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豆田后茬作物对金豆残留的药害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春艳  陈铁保  王宇  孙宝宏 《农药》2000,39(8):31-33
1996~1999年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田使用不同剂量的金豆12个月和24个月后,小麦、玉米、油菜、甜菜、白菜等作物对土壤中残留的金豆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低剂量(40,60ga.i./hm^2)下,施药后12个月对小麦、玉米、油极、甜菜和白菜等作物的出苗、生长和产量均无明显影响。80、120ga.i./hm^2高剂量施药12个月,小麦无明显药害症状,油菜和甜菜的株高、株鲜重和产量均不低于不施药  相似文献   

2.
氟磺胺草醚不同使用方法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清  孔祥森  郭永霞 《农药》2007,46(4):283-285
氟磺胺草醚具有叶片和土壤处理杀草活性,但不同使用方法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有所不同,为合理使用氟磺胺草醚,试验采用土壤处理和叶片处理两种方法研究氟磺胺草醚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25%氟磺胺草醚AS大豆田土壤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茎叶处理,对大豆安全,建议在大豆田氟磺胺草醚以土壤处理为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氟磺胺草醚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克  吉明锁 《农药》1995,34(11):18-19
本文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LC-ODS色谱柱,以水和甲醇为流动相,在230纳米下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氟磺胺草醚的方法,六次重复测定氟磺胺草醚的标准偏差为0.32,变异系数为0.35%。  相似文献   

4.
对氟磺胺草醚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间羟基苯甲酸、3,4-二氯三氟甲苯、甲基磺酰胺为主要原料,通过选择合适反应溶剂使硝化反应与酰胺化反应连续进行,获得较好效果,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氟磺胺草醚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峰  姚宝玉 《农药》1997,36(7):28-29
氟磺胺草醚大鼠经口LD50为3160毫克/公斤(雄),2870毫克/公斤(雌):小鼠经口LD50 4220毫克/公斤(雄),4300毫克/公斤(雌);大鼠经皮LD50〈4640毫克/公斤,对家兔眼粘膜、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Ames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亚琳  石艳玲  陈凡立  郑伟  张银新 《辽宁化工》2010,39(7):716-718,742
氟磺胺草醚废水是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氯甲烷、二甲亚砜、氯苯等物质。采用吸附的方法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吸附后COD的去除率高达78%,吸附过程主要考察了吸附时间、活性炭种类、活性炭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多组数据控制参数找出最佳运行参数。在最佳状态下进行电解,考察电解时间对废水生化性的影响,找出最佳预处理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药害新进展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年来除草剂2,4-滴类、烟嘧磺隆对当茬作物药害.二氯喹啉酸、烟嘧磺隆残留药害,2,4-滴丁酯、异哑草松等飘移药害比较突出,常与除草剂药害症状混淆的肥害、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其他如杀菌剂、杀虫剂、栽培措施等应与除草剂加以区别,并应引起重视.解决方法是改进使用技术,限制长残留除草剂使用范围和用量,选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剂缓解药害.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间甲苯酚和3,4-二氯三氟甲苯为原料合成氟磺胺草醚.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缩合反应,硝化反应,酰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反应结果,总收率可达82.7%,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强  李彦龙  周丽平  雷艳  刘涛 《辽宁化工》2013,42(4):383-385
在传统氟磺胺草醚合成路线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硝化、胺化工序工艺条件,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原料和能源消耗,减少了腐蚀性气体的排放,提高了氟磺胺草醚原药的含量和收率,进而大幅降低了氟磺胺草醚原药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除草剂造成作物的药害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少泉 《现代农药》2006,5(4):1-4,12
我国除草剂大量应用已近50年,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经常发生作物药害,从而成为制定杂草治理措施的关键所在。根据农业实践,论述了作物药害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如正确的除草剂使用方法、限制与禁用长残留性除草剂、使用增效剂以及作物轮作、适宜的耕作与栽培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陆阳  董超宇  李春仁  陶京朝  马力 《山西化工》2007,27(1):15-17,39
以间羟基苯甲酸和3,4-二氯三氟甲苯为起始原料,经过醚化、硝化和酰化三步反应合成虎威(氟黄胺草醚)。研究了虎威的合成工艺。试验表明,当温度为75℃~80℃、反应时间为3.5h~4.5h、摩尔比为n(三氟羧草醚):n(甲基磺酰胺):n(三氯氧磷)=1:1.03:1.62时,产品收率可达91.7%。对合成的氟磺胺草醚经过精制处理,其纯度为98.5%。该生产工艺可以降低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乙羧氟草醚与氟磺胺草醚混配的一种微乳剂,简述了配制方法、质量指及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微乳剂药效好、成本低、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16%精喹·氟磺胺草醚乳油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乙腈和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在254 nm波长下,对精喹禾灵和氟磺胺草醚同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氟磺胺草醚的变异系数为1.47%,平均回收率为99.8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精喹禾灵的变异系数为0.71%,平均回收率为100.2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线性关系良好,具有分离效果好、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含量氟磺胺草醚原药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承艳 《农药》2006,45(2):99-101
讨论了高含量氟磺胺草醚原药的合成方法,对关键的硝化与酰化工艺进行了探讨,使其在较低生产成本下合成98%以上的氟磺胺草醚原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北地区常见除草剂药害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波  关成宏  王险峰  谢丽华 《农药》2006,45(6):368-373
我国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繁,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除草剂使用技术落后,喷雾器械不标准及使用技术不规范。应加强农药管理。注重除草剂安全性评价,对不安全的除草剂及长残留除草剂如有替代品种取消注册登记,对无替代品种限制使用;制定喷雾器械质量标准及使用技术规范;首先系统地培训技术队伍,普及规范的化学除草技术,利用内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  相似文献   

16.
18%氟磺胺·精喹禾·异噁松乳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种18%氟磺胺.精喹禾.异噁松乳油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精喹禾灵、异噁草松、氟磺胺草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72%、1.46%、0.6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0%、98.88%、98.98%,标准偏差小于0.25。  相似文献   

17.
采用ODS-C18反相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对试样中氟磺胺草醚和异恶草松含量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氟磺胺草醚和异恶草松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32 min和3.68 min;变异系数分别为0.76%和0.92%;回收率分别为99.0%~101.0%和99.3%~100.3%;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 950和0.9 966。  相似文献   

18.
新制剂18%氟磺胺·咪乙烟·异松EC,在温度26.6℃、空气相对湿度48%的条件下,喷液量100L/hm2以下,4个剂量处理对鸭跖草鲜重防效分别为94.4%、94.4%、100%、97%,比常规施药防效好且使用方便、药效稳定、安全性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意义重大,同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为解决难治杂草开辟了新途径和创制了新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