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柴油机生产制造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柴油机出厂试车磨合对柴油机制造质量十分重要.而科学、合理的出厂试车磨合规范,不仅能使柴油机出厂试车磨合质量得到充分保证,而且可以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工时、水电、油料、设备、厂房)取得最大效益的目的.本文从柴油机摩擦磨损机理出发,介绍柴油机出厂试车磨合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制订方法、程序及提高磨合质量、减少磨合时间的技术措施.结合介绍课题组近年来在几种机型上的使磨合时间缩短一倍、磨合质量提高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了以上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生产制造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柴油机出厂试车磨合对柴油机制造质量十分重要。而科学,合理的出厂试车磨合规范,不仅能使柴油机出厂试车磨合质量得到充分保证,而且可以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工时,水电,油料,设备,厂房)取得最大效益的目的,本文从柴油机摩擦磨损机理出发,介绍柴油机出厂试车磨合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制订方法,程序及提高磨合质量,减少磨合时间的技术措施,结合介绍课题组近年来在几种机型上的使磨合时间缩短一倍,磨合质量提高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了以上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分析柴油机现有磨合规范,提出改进的磨合规范,并在实际使用的柴油机上做了实测性试验.利用表面粗糙度仪、光谱分析仪、分析铁谱仪,对柴油机相关摩擦副的磨合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汽缸套、活塞环磨损量及检验润滑油成分,缩短磨合时间是可行性的;采用优化后的磨合工艺磨合,在有效保证柴油机的磨合质量的前提下,柴油机总的台架磨合时间可以由原来的30min缩短为20min.  相似文献   

4.
基于磨合规范优化的柴油机磨合油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对比几种待选磨合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及其应用后的元素光谱分析和磨合效果,得出自行研制的磨合油是其中的最佳磨合油。应用新磨合油可以大大缩短磨合时间,提高磨合质量。结合新磨合油的特点以及D6114系列柴油机生产实际,制定并应用新的磨合规范,可以大大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铁谱分析和形貌测试技术,用于大功率机车柴油机磨合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应用铁谱分析技术确定出最佳磨合区间和最优磨合工况,并用形貌测试技术选择出有代表性的形貌参数做为评定机车柴油机磨合质量的技术指标。制定了新的6小时40分磨合规范替代了原17小时30分磨合规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磨合规范优化及其油液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根据495A柴油机的特点,结合摩擦学磨合机理,给出了495柴油机最佳磨合的优化指标。借助油液分析的光谱、铁谱技术可以定量地判断分析磨合过程及其趋势。为了合理地缩短柴油机磨合时间,同时又提高柴油机的整机磨合质量,研制了新配方的专用柴油机磨合油。L7 磨合油允许空载磨合初期提高磨合速度,实现高磨损率,但产生的磨粒细微,不会擦伤磨合表面。试验表明,执行新磨合规范可以缩短磨合时间41.7% 。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磨合油选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合油对于提高柴油机的磨合质量,缩短磨合时间具有重要的作用,D6114柴油机在制订了新的磨合规范及研制新的磨合油的基础上,为了扩大油品的选用范围,对所选的四种磨合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将油液分析技术中的理化分析,光谱分析及铁谱分析用于四种磨合油的性能分析及选用,根据试验及分析结果,最后选定了两种磨合油,100h全速全负荷试验的拆检结果表明,两台柴油机主要摩擦副都未见异常磨损现象,磨合油的性能分析及选用,为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强化柴油机初始阶段异常磨损的问题,以某单缸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活塞-活塞环装配、维护、磨合方法的研究;剖析了高强化柴油机安装、起动、磨合过程中导致柴油机异常磨损的原因,总结制定了适合高强化柴油机装配、起动、磨合规范。  相似文献   

9.
