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滨水区更新与复兴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热点.本文以杭州市江河交汇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索城市滨水区的更新设计.规划以"文化休闲、现代活力、生态和谐"为设计理念,着力打造多功能滨水公共空间以及宜居的滨水住区.  相似文献   

2.
赵宏宇  高洋  王耀武 《规划师》2013,29(4):86-91
城市、建筑、景观三个层面的设计脱节问题是影响山地城市设计中资源整体利用和特色突显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庆悦来生态城规划从分析水资源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结合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念、特征及控制内容,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和城市空间耦合互动的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本原理和特征,探索"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有效整合山地资源,主动实现防灾减灾、生态营造,使山地城市设计的构想和空间形态具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双修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设计的指导产生了新的变化,要求其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修复城市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中心,确保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对"城市双修"做出了解读,并提出了在城市双修视角下生态城市设计的着力点以及相关设计策略,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滨水区是城市的水域空间,主要由活水和陆地生态环境组成,可以优化城市环境和弘扬历史文化.城市滨水空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生态和开发方面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论文指出滨水空间的合理规划对城市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城市必须重视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探讨了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重视整体规划,保...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的概念。肇庆市城东新区水系统规划体现了"WSUD"的设计理念,为降低快速城市化付出的环境和生态代价,提出了以收集利用为主,以外排为辅的城市排水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山水城市"建筑理论,在增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中探析岭南地区可持续的山水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人、自然、城市相和谐的山水城市理念,塑造整体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使城市空间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山、湖、城、江融为一体。规划项目已经实施,规划中将增城定位为都市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产业新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构建"红瓦绿树,碧水蓝天"的山水新城、生态新都、穗城绿洲、休闲胜地,彰显"自然生态、活力有序、人文深厚"三者相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设计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衍替中的进化:关于城市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促使了城市集聚效应的产生,规划的滞后与城市急速拓展成为愈发突出的矛盾。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与城市机理有机更新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从城市空间的脉络、结构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于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地表逐渐被阻水材料所覆盖,不断加重着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学意义上的"人造沙漠"效应。本文以西安为例,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西安季节性暴雨特征明显,以城市硬化表面的生态透水设计为切入点,将有助于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以达到合理调整城市环境气候、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格局和文脉特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的立体化、高层建筑的垂直城市化,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高铁站区作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及城市环境中的活动场所,其城市空间面临立体化、高层化的发展需求,是垂直城市的重要表征区域.本文以高铁站区的高层建筑为出发点,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解析了该地区复合立体化设计的发展特征与问题,并结合相关项目实践探索出了"多元功能复合、高效交通组织、公共空间营造"的规划框架与设计方法,为在高铁站区相关规划实践中创造生态可持续的立体城市环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笔者参与的规划与设计实践分析,从融入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编制、以适宜街区尺度营造宜居城市的新区规划与设计、注重多样化的已建成城市空间梳理、寻求多元共生的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运用城市设计手段营造场所感的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如何贯穿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各个过程,以城市设计改善和提升城市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宇青 《山西建筑》2004,30(16):2-4
以武汉月湖文化艺术主题公园规划方案为例,从滨水用地、环境质量、空间环境、景观环境等方面,就该设计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探索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筑环境生态设计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基水的城市发展,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其生态效应、视觉感受和人文景观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在规划和设计理念上,认识重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分析重庆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然而近年来,栽培技术和环境思想的发展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日新突出出.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成为21 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素和新方向.本文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应依托滨水区的环境,以设计为手段,结合水体、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地形地貌等要素,形成立体连续的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该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总结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武汉市天兴洲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当代气候问题日益显著,影响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的健康舒适。文章从气候生态过程视角,依托UC4四校联合教学毕业设计——西安幸福林带核心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城市带状绿色空间"风-水-林"三方面的气候生态过程系统分析,提出结合气候生态的城市带状绿色空间的城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相当多的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滨水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滨水区在城市中拥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与生态价值。在城市设计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往重点多放在静态景观空间上,而忽视了对城市景观空间的动态考量,特别是忽略了人们随机漫游的视觉空间体验,尤其是在滨水游憩与湖面泛舟的人群,其视点由于具有随机动态性而难以捕捉,使得以其动态活动为基础的设计难以入手。本文以西湖为案例范本,针对西湖的核心问题,梳理城市眺望体系的相关国际规划理论和实践,系统提出"人-城-湖"三者互动的滨水望城的动态设计理论与技术,对其天际轮廓、动态游览路线、视觉感受、景观廊道、空间形态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中国式滨水景观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范本。  相似文献   

16.
戴军  刘志峰 《华中建筑》2011,29(12):90-94
从城市水库生态区环境和空间特征出发,初步提出了承库生态区景观规划的主要理念和设计目标.以全椒土桥水库生态规划区为例,在综合分析规划背景和场地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旅游开发、库区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等对其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注重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区景观开敞空间.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前区为例,借鉴古代驿站的概念,探讨了大型机场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层面需要应对和解决的城市问题,并从空间建构过程和重点地区设计两个层面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该文从综合视角出发,以厘清空间矛盾,理顺发展思路为前提,提出针对性方案,对于同类型空间规划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新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是未来空间生长的方向,也是规划设计实践最为广泛的类型.文章从空间形态的概念出发,阐释空间形态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关联,以亚的斯亚贝巴新区——"亚的斯之花"的设计为例,按照空间-格网-建筑的逻辑论述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卓越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城市空间环境问题的产生。为此,从“生态城市”的理念出发,对“生态城市”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进而通过总结国外多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特色规划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下城市空间与环境设计规划的策略;生态发展理念,擘画美丽中国,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市政技术》2017,(6):113-116
我国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水问题日益突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就必须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理念,这个新理念就是"海绵城市"理念。首先介绍了城市用水危机的表现及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然后从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和设计理念、城市水体循环和利用理念、城市给水排水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理念3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