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组分共聚酯纤维的碱减量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组分共聚酯在催化剂存在下的碱处理以及碱处理条件如温度、碱浓度和碱处理时间与纤维减量率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纤维表面形态,研究结果对多组分共聚酯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多组分共聚酯在催化剂存在下的碱处理以及碱处理条件如温度、碱浓度和碱处理时间与纤维减量率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纤维表面形态,研究结果对多组分共聚酯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计算机影像法,观察了分析经不同条件下碱煮后的苎麻纤维横截面形态和纤维细度,得出影像分析细度值与残胶率相互对应的结论,并探讨了碱煮后纤维之间胶质的去除程度和纤维的分散情况,以及纤维机械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大麻纤维脱胶主要工艺参数与纤维分裂度关系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不同的脱胶温度、碱用量条件下对大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测试了脱胶后纤维的分裂度。利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脱胶温度、碱用量与分裂度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一定脱胶条件下大麻纤维分裂度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误差为±0.49。确定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大麻纤维脱胶工艺条件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脱胶温度、碱用量条件下对大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测试了脱胶后纤维的分裂度。利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脱胶温度、碱用量与分裂度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一定脱胶条件下大麻纤维分裂度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误差为±0.49。确定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大麻纤维脱胶工艺条件的筛选。  相似文献   

6.
论述经过碱处理或烷基化变性处理的苎麻纤维阳离子化的工艺及阳离子化苎麻织物应用活性、酸性染料染色的优点。阳离子化苎麻经活性、酸性染料染色后与普通麻比较,提高了上染率,达到了省时、省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碱及等离子体处理对木棉纤维力学性能和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碱处理后木棉纤维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纤维断裂强力提高了0.5~4 cN,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8%~40%,吸水倍率提高了1.5倍;在板间距为3 mm的真空条件下用等离子体处理20 s后,木棉纤维的吸水倍率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碱对细旦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的影响方面,探讨细旦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色的可行性,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染色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9.
以沙果为原料,采用酶-化学法研究了原料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从糖化酶加酶量、酶解时间、碱解pH、碱解温度和碱解时间筛选出影响显著的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沙果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沙果中IDF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酶量为0.6%(g/g),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90 min,碱解pH为10,碱解温度为50℃,碱解时间为90 min.  相似文献   

10.
细旦涤纶织物的碱性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碱对细旦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的影响方面,探讨细旦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色的可行性,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染色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纤维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的特性进行了比较,阐明纤维活性炭在粘胶纤维生产废气治理中的优越性、应用及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理论并结合试验结果对钢纤维混凝土排水管的受力性能和它能达到的力学指标进行分析,并与素混凝土排水管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力学性能比较,以明确发展钢纤维混凝土排水管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纤维含量是影响玻璃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比试验,测定了不同纤维含量情况下玻璃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指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纤维含量对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玻璃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为玻璃纤维混凝土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结晶性极好的成纤高聚物等规聚丙烯为例,对其熔融纺丝中结构的形成进行了讨论,对纤维成形过程中结晶结构与卷绕张应力、平均分子量、纤维性能的关系等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铸态硅酸铝短纤维/ZL109复合材料与ZL109合金的机械性能,磨损性能及摩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硅酸铝短纤维的加入,使抗拉强度提高45%到1倍以上,抗压强度提高50%到1倍以上,磨损性能提高,摩擦系数下降,且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性能也随着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中纤维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随机数学和体视学原理,建立了纤维分布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纤维动态转移过程,编制钢纤维分布细观几何参数的动态实测计算机系统,研究了纤维分布的细观几何参数和细观机理,模拟纤维三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的分布确实是随机的且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纤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合成了几种不同组成的嵌段聚醚酯,用作抗静电改性剂与聚酰胺-6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和可纺性,在普通螺杆纺丝机上纺丝,初生纤维经拉伸得到了成品丝;选出了合适的共混改性剂的组成和用量,得到了基体-原纤型结构形态的纤维。测试结果表明:纤维的力学性能与纯锦纶-6基本相同;回潮率明显提高;体积比电阻为10~9~10~(10)Ω·cm,比纯锦纶-6下降2~3个数量级;静电衰减半衰期为1.5s,仅为纯锦纶-6的1/40左右;经5~2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热分解型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简称DCP)为引发剂,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溶胀剂、浸渍时间、浸渍温度对尼龙-66纤维化学交联反应的影响。通过测定交联后纤维溶解性能的变化,确定纤维交联反应的程度:通过对纤维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广角衍射强度以及强伸度的测定,进一步阐明了化学交联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钢-碳纤维组成的混合体系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通常的工艺过程,由于碳纤维的不充分分散而对复合材料结构产生损害,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降低。因此,特采用以均匀分散碳纤维为目的的“两阶段”搅拌工艺。纤维分散性的改善,使两种不同的纤维的作用得到发挥,从而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纤维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聚乳酸纤维产品的研究开发现状,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生产及性能,结合纤维性能的特点,总结出开发服用聚乳酸纤维产品的工艺要点在于:纺纱中要提高纱线的抱合性,染整中应选择合适的染料及严格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