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的不断快速发展,城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城市设计的目标在于将城市合理布局,创造出适宜的空间环境,满足市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而自然本底优秀的山水型城市在城市设计中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代表性,对其设计策略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以济南市钢城区主...  相似文献   

2.
城市双修是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造成部分以山水为特色的城市面临生态环境破坏、山水格局不显、城市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而提出的.文章通过探讨城市修补突出生态建设引导,强调城市山水格局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探索山水格局的修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自然山水资源与山水城市——以诸暨城市建设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秀云 《中国园林》2002,18(4):86-88
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许多城市把自己定位在山水城市的性质上,本文以诸暨为例,对山水城市的建设进行探讨,分析自然山水的作用,提出珍贵的自然山水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形象,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要素,并着重阐述自然山水在水城市建设中的利用,提出应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范围,深化设计,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目标,完善植被,发挥山水资源,生态作用,揉和文化,增加山水资源的意蕴内涵。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4,(2)
当代经济发展中,不仅仅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绿色和环保的主题越来越突出。对于我们的所居住的环境来说,需要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和城市特色来塑造出具有自己品味空间的城市标志。本文从丽水市的概况研究入手,对山水城市特色进行了分析,认为丽水城市面貌良好,绿化众多,植被覆盖率高。同时以山景为背景,又有瓯江流经,城市景观丰富。与大城市相比少了大体量建筑的压迫感,城市整体氛围休闲轻松,给市民创造出了亲和力强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5.
郑浩  王丰  宣甲  张雍雍  刘洋 《城市规划》2020,(S1):106-119
我国山水城市数量众多且各具特色,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的急剧扩张打破了原有的自然山水格局,并随之产生了人居环境恶化、特色风貌缺失等严重问题。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相关实践经验,从城市特色提炼、城市空间解析、城市空间塑造和城市空间维育4个方面提出面向山水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思路,进而通过台州市中心城区案例,探讨了具体设计策略及内容的展开,并最终形成"形态控制"与"策略引导"结合、空间设计和规划实施兼顾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山水思想由来已久,其深刻内涵值得研究和借鉴.自然山水资源是不可重塑的,而它又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南充市文峰片区有着优良的自然山水格局,本文就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自然山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行探索,使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得以维持及强调.营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及空间形态,以求实现生态、社会、景观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钟惠华  王士兰 《华中建筑》2006,24(8):81-83,109
现代城市设计都非常重视对生态理念的贯彻,而一些本身生态基础很好的城市街道更应该将其吸收到设计之中。本文即针对该街道的城市设计,以山、水、城的理念阐述了如何在该街道设计突出其特有的山水空间特性,并总结该街道设计在体现其特有的山水空间设计中的一些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8.
襄阳是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历经2800多年历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洲—水—城—山—丘”圈层式发展格局,拥有丰富多元的城市风貌。近年来,襄阳市提出了“一极、两中心”的高点定位,城市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然而早期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城市扩张也造成了一些问题,亟需系统性完善与提升。襄阳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贯彻传承山水历史脉络、彰显特色风貌的理念,聚焦问题,以需求为导向、目标为引领,优化城市总体格局,提出“连山水、营生境”等六大策略,探索山水人文理念下总体城市设计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德兴市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为例,重点把握周边自然山水格局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转换思路、调换主次,将城市建设作为联系周边山水的纽带,以景观塑造作为彰显整体格局的手段,通过对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建筑肌理以及景观廊道、自然要素、重要节点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完善德兴市主城区"山—城—水"三者协调统一的整体空间格局,为德兴未来的建设,乃至其他山水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积极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山水城市"建筑理论,在增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中探析岭南地区可持续的山水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人、自然、城市相和谐的山水城市理念,塑造整体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使城市空间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山、湖、城、江融为一体。规划项目已经实施,规划中将增城定位为都市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产业新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构建"红瓦绿树,碧水蓝天"的山水新城、生态新都、穗城绿洲、休闲胜地,彰显"自然生态、活力有序、人文深厚"三者相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设计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刘生军 《规划师》2015,(3):119-126
生态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又是生态与文化的空间载体。构建生态与文化相契合、人与自然和谐的特色新城,不仅能增强城市的识别性和记忆性,提高城市知名度,还能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化城市的凝聚力,突出城市的魅力,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吸引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阿城区东部山水新城概念城市设计以自然山水为生态本底,以文化为特色,以现代科技为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深入挖掘地方自然人文资源特色,创新产业发展,优化城市空间,以期把山水新城建设成为一个集商业金融、休闲娱乐、文化体育和高档居住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及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新城。  相似文献   

12.
崔镇轩 《中国园林》1996,12(2):28-30
“山水城市”这个题目是钱学森同志在1990年7月31日,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鏞教授的信中提出来的。乍看起来,“山水城市”和以往的“城市山林”。“山水园”、“山庄别墅”这些常见的概念有些相近,甚至觉着有些古老。其实,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用钱老的话说,“是注入了社会主义中的时代精神,开创了一种新风格的‘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3.
戴月 《城市规划》1997,(2):30-32,47
本文通过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同步编制的实践,对传统的山水城市如何发展以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做了一些探索,以期引起同类城市的关注,大家共同探讨传统城市格局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共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两个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实例,指出亚热带地区山水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地理气候、经济、社会、文化特征,创造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5.
卢峰  赵畅 《室内设计》2014,(1):69-73
当下我国西部中小山地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新区建设活动,城市新区生态化的空间格局构建是保障其未来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设计理念的再认识,将其内涵特征概括为自然要素生态化与人工环境低碳化两方面,同时针对当前中小山地城市新区城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特定地域条件下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保留与重塑山地自然要素以实现生态补偿;构建与地形条件相适应的小尺度混合功能街区.最后通过郪江新城城市设计对以上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对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的概念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生物气候要素、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合与应用,初步形成一套适应湿热地区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全胜  朱颖 《风景园林》2020,27(2):94-99
生态文明背景下,功能主义导向的传统城市设计正逐步向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转型。北京房山云居寺文化景区城市设计实践,以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为基础,在充分调研基地文化与自然特征基础上,提出"隐于山水间,万般皆自然"的城市设计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严格减量发展、严格控制高度、维护山水格局、倡导覆土增绿、风貌特色引导以及混合用地指标6项城市设计策略。聚焦人在景区中的体验,在提升云居寺文化景区服务功能的同时控制景观视廊,实现了人在景中游的绿色景区营建。  相似文献   

18.
郑涛  刘宁波  黄帅 《华中建筑》2014,(8):154-159
山地是一种特殊的地形,广泛存在于营区之中。如何结合山地地形并利用其特点打造现代营区,是规划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现有"山水城市"构想的启发下,该文提出"山水营区,生态院落"的理念。以沿海某山地营区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其山水环境现状,并从军事性、地域性、人文性、生态性四个方面对该理念进行解读与构建:突出主轴,铸造军魂;因地制宜,山水环绕;以人为本,文化育人;院落营造,气韵推升。在该理念的指导之下,规划形成了"一轴"、"二场"、"三湖"、"四院"的总体格局,实现营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余军 《规划师》2004,20(9):37-39
以渝中半岛城市设计为例,以山水城市设计为重点,现代城市设计应从点、线、面3个方面分析城市要素,构建城市框架,在要素的表达方式上应坚持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设计的过程和弹性。  相似文献   

20.
以干热地区城市设计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适应干热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