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针对目前居住区入口空间的现状,在居住区入口空间满足基本功能前提下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延伸,论述了其与城市的基本关联以及与城市交通空间关联发展的重要性,入口空间作为居住区和城市相互渗透的空间应与城市的交通环境相适应,从而营造一个相互交融有着积极意义的城市空间。通过对居住区入口的位置、入口空间的形式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许松辉 《规划师》2003,19(11):58-61
当前我国居住环境空间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城市设计因而被引入居住区详细规划中,并逐步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改善居住区环境,沟通单体设计与规划设计等作用,具体可以应用于处理空间组合及体量、入口、道路、组团、中心绿地及广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设计师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由于各居住区的情况不一以及设计师的水平高低而导致其创造出的居住区空间给使用者带来的感受也是好坏不一。因此将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引入居住区设计中,可以有效避免设计意图和实际使用情况相悖、建筑物理环境恶劣影响使用者使用等情况发生。提出以居住区公共空间建筑物理环境分析为主导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各种建筑物理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得出居住区公共空间适宜性评价,并以此来引导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宾城大学阿帕拉契学生中心打开了从已有院区到山顶新的居住区的大门。学生中心的餐厅充分地利用丘陵地势设计,“浮”于基地之上。这不仅提供了向下面谷地开阔的视野,而且创造了包括广场、咖啡屋、露天剧场和石园在内的下层聚会空间。此外,一部巨大的楼梯从餐厅延伸下来,使餐厅成为新居住区的标志性入口。建筑内外的设计都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社交活动。  相似文献   

5.
刘小敏 《华中建筑》2007,25(8):95-101
通过分析,该文指出居住区边界空间形象是城市特色的基调,并从南京市城市居住区的实地调研出发,分析城市居住区的边界处理手法,探讨设计规律,归纳城市居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李艳 《建筑知识》2014,(7):189-18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城市的居民,更加关注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和品质质量。文章从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入手,总结了居住区的主入口区绿地、道路景观绿地、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及宅间绿地及星顶花园备部分的设计特点。为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11)
针对目前居住区空间模式与道路规划设计问题影响,文章分析了居住区空间模式与道路规划设计现状以及居住区空间模式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与道路规划的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府卿 《山西建筑》2005,31(7):244-245
通过对居住区环境设计要素的分析,对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居住区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性设计的“行为空间”理念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炯 《住宅科技》2006,(5):33-36
通过对居住区中人的行为与室外空间关系,目前居住区室外环境营造中所存在问题,以及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方法的分析,提出了聚合与流动的空间设计理念,以塑造居住区整体的空间环境,增强居住区居民的同属感。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边界空间作为居住区与城市相交接的过渡性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交流的前沿地带.丰富的边界空间是居住区良好的对外展示窗口,也增强了街道的视觉效果,具有重要的城市意义.当前居住区大多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居住区边界空间呈现出僵硬冷漠的表情.论文从促进居住区与城市交流互动的角度展开对居住区边界空间的研究,以居住区与城市的衔接方式对边界空间的形式进行划分和比较,并提出了一些提出改善居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人多地少,平原匮乏,从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及强度来说,山地的开发利用是未来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居住小区占地大,功能多,需要协调的竖向关系较为复杂;而山地给居住小区竖向设计带来的限制性因素更多。论文通过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山地居住小区竖向设计的步骤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上海万里示范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总结,阐述了作对当前居住区开发建设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董娟 《中外建筑》2012,(6):36-39
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有着与我国江南地区相似的地形环境,半岛住宅区建设实践因其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及延续了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肌理和地域特色对我国相似地形的住宅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首先提出了江南水网地区住宅建设中一些无视环境特征的弊病,接着分析了半岛住宅区适应水网地形的设计特点,最后总结了其对我国江南水网地区住宅建设的几点启示,以期促进该地区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住区环境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社会功能定位。在天津水晶城的《日子·记忆》和《尘封·记忆》、天津万科东丽湖的《水法》、《虫》和《弋》等项目的创作中,通过主题、材质、形式、参与方式等多方面的新的尝试,探讨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社会效应等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黎扬琴 《城市建筑》2014,(17):20-20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是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要考虑到设计用地、地面排水、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处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竖向规划设计内容,比如景观配置等,最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居住区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王睿 《华中建筑》2008,26(9):104-107
通过对景洪市新建禹景花园小区相关设计内容加以介绍和反思,该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设计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当地场所特征与文脉精神所进行的项目规划设计在对探索民族地区地域性住区建筑所进行的相关尝试,以期能为后继开展相关建设与研究工作提供方法策略与实例支持。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介绍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以及推行SI住宅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SI住宅体系下的住宅墙体设计方法,以便能够从设计端开始引导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杭州丁桥新城广场的设计概况与整体思考,从建筑定位及布局、功能及空间、外观造型等方面为此类近郊大型居住区商业配套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第九次城镇住宅和住宅小区优秀设计工程评选情况,从住区规划、住宅设计、科技应用方面,全面阐述本次评选工程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成受明  李和平 《规划师》2002,18(10):35-37
山地城市在我国占有50%以上,山地住区建设是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用地拓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公务员小区规划为例,从山地住区环境特征出发,以山地住区地形地貌的保护和利用、水环境的营建、住区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四个方面来探讨山地住区环境营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