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辽宁省农村储粮技术落后、设施简陋、产后损失大等突出问题,结合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和户储量大小,开展了系列农户科学储粮仓结构设计与优化,通过储粮试验、宣传推动、示范推广,实现了高水分玉米穗跨季储藏通风降水、防霉、防鼠、防虫安全绿色储粮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的玉米普遍使用穗储的方式,储藏期多数在3~6个月,由于种植面积大,收获数量多,采取地趴散堆或简易栈子的方式储存,存在霉变及鼠害损失严重的普遍问题,损失量在8%左右。因此,研制开发容量大、使用方便,能够防霉变和鼠害的大储量农用储粮装具是减少农村储粮损失、保持粮食质量的必要手段。研究针对JSWZ系列大型钢网储粮仓储存的玉米穗的品质指标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玉米穗水分与容重和脂肪酸值的变化预测模型,探讨利用常规水分检测结果来预测储藏期间玉米穗品质的变化趋势。玉米水分与脂肪酸值的线性模拟更趋近实测值,而玉米的容重不随水分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辽北地区收获时节的玉米水分高,需经过烘干实现降水。烘干玉米在入仓、安全储藏、防治虫害等过程中,针对辽北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在各个阶段合理运用系列储粮技术,有效控制粮温缓慢、均匀升降,防止粮堆发热、结露和虫害的发生,实现科学储粮。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收纳粮库和大农户高水分玉米储藏问题突出,主要是储藏装具和技术工艺落后,造成玉米数量损失严重,玉米霉变率高,储粮质量品质也达不到国家标准,玉米产后经济效益低。新型组挂式粮食干燥仓为大小可调的组合式钢网结构仓,能有效通过自然通风、机械翻倒的干燥工艺,安全保质储藏高水分玉米;并且在外温20℃左右时,机械倒粮3~4次,可以将高水分玉米水分降低到14%的安全水分;能耗低,费用少,确保农户粮食产后收益,保障储粮质量、数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农户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其储藏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东部地区,以农户储藏的玉米穗为研究对象,选择原始储粮方式和示范储粮技术2种仓型,开展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储粮损失研究。定期测定玉米穗储藏期间的玉米粒、玉米芯的水分及玉米粒的脂肪酸值、不完善粒、容重指标,研究和分析玉米穗储藏期间霉变指标、鼠害损失、品质变化等情况。并首次提出利用玉米出籽率计量玉米穗鼠害损失的测量方法。经对比试验验证,传统储粮仓鼠害损失为10%~20%,示范储粮仓型可有效避免鼠害带来的储粮损失,同时避免因鼠害而引起的粮食霉变以及品质的劣变。对农户科学储粮试验研究,新型农户科学储粮装备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涛 《食品工业》2022,(7):247-249
玉米品种有着呼吸强度大、不耐高温、易滋生霉菌、易感染害虫、易破碎等储藏特性,从本质上决定着安全储藏性能不稳定。进口玉米在质量品质方面与国产玉米存在较大差异,如管理不当,仓储保管环节会面临较大压力,还容易引起储存周期内的安全储粮事故。针对与国产玉米差异较大的水分、杂质、不完善粒及脂肪酸值等指标,采取进口玉米入库及储存过程中的过筛、防自动分级、加大检查密度、降水降温通风、害虫防治、仓内温度控制等管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进口玉米的储藏稳定性,达到GB/T 29890—201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储藏要求,有效地防止进口玉米安全储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玉米储藏主要危害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储粮真茵孢子计数法,对不同含水量的玉米在储藏期间,主要危害真菌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将新玉米清理、除杂后,采用喷雾法将水分调至14%、15%、16%、17%、18%五个梯度,于30℃恒温恒湿箱中储藏,定期取样,检测孢子数、水分、温度等指标,实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玉米储藏危害真菌以灰绿曲霉和白曲霉为主;在水分16%下,以灰绿曲霉生长为主,随着水分和储藏时间增加,与其危害程度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水分17%、18%时,以白曲霉生长为主,其对储粮的危害与储藏时间和水分有明显的相关性;两种曲霉具有典型的储粮真茵生长特征,即孢子-菌丝-孢子,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孢子呈动态上升趋势,与玉米危害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北方玉米调往南方储藏时,容易发热、霉变、生虫。安全储藏玉米的关键是要控制玉米的入库水分和温度,储藏时要通风,降温降水,低温密闭并进行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对于冬季入仓的高水分玉米,通过冷却、通风降水和环流熏蒸等作业环节,降低玉米的温度与水分、抑霉菌杀虫和提高储藏稳定性等措施,解决了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小麦储藏安全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储粮安全水分、真菌生长临界水分、储粮水分迁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常规条件下,储粮安全水分(MC)与真菌生长临界水分(mc)和储粮中水分迁移最大增量值(Δmc)有关,当MC+Δmc≤mc时,储粮是安全的,否则,是不安全的。并由此可得出储粮安全水分临界值MC=mc-Δmc。通过这个理论计算公式,以我国北方小麦储藏为例,进行了我国北方小麦储藏安全水分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真菌生长临界水分为14.0%,水分迁移最大增量值为1.0%,我国北方小麦储藏安全水分临界值在13.0%左右。  相似文献   

