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董黎  杨文滢 《华中建筑》2005,23(4):160-162
该文概述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的演变过程,分析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生成的社会背景,并进而提出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是探索中国民族形式建筑风格趋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尝试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开端,因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这一建筑形式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曲直·间·空     
长沙是~座有三千年历史的楚文化城市,湘江从城市中心南北穿过,将长沙分为东西两部分。湘江以西现有的建筑是最早始于宋代的岳麓书院,依山而建。近代现代柳士英、刘敦真等建筑家于上个世纪40-50年代,设计建造的长沙大学开放式建筑群落.  相似文献   

3.
罗明  柳肃 《华中建筑》2007,25(1):185-188
长沙近代公馆建筑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重要的中西交融建筑文化资源,该文从平面形态和建筑风格特点入手,就文化心理层面对其文化内涵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希望对于长沙近代公馆建筑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保护修复,进而实现地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而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了雅礼会在湖南长沙开设学校和医院的经历,以此为背景解读了长沙雅礼大学及湘雅医院、湘雅医学院建筑的设计过程,对建筑师墨菲在中国最早的建筑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力图还原建筑现象与其背后多样化的人物乃至历史事件的关联,从而获得对墨菲在长沙的建筑活动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代长沙城市的发展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历了数重波折后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影响城市发展变迁的众多因素当中,工业建筑对长沙城市格局的影响起到较大的作用。本文对长沙开埠前后至改革开放时期工业建筑的发展进行调研,探索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格局的影响,为当前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明 《中外建筑》2006,(6):56-59
长沙近代公馆建筑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本文就公馆的“门”的外在形态特点和社会心理层面对其文化内涵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望能对长沙近代公馆建筑的理解,创造性地进行保护和修复,进而实现地域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而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随着山东近代城市的发展,济南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体现西方建筑文化思想的近代建筑,形成了中西合璧式的近代建筑风格.本文结合济南近代建筑的调查和分析,从齐鲁大学主体建筑论述了济南近代建筑受西方影响后的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陈璐 《华中建筑》2009,27(12):162-163
该文简要介绍了南京三所高等学府: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的创办经历和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对这三组建筑群从时代背景,设计创意,建筑结构和装饰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探讨了南京近代高校建筑中的中西方融合及它们各自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多样性"事件·人物"的角度重新审视长沙近代教会建筑的发生、发展过程,解读了1904~1919年间一系列建筑历史现象背后的人物、小事件、过程及意义,力图还原在建筑风格分类研究方法中被简化了的现象与其背后多样化的人物乃至历史事件的关联,并以此为例阐述多样性的"事件·人物"语境对解读近代建筑历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长沙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蔚  魏春雨 《工业建筑》2011,41(4):54-58,128
通过分析长沙地区近代工业发展状况,选取三个具有不同时期代表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案例,从建筑结构保留、功能空间再利用、历史文脉延续、纪念性空间营造、潜在艺术价值的挖掘等的多个角度,详细阐述长沙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近代城市的快速崛起以及各种类型的近代建筑大规模地集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包括建筑师执业制度在内的中国近代建筑制度体系的保障,本文以1929年3月颁布的《北平特别市建筑工程师执业取缔规则》作为研究个案,对其相关内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藉此深入制度层面探析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执业状况,这对于优化改进中国当前的注册建筑师制度乃至整个建筑制度体系,都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天  周晶 《华中建筑》2012,(10):14-17
青年派风格建筑是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发展的分支,由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本土遗存的青年派风格建筑寥寥无几。因此,青岛德占时期由德国建筑师设计的一批公共建筑使得青岛成为了青年派风格建筑在海外保存最多的地区之一。作为青岛近代建筑的主要风格,青年派风格建筑既代表了当时欧洲艺术的流行趋势,又在某种程度上融合了东方文化元素。该文通过对库尔特.罗克在青岛的作品分析,试图从建筑艺术、建筑史以及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三个方面重新阐述青年派风格建筑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3.