王丽 《内燃机车》2002,(7):46-48
在对11台中修机车柴油机润滑系统定期取油样进行铁谱分析及对磨损颗粒成分与形态进一步观测的基础上,证实了柴油机各部件磨损规律,制定了合理的柴油机中修磨合规范.事实证明,运用铁谱分析技术修订并验证柴油机中修磨合规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分别按两种磨合规范进行磨合,根据磨合后各摩擦副的表现,结合润滑油光谱分析,得出不同磨合规范对发动机各摩擦副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动机磨合时的载荷、转速应遵循逐级提高的原则;柴油机的磨合规范不尽相同,应针对发动机的强化程度和标定参数来确定磨合的转速、载荷以及磨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油液监测的D6114柴油机磨合规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根据D6114柴油机的特点,结合摩擦学磨损机理,提出了影响磨合过程及磨合质量的主要相关参数,借助于油液监测的光谱、铁谱技术以及摩擦副表面的形貌测量,科学地制定了D6114柴油机磨合工艺规范,设定了磨合过程负载、时间、转速等参数的最佳组合,通过实验对比选择了新配方的含非物理性添加剂的磨合油TR-CH9。按新磨合工艺参数组合、规范,可以在提高磨合质量的同时,缩短磨合时间66.6%,节省能源,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无锡柴油机厂通过对传统产品6110柴油机的出厂试验进行研究,选择磨合油,同时科学制订磨合规范,并将新旧出厂试验用油及磨合规范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最终确立了行之有效的、明显缩短了出厂试验时间的试验程序及试验用油,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且满足了工厂产能扩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光整加工技术改善柴油机试车磨合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优质、价廉、创新的新型光整加工技术对柴油机全部摩擦副零件进行光整加工,使落后的柴油机试车磨合规范进行重大变革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优质、价廉、创新的新型光整加工技术对柴油机全部摩擦副零件进行光整加工,使落后的柴油机试车磨合规范进行重大变革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ZN490柴油机磨合期的铁谱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了 ZN490 柴油机的磨合规范,进行了磨合试验,包括空载运行、负载运行、调试及验收阶段.通过铁谱分析技术,可实现对其状态监测,指导磨合规范的制定,对新发动机的合理使用和大修后的磨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定量和定性铁谱分析结果表明:0~5min时,铁谱片上磨粒数量增加快、粒度大,发动机摩擦副的磨损量大、磨损率高,为磨合初期;5~20min时,发动机的磨损率逐渐降低,为磨合中期;20~35 min时,磨损烈度指数曲线变化平稳,磨粒细化,氧化物减少,为磨合后期;35 min后,发动机转速及栽荷的增加与减少并未对磨粒数量及粒度的变化造成很大影响;试验结束时,摩擦副表面已建立起稳定的磨损及润滑状态,发动机已完成磨合阶段并向正常磨损阶段过渡.因此,针对 ZN490 柴油机制定的磨合规范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着重介绍应用光、铁谱仪测量、显微观察分析方法,测定东风4型机车柴油机中修磨合实验机油试样中的铁含量,掌握其变化规律,由变化规律研究磨合终点;根据分子机械摩擦理论,对现行磨合规范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7.
多技术综合分析方法在柴油机台架磨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柴油机台架磨合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油液分析、表面分析等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柴油机台架磨合质量。该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掌握柴油机台架磨合的进程,而且能够为台架磨合程序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6 S195柴油机使用和操作 6.1 新机磨合运转新购的柴油机或大修后的柴油机在投入正常使用前,务必进行磨合运转。因为这时柴油机相互配合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虽然都达到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但是从微观上看,表面仍然不很光滑,凹凸不平,甚至有明显的加工痕迹和毛刺。因此,新柴油机或大修后的柴油机必须经过磨合运转阶段,以便使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经过充分磨合而较为光滑,贴合更为充分,从而防止零件的表面损坏、早期磨损乃至发热咬死等,并因此而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柴油机试运转磨合阶段的基本原则是:时间为50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磨合状态下振动信号多重分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监测柴油机的磨合过程,提出利用多重分形谱参数表征柴油机振动信号特征的新方法.运用多重分形理论对柴油机磨合过程中缸体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并计算振动信号的多重分形谱参数,探讨多重分形谱参数与柴油机磨合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参数能定量刻画振动信号的特征.随着柴油机磨合过程的进行, 振动信号多重分形谱参数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不同阶段信号的多重分形谱参数呈现出递增或递减趋势,反映了柴油机磨合状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d1200—1000的大型中低速柴油机的活塞环(以下简称大环),没有像中小型高速柴油机和汽油机活塞环那样有较标准的结构尺寸、材料规范、表面处理及检验方法。本文针对大环的基本直径大、转速低、磨合时间长、使用的燃油质量较差、要求大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等特点,收集了国内外部分大环生产情况,编著了大环的主要技术条件及部分相关资料供大环的生产企业、有关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参考。在类似条件下工作的压缩机活塞环也可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