   

13.
正极材料球形LiFePO_4的制备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球形LiFePO4的制备方法:原位碳包覆目相法、控制结晶法及喷雾热解法.对球形LiFePO4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旭光  胡国荣  彭忠东  谭显艳 《电池》2004,34(4):287-288
LiFePO4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了LiFePO4的结构、掺杂元素(C、Mn2+、Mg2+、Al3+、Ti4+、Zr4+、Nb5+和W6+)、合成条件(主要是烧结温度和前驱体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从工艺方法、前驱体制备等方面总结了LiFePO4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掺杂少量高价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提高其电导率是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温固相反应法仍是易于实现产业化的方法,微波合成法是最有前途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常用正极LiFePO4、LiMn2O4和负极Si、金属氧化物等电极材料的添加剂对材料性能的改善,以及其本身作为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导电剂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晓彤  赵海雷  王捷  何见超 《电池》2011,41(2):108-111
对近年来有关正极材料Li2MSiO4(M=Fe、Mn)的结构特征、电化学性能中存在的问题(如电导率低、容量衰减等)及性能改善的方法(如掺杂、包覆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对结构认识存在分歧的原因及合成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橄榄石结构的LiCoPO4具很高的能量密度、比能量,以及高达4.8V(Li/Li+)的电压平台,有望成为高电压、高容量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高压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反应机理,制备该材料的主要方法,以及针对这种材料电导率低的缺陷,国内外所做的改性研究,并对该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杨涛  史鹏飞 《电池》2008,38(2):127-129
综述了碳/聚合物双极板原料及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适用的成型工艺,及聚合物双极板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