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文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是水资源得以良好运行的有效保证,是鄱阳湖水资源调配优化的重要基础,是促进鄱阳湖人水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水文化发展需要人们重新认识鄱阳湖生态建设人水关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价值理念必然反映水文化。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正式启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第一批共45个县(市)污水处理厂同时开工,将于2009年9月30日前竣工并投入运行。据测算,江西省80个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营后,按照70%的污水处理率,每年可以减少COD排放量6.3万t,减少BOD排放量4万t,这将大大改善整个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技术等级结构以四级和等外公路为主的现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网适应性"进行研究.运用DEA方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地区DEA相对有效性,从中揭示各地区公路网建设的存在问题,并由此提出改进措施,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熊新农 《人民长江》2016,47(7):14-17
近年来,三峡水库蓄水运行、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鄱阳湖的环境保护。从湖区建设、九江工业项目建设和水源环境保护3个方面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展问题,分析了鄱阳湖水利、交通工程建设的利弊,提出了因地制宜分块分时堤坝建设、北湖建桥、南湖设岛的设想。建议将九江工业项目建设的重点放在湖口或彭泽地区,流入鄱阳湖的5条江河采用逐级分段包干责任制的方式加强水源地环境治理。最后,提出了通过综合治理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在阐述构建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内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建立流域协调统筹规划,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斑块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4项景观格局指数,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从景观和像元层面探索了1995~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面积呈现波浪状增长,其内部湿地类型变化较剧烈;②4项景观格局指数均表明研究区湿地呈越加破碎的变化趋势:③MSPA的分析结果与景观格局指数相一致,研究区湿地以"核心区"形态为主。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景观破碎化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土地合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西省各市的相关生态化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Yaaph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鄱阳湖区生态化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宜春市和鹰潭市进行了生态化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水平趋于平稳;2006~2010年,南昌市生态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发展较好;2006~2008年间景德镇市、鹰潭市、宜春市生态化水平较好,2008~2010年间呈现下降的趋势;上饶市的生态化总体水平在2006~2010年间先上升后下降。针对各市环境、经济、社会等生态化评价因子的现状和差异,讨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整体水平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定性分析的方法,概述其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开发历史久强度高、工业化步入中期阶段、城镇化不断加速、立体交通网络形成等现状特征,站在全区的高度提出一湖双核四轴两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总格局.同时基于Arc-GIS平台和SPSS 17.0统计软件,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选取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综合分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兼顾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和各县(市、区)交通通达度,综合划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并依据其圈层结构特点和功能定位,提出各分区的核心产业以及主导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利水电快报》2009,30(12):31-31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人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结合江西省情,及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实践,就如何创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博士后培养理念和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为契机,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区古村落水文化传播的内容,探讨古村落水文化传播困境及途径,对该地区当中古村落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总体战略将对区域以及周边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进行宏观规划和全面权衡.采用SWOT方法,对南昌县交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背景下南昌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提出南昌县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选择SO增长型战略,强化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她连长江汇诸水,纳江西省赣、抚、信、修、饶五大河流,流域面积16.27万余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360多亿立方米,水域广达5100余平方公里,位居全国淡水湖之冠,为国人乃至世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着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重庆市委和市政府采纳了市政协的建议,已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列入了重庆市委和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发展纲要”。随着三峡大坝的不断上升和二期移民的推进,尽快启动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刻不容缓。 一、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内涵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指的是立足于库区的资源实际,采取有效举措,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加快经济发展,使库区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定经济区域。 坚持发展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题。移民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从现状看,库区县建国以来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基础仍然非常薄弱。经济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益差,严重制约着这里的经济发展。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这个主题不放松,理应成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内核。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内在要求。人类社会已进人21世纪,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库区江水流速减缓,自净能力下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加之,我国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忠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农村移民任务十分繁重,涉及12个乡镇、129个村、659个社,需搬迁安置4.1万人。顺利完成农村移民安置任务的关键是管好用好移民资金,因此,我们在农村移民资金的管理上,实行“五公开”制度,即移民资金公开、移民对象公开、补偿标准公开、安置去向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实践证明,乡镇、村社移民工作实行“五公开”制,是确保移民资金合理使用,农村移民安置工作出成果的有效方法,同时,“五公开”增加了移民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移民的种种疑虑。目前,忠县农村移民安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2…  相似文献   

17.
18.
陈启兴 《江西水利科技》2011,37(4):238-240,260
本文介绍了水利与生态、鄱阳湖与长江及流域内五河的关系,分析了鄱阳湖水情变化对鄱阳湖湿地、候鸟栖息、鱼类及江豚保育等生态问题的影响,认为科学调配鄱阳湖水资源是解决鄱阳湖生态问题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9.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河湖遍布,人杰地灵,美丽富饶的绍兴是历史时期水利的产物.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作,绍兴人民已将"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管子·水地>第三十九)的沼泽之地改造成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20.
以江西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分析挖掘鄱阳湖流域水文化内涵及类型,因地制宜探究鄱阳湖流域水文化传播策略,有利于推动构建以主要河湖水系为主体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打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