11.
余昆 《西部粮油科技》2010,(6):81-83,94
我国各地区气候、仓房设施、储粮技术等储粮环境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粮食储藏安全水分也不相同。在粮食储藏工作中,用查表法、计算法和图解法3种方法均可确定当地或某一仓房储藏粮食的安全水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在东北平原开展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项(2004BA520A17—03)的调研,针对目前农户玉米储藏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农村储粮技术优化集成、农户储粮推荐装具,对提高我国东北农村储粮整体水平,丰产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入库后高水分粮食除组织人力、物力晾晒外,通常采用气调储藏、化学保藏等方法,使高水分粮食得以安全储藏.采用机械烘干、机械通风、去湿处理等方法达到降水的目的.中央储备粮安阳直属库对高大平房仓进行隔热保温处理,利用安阳地区冬季气温在5℃以下的有利条件,储藏含水分13.6%的小麦,试验证明低温储粮,水分一直保持在13.6%左右,避免了经济损失,减少了储藏费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并且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储藏,整仓环流结合压盖储粮技术对东北地区偏高水分稻谷度夏储藏期间(180 d)的粮温、水分、储藏品质、种用品质和糊化品质进行对比分析。在检测期间,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技术比常规储藏表层粮温低25.8%。整仓环流结合压盖储藏下储粮水分为14.77%,比常规储藏高0.41%。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方式下脂肪酸值为18.66 mgKOH/100g,比常规储藏低4.86 mgKOH/100g。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方式下发芽率为94%。糊化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整仓环流结合压盖方式储藏的稻谷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在东北地区采用整仓环流结合压盖储粮技术储藏偏高水分稻谷能够有效控制粮温,提高粮食的保水率,滞后脂肪酸的上升速率,保证稻谷品质。  相似文献   

15.
1 农村储粮损失状况由于我国农村储粮条件差,加上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储粮损失巨大。1984~1985年,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原名商业部四川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对全国8个省17个县70个乡的农村储粮情况进行了详实的调研,撰写了约4万字的《农村储粮  相似文献   

16.
粮食水分与温度对粮食的安全储藏至关重要,低温低水分对粮食的安全储藏及品质保持十分有利。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通风降温与通风降水同时进行。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买方市场形成,粮食水分的增扣价制度实际上很难执行。粮食收储企业由于通风降水储粮而造成过大的水分减量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通过我们对铜川、延安、榆林23个基层库、站实际调查发现,粮食在干燥寒冷条件下进行通风,造成粮食入库水分迅速下降,产生以下问题:1)粮食水分减量过多,企业经济效益受影响大。存放仅2~3年的国储粮,水分普遍从12%~14…  相似文献   

17.
稻谷储藏过程中其品质的变化深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因素包括温度、水分、空气比例以及虫害和微生物等,尤其是在储粮温度较高且稻谷水分偏大的条件下,稻谷霉菌生长较快,导致稻谷品质下降。综述储粮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以及稻谷储藏期间储粮害虫和有害微生物和对稻谷的危害,讨论现有的稻谷储藏技术以及新型储粮技术的研究,目前低温储粮、气调储粮、利用CO2法检测稻谷霉菌以及天然防霉剂的研发等新型技术的开发为我国稻谷的安全储藏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保障,只是一些新型技术对粮仓的要求较高,实现全国性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粮食降水通风对粮温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粮温不低于15度才能达到通风降水的效果,在制定通风方案时为了达到理想的通风降水效果,把气温定到15度以上方可开机通风。而粮温过高又不利于储粮安全。既考虑玉米的降水问题,还要考虑粮温过高影响储粮安全存储和储粮品质下降等问题。冬季气温低有利储粮通风降温,对储粮降水通风效果不明显。夏季气温高有利于降水通风,可玉米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其脂肪酸值就会上升影响它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玉米通风降水,只有选择气温不高,还能满足降水要求的春季进行通风降水。  相似文献   

19.
对玉米储藏水分和温度的变化与真菌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1种玉米储藏真菌危害早期预测的方法。将水分为12.2%、12.9%、13.5%、13.9%、14.7%、15.7%的玉米样品分别置于10、15、20、25、30、35℃6个温度下储存180 d,每10 d取样检测真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2.2%水分玉米在6个实验温度下未检出真菌生长。12.9%水分玉米在30℃和35℃高温条件下储藏半年,储藏后期有少量真菌检出,但对储藏品质影响较小,基本可保证储藏安全。13.5%水分的玉米在25℃及以下和13.9%水分玉米在20℃条件下储藏半年是安全的。14.7%和15.7%水分玉米在20℃及以上储藏均有真菌生长检出,水分越升高,真菌生长逐渐加快。15℃以下低温储藏对真菌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不同水分玉米的储藏温度与真菌生长起始时间进行了幂函数拟合,得到了玉米储藏水分、温度与真菌起始生长时间的预测关系曲线,通过此曲线可对高水分玉米短期安全储藏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总结长期从事粮食储藏工作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就我国的粮食储藏工作和储粮技术,从发展趋势、指导思想、储粮条件、仓房建设、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综合储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气调熏蒸、储粮研究、农村储粮等十二个方面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具体意见。对我国现阶段粮食储藏工作有着较好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