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波接力通信电路计算中两个实用的计算程序陈逢霖在微波接力通信工程设计中,微波电路的断面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当站址确定以后,两个微波站之间的天线高度选取多少为合适;微波电路余隙够不够;通信方位角和线路俯仰角是多少;自由空间损耗又为何值等等都必须知道。当传...  相似文献   

2.
微波接力通信由于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建设速度快、组网方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邮电、广播、电力、水利等公众网和专业通信网中,是我国地面通信传输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高层建筑阻挡微波接力通信电路,造成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的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微波接力通信电路已得到初步的发展,并担负着广播电视节目及其伴音的传输任务。近几年来,随着彩色电视的发展,对微波电路特别是电视传输终端设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技术要求,以便在预定的指标容限范围内保  相似文献   

4.
微波作为我国目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传递党的声音、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迅猛发展和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微波接力通信空间通道受到严重威胁,城市高层建筑阻挡微波接力电路传输时有发生,追成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微波通信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保障二者协调发展,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5.
10 前言接力电路的設計問題,已見于很多文献中,一般均按照国际無線电諮詢会議提出的指标。其杂音电平要求,相当于長途电纜載波的标准。有关調頻接力电路設計的文献,較多亦較完整。但脈冲接力电路設計方面,則已發表的文献論据不一。茲就所知及个人意見,加以論列。 2.0 对于电路的杂音要求 2.1 国际無線电諮詢会議所建議的指标在調頻的微波接力电路方面,建議正規电路与电纜电路質量相同,应能通达二千五百公里。如使用60話路的終端机时,每一話路总杂音在99%时間內不得超过10000微微瓦,亦即信号杂音比为50分貝毫瓦基。其中  相似文献   

6.
简讯     
广播电视专用微波接力电路传输体制专业(部)标准审定会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的广播、电视专用微波接力电路的建设在迅速发展,亟需制定一系列有关的标准以利研究、生产、建设和维护。其中,传输体制标准尤需首先解决,广播电视部为此于1982年11月1日至4日在南京召开了广播、电视专用微波接力电路传  相似文献   

7.
近代通信技术正处于“数字革命阶段”。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也面临数字化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3GHz集成数字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及电路实现,其体积小、成本低、可实现微机控制。它可应用于微波接力、卫星通信及散射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刘沈 《中国无线通信》1997,3(5):4-4,6,8
微波通信主要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等。本文所述的微波通信是指邮电公用微波接力通信。  相似文献   

10.
一、方案调整的背景 去年7月31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关于调整1-30GHz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的通知》。在此之前,我国有关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方面的相关标准有两个,一个是1991年发布的国标"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13159-91),另一个是1992年发布的国标"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3503-92)。这两个国标规定了1GHz至18GHz频段的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射频波道配置及波道容量的要求,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在某些频段与国际标准又不一致,因此原国家无委办公室决定结…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徐秉铮 《电信科学》1996,12(6):33-39
本文根据ITU-TG.826建议和ITU-R有关文件,分析了G.826指标在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的分配方法;提出了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差错性能指标的预测方法;介绍了在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主要的抗衰落措施及其对差错性能指标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调制制度在计划一条微波无线电接力电路时,必须十分注意用以传送消息的调制制度。微波振荡是不能调幅的,因此习惯上微波接力电路唯有采用调频和脉冲调制。采用调频时,可用频率区分法;采用脉冲调制时,可用时间区分法来同时传输许多路电话。  相似文献   

13.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海岸电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在海岸电台中的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分析了在海岸电台中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构成和采用的技术方案;讨论了该系统各部分的组成特点以及系统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了系统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数字交换、数字传输和数字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方面,由于在频谱利用、调制方式、无损伤倒换以及各种频域和时域均衡器的实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这就为数字微波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国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已在部分专用通信网中使用。目前已建成和将要建成的  相似文献   

15.
武力 《通信工程》1994,(3):15-16
微波接力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质最高、投资省、建设速度快、上下话路方便等优点,可以高质晕的传送多路电话、电视、传真、电报等多种业务。近几年来,微波接力通信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目前,:是我国长途通信的主要传输子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设置使用微波接力通信台站管理规定国家无委办频率二处供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微波频率资源,防止微波接力通信台站与同频段其它无线电通信台站之间的相互干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设置、使...  相似文献   

17.
邮电部1985年颁发的《微波接力通信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IZJ32-84)已实施多年。据“邮部〔1994〕65号通知”,上述规范将于1994年7月1日起废止,同时按新颁发的《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实施。后者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即将实施@晓云~~  相似文献   

18.
1~10GHz微波系统的频谱有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博 《电波科学学报》1999,14(2):223-229
简单介绍了我国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我国微波接力通信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根据ITU-R SM.1046建议关于频谱有效利用的概念,讨论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频谱有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一个微波通信系统的频利用率不仅与调制方式有关,而且与天线,信号处理,编码,RF滤波器等有关。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微波通信系统频谱有效利用的12条建议,为微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无线电管理部门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线性振幅色散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1~1993年邮电部设计院在实际数字微波电路上进行的传播测试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线性振幅色散的发生特性和统计分布特性;导出了色散累积分布概率的预测式和空间分集接收对色散概率改善的预测式;最后还对色散中断率的预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卢启堂 《通信学报》1994,15(1):59-61
本文通过求解雷达散射截面得到了无源电磁散射板应用于微波接力通信中的电磁波传播参数。这些参数对微波无源接力站的设计,安装以及性能估计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