冯彦志 《华中建筑》2000,(2):119-122
文章论述了20世纪20 ̄30年代中国的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聚集于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为南京留下了200多座近代建筑,成为近代史上的优秀建筑范例。作者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及其特色,认为这一时间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只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半叶,以大屋顶和传统装饰细部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复兴样式成为中国主流的建筑样式从清末民初、民国南京建设、日伪的“新京”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虽然各个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大不相同,但是若仔细剖析.仍能看出背后有一条民族主义思想的主线,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种以传统文化为旗帜的民族主义,利用建筑为手段表达了近代民族性与国家观念,该文考察民族主义的反抗与建设的两个面相,及受之影响的民族形式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发生发展这一现象也说明,中国近代建筑史应当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日本建筑在当今世界建筑中独具一格,是东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不同历史阶段日本在在对待外来建筑文化上,是基于一定的模式进行吸收和采纳,并与自身本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发生交织与碰撞,使建筑跳脱出单一的仿造和复制,而是发生质变产生全新的内涵。日本建筑得以重生,在于建筑师找到了民族性与外来文化共生的发展途径,大胆创新,形成富有意蕴的新建筑。文章纵观日本建筑史,结合建筑实例进行分析,对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如何把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晓  周学鹰 《华中建筑》2013,(10):89-92
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是国民政府在全体国民支持下,为纪念中山先生而建的大型建筑群,采用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获头奖的方案建设.纪念堂体量巨大,探索性采用新材料、新科技,外观模拟我国传统高等级官式建筑形象——大木作、小木作、石作等皆然,整体尺度和谐,细部比例与造型手法洗练,取得了优良的视觉效果,设计水平高超.纪念碑采用曲线形收分的形式,不同于我国古代碑体习用的造型,而碑的基座多用传统元素.因此,纪念堂建筑群中各单体造型有所因循、更有所创新.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为纪念堂、纪念碑,在继承传统建筑、规划设计元素的基础上,运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新材料, “中体西用”,创造出纪念中山先生与满足市民集会的完美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Mid-twentieth-century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ouston thematised responsiveness to the natural phenomena of heat and light despite the fact that Houston's most celebrated modern buildings were designed to be completely reliant on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An examination of Houston buildings constructed from the late 1940s through the 1960s demonstrates the ways in which modern architects sought to privilege the architectural recognition of regional climatic difference while also employ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local climatic extremes of heat and humidity. The spectacular modern buildings that represent this era in Houston raise crucial questions: How did architects reconcile the doctrin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to the equally modern desire for maximum transparency? What proved more compelling: responsiveness to local circumstance or the imperatives of modern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d modern architects perceive that there might b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responsiveness to climate and other aspects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identity, such as transparency? Because concern about the roles of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responsi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current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 is pertinent to examine the ways modern architects in a particular climatic setting negotiated the issu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as modern architecture became the dominant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Mid-twentieth-century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ouston thematised responsiveness to the natural phenomena of heat and light despite the fact that Houston's most celebrated modern buildings were designed to be completely reliant on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An examination of Houston buildings constructed from the late 1940s through the 1960s demonstrates the ways in which modern architects sought to privilege the architectural recognition of regional climatic difference while also employ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local climatic extremes of heat and humidity. The spectacular modern buildings that represent this era in Houston raise crucial questions: How did architects reconcile the doctrin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to the equally modern desire for maximum transparency? What proved more compelling: responsiveness to local circumstance or the imperatives of modern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d modern architects perceive that there might b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responsiveness to climate and other aspects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identity, such as transparency? Because concern about the roles of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responsi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current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 is pertinent to examine the ways modern architects in a particular climatic setting negotiated the issue of climatic responsiveness as modern architecture became the dominant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令我们当代建筑师尴尬的是,在众多的建筑展示中,每每总要拿祖宗的遗存来突出自己的成就.对建筑展示者的要求不能仅停留在商业内容之上,而应当使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味,而建筑展示真正应当表达的是揭示、阐释当地人的文化内在,而不仅仅是描述文化形式本身.我们需要真正理解中国建筑展示的文化定位,才能将其置于恰当的位置.事实上,任何一个建筑展示都不可能也不需要包括所有文化层次的内容.只有寻找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性"才能使其得到现代意义的提升;只有努力在对当今中国建筑问题的探索实践中才能使建筑展示获得真正的"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20.
当代的中国建筑正在何方游弋?如火如荼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各种新奇的建筑争奇斗巧,其中,很多建筑脱离了中国传统的轨道,难道独步世界的中国优秀建筑文化在现代建设中便失去了魅力?那么,在释放中国建筑的进程中,中国建筑师是否有责任将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精华融会、转换,使中国的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焕发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