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无溶剂体系酶促合成甘油中碳酸偏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中碳酸转化率的大小,对5种不同来源的固定化脂肪酶筛选,其中固定化脂肪酶SSW的酶催化转化率最高,辛酸和癸酸转化率分别为91.5%和93.5%,对脂肪酶SSW酶促合成甘油辛酸偏酯的反应条件优化,适宜反应条件为:敞口反应器中反应温度55℃,每克酸加酶量100U/g,辛酸/甘油投料摩尔比1:1.1,甘油初始加水量4%(质量分数),实验范围内中碳酸品种树脂肪酶SSW不显示基质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橄榄油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对橄榄油的催化水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5 5℃、pH为 8 2的条件下 ,固定化脂肪酶活性最高。底物浓度体积分数高达 5 7%时 ,仍无抑制。适宜的搅拌速度是 4 0 0~4 5 0r/min。在上述条件下 ,固定化脂肪酶间歇水解橄揽油 ,重复使用 10次水解率从 96 5 %降至 5 3 0 %。  相似文献   

3.
硅胶吸附甘油在酶法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硅胶吸附甘油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硅胶种类,加入时间,脂肪酶加入量,体系水含量,反应温度等对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开始时加入与大豆油质量比为1∶13.3的硅胶,加入油重1%的水,在40℃反应4批次96 h,转化率平均提高9%,使用硅胶吸附甘油能提高酶法转酯化率和延长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对硅胶吸附甘油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硅胶种类,加入时间,脂肪酶加入量,体系水含量,反应温度等对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开始时加入与大豆油质量比为1∶13.3的硅胶,加入油重1%的水,在40℃反应4批次96 h,转化率平均提高9%,使用硅胶吸附甘油能提高酶法转酯化率和延长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以表面复合修饰的纳米超顺磁性Fe_3O_4颗粒聚集体为载体固定胰脂肪酶,比较分析固定化脂肪酶的固载效能及酶学特性,研究了固定化及游离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不同环境下的操作稳定性等应用特性及基本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脂肪酶质量浓度为4.01 mg/mL时具有最大的固载酶量0.72 mg/10 mg,固定化脂肪酶最适作用pH为6,最适温度35℃,与游离脂肪酶相比,对酸性环境pH的变化更敏感,但具有更广泛的温度耐受性。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水解Lineweaver-Burk曲线线性相关,米氏常数K_m值为9.65 g/mL,远高于游离脂肪酶,亲和性弱于游离脂肪酶。固定化脂肪酶重复催化反应7次,相对酶活力仍剩余51.6%,半衰期为6.2次,重复操作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生物工程与油脂工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外近十年来生物工程在油脂加工的应用和前景,这对我国油脂生物精炼、酶促水解、生物脂交换以及生物合成特殊脂肪酸油脂,发酵法生产甘油等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外近十年来生物工程在油脂加工的应用和前景,这对我国油脂生物精炼、酶促水解、生物脂交换以及生物合成特殊脂肪酸油脂,发酵法生产甘油等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花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是制备亚油酸乙酯的一种良好原料。通过考察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红花油乙醇醇解反应从而优化酶的催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室自制固定化脂肪酶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溶剂、醇油添加比和温度等因素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红花油乙醇醇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酶催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在石油醚溶剂反应体系中(红花油和乙醇体积比4∶1)反应18 h,醇解转化率达到98.8%。经气质联用分析,酶催化产物中亚油酸乙酯相对质量分数为68.5%。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生物工程在油脂开发和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油脂资源开发;酶法制油,酶法酯交换,酶法水解,酶法加氢,微生物脂肪酶用来改善乳脂风味;运用遗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油脂和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10.
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的脂肪酶的固定化。并确定了固定化脂肪酶的条件,如载体、有机溶剂、初水量等。固定化脂肪酶的回收率达到48.30%且稳定性好,其半衰期为360h。  相似文献   

11.
几种非传统食用油脂甘三酯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花油、党参籽油、橄榄油、卡诺拉油和羊脂等五种油脂在我国的习俗上还很少作为食用,了解不多.对其进行甘三酯结构的研究将有助对该油脂等的充分利用.本文采用胰脂酶水解方法,以1,3—随机—2—随机分布假说计算其甘三酯组份,并以银离子薄层色谱法(俗称A_g~+—TLC)分离的情况作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从影响微生物油脂合成的重要因素、微生物油脂的制备、微生物油脂的定性分析、产品的理化指标和质量指标及利用微生物生产功能性油脂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微生物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油脂氢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油脂氢化的起源、氢化油的原料、氢化的目的和意义、氢化的方式及检验氢化效果的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讨论了氢化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指出氢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是由单元体金属向多元体金属、由贵金属向贱金属、由多相化向均相化过渡;第三部分介绍了氢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主要介绍了streitwiser及艾宏韬等人提出的氢化反应模型,也介绍氢化选择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第四部分介绍了氢化工艺操作由搅拌式向循环式发展,并由液相循环发展成为气相循环;第五部分介绍了影响氢化的其他一些因素,包括原料油的品质、净化程度及外界非金属单质的混入对氢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油脂氢化理论为基础 ,导出油脂氢化反应中碘值变化的理论公式 .该式概括了已有的经验公式 ,可从理论上阐明各经验参数的物理意义 ,并可解释现有的经验规律 ;实验验证了理论公式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相一致 ;提供了检测油脂氢化催化剂氢化活性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甘三酯中脂肪酸分布的假说很多,各种假说都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一类或几类油脂具有使用意义,对于其它类油脂则没有通用性。R—分布仅适用于低芥酸莱油,利用它可直接由其脂肪酸组成计算甘三酯中脂肪酸的分布及甘三酯的组份,并证实对于低芥酸菜油,R—分布比其它类似分布假设的准确性更好。 国内低芥酸品种正处在发展阶段,R—分布能有效地应用于国产低芥酸菜油,为快速了解其甘三酯结构的信息提供了一条方便的途径,从而代替了复杂的胰脂酶水解的分析过程,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油脂的传统氢化机理和电化学催化氢化机理 ,比较了传统氢化工艺和电化学催化氢化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络合催化加氢的重要意义,对近年来络合催化加氢在工业上的应用试验和有关研究做了综述.介绍了对均相催化剂进行固载化的方法,并重点对油脂均相氢化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当今世界脂肪酶酶促油脂改性的应用范围、发展状况和前景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论述了食用油脂的劣化现象、油脂自动氧化的机理、影响油脂劣化的因素、油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油脂氧化程度的测定方法、油脂劣化的防止措施及开展迷迭香天然食用抗氧化剂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