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对低碳铝镇静钢冷轧板的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缺陷主要是由高硬度、难变形的Al2O3夹杂引起的。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现场情况预测了Al2O3夹杂来源,并提出了低碳铝镇静钢冷轧板表面质量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冷轧板表面线状缺陷的形貌特征,将冷轧板表面线状缺陷分为三类,分别为“线状起皮”、“黑线”、“亮线”。通过对各类线状缺陷的分析,得出了线状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线状起皮”和“黑线”是由连铸坯表面皮下夹渣引起的。“亮线”则是由于轧制辊印、钢板表面花纹不同、连铸坯表面微裂纹、连铸坯皮下夹渣、热轧轧破的连铸坯皮下气泡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研究CSP生产IF钢冷轧板表面线状缺陷,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线状缺陷呈黑色细线状,长度均在100 mm上下,宽度为0.5~1.0 mm,缺陷处存在大量夹杂物,主要为Ca、Si的氧化物,同时含有较高的Na、K、Mg和Al等元素。线状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结晶器卷渣。  相似文献   

4.
针对40mm厚的铅合金构件质量检测,设计了不同深度的平底孔试块:Φ1mm、Φ2mm和Φ4mm。在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优选了超声换能器参数,采用不同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对缺陷检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铅合金构件的超声波检测频率不宜高于5MHz,在现有技术下,可以明显检出构件内部Φ2mm平底孔当量的缺陷,且超声相控阵技术缺陷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检测方法,但也只能检出30mm深度范围内的Φ1mm平底孔缺陷。  相似文献   

5.
对近期出现的冷轧板表面条痕状和点状缺陷进行分析,确定冷轧生产时道次轧制力不合理,原材料成分、塑性不均匀是导致产生缺陷的原因。降低轧制力、增加退火次数可减少缺陷。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不锈钢生产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对J4热轧板卷边裂、J4冷轧板卷边裂、06Cr19Ni10酸洗板面缺陷、06Cr13冷轧板面暗带和06Cr19Ni10焊管开裂五种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规格为φ127mm×9mm的20钢加热炉炉管发生爆裂的事故,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测、金相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炉管爆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炉管爆裂失效为炉管表面的折叠缺陷所致;炉管穿孔成形时产生的折叠缺陷使炉管表面形成应力集中,减小了炉管的有效承压壁厚.  相似文献   

8.
 冷轧板最主要的质量问题就是表面缺陷,亮带缺陷是目前首钢冷轧板最为常见的表面问题。通过研究不同亮带表面缺陷形貌及亮带处缺陷形貌、发生规律、元素构成、以及全流程缺陷的遗传性,分析了首钢冷轧亮带缺陷的主要原因,包括连铸坯皮下夹渣、皮下气泡、氧化铁皮压入以及辊印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靳小林  张军  梁木林 《铸造技术》2004,25(2):140-140
TP型风机用扩压器铸件,轮廓尺寸φ1985 mm×461 mm,外形似半喇叭形,最薄处壁厚30 mm,小口端最厚处壁厚150 mm,铸件表面全加工,铸件质量为853 kg,材质为HT250,要求无缩孔、气孔、裂纹和夹渣等缺陷.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碳钢薄板氧-乙炔火焰手工气割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了影响薄板气割质量的氧气纯度、预热火焰的性质及能率、氧气压力、切割速度、割嘴到工件表面的距离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薄板气割时,氧气压力在0.2~0.25MPa之间、纯度应大于98.5%,预热火焰选取轻微的碳化焰及相对较大的能率,焊矩的后倾角在30°~45°之间随着板厚的减小而增加,切割速度较快,割嘴到工件表面的距离为10~15mm时缺陷不易产生,切割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本钢冷轧板产生的起皮缺陷问题,通过现场取样、宏观分析以及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起皮缺陷部位进行了微观观察和元素定性分析,探讨了起皮缺陷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措施。结果表明,冷轧板表面起皮缺陷是由夹杂物引起的,主要是化学成分为Al2O3·SiO2·MgO·CaS·CaO复合型氧化物组成的颗粒带,推断可能来源于连铸过程中保护渣。通过调整相应的炼钢工艺可以减轻或消除此缺陷。  相似文献   

12.
针对5182铝合金冷轧后出现的白斑缺陷进行机理研究,采用白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手段对冷轧板带白斑缺陷与热轧板来料进行形貌表征与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白斑缺陷是冷轧和热轧工艺润滑不良共同作用的结果,热轧发生粘铝造成表面粗糙化并遗传到冷轧工序,在大压下率的冷轧过程中,因润滑不足而产生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进一步加剧金属粗糙化,造成表面失去光泽,宏观上形成表面白斑磨损缺陷。通过加强铝粉过滤并提高热精轧乳化液的浓度与冷轧轧制油的粘度,热轧板轧后表面未发现磨屑、粘着磨损以及裂纹等缺陷,冷轧铝带表面色泽均匀,未出现白斑缺陷。  相似文献   

13.
对高精度薄壁管材进行涡流探伤时,由于其壁厚很薄(目前壁厚最薄的产品已经达到了0.2mm),对产品表面的缺陷有了更高的检测要求。而单独使用穿过式探头进行涡流检测的方法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最佳方案是探头式及穿过式组合涡流检测方法。既弥补了穿过式检测线圈对长条形缺陷的漏检,又避免了探头式检测线圈对短缺陷的漏检。  相似文献   

14.
大型铝合金筒体铸件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筒体铸件采用ZL101A铝合金材料铸造,筒体总长1 410mm,直径为615mm,质量为223kg,铸件表面不能有夹渣、针孔、缩孔、缩松等缺陷,并且需要承受FS6气密性检验。该筒体铸件结构复杂,尺寸大,壁厚不均,铸造热节偏多,容易产生铸造缺陷。通过对大型铝合金筒体铸件的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地提高大型铝合金承压铸件检漏合格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2A97铝锂合金薄板的表面缺陷一直困扰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2A97H14铝锂合金薄板表面缺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的微缺陷仅存在于表层位置,不是夹杂物等冶金缺陷,也没有影响到金相组织;去除约0.01 mm厚的表层,可基本消除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选区激光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的成形表面质量,达到高质高效成形效果。方法采用380W功率的激光进行SLM成形,对比160μm大层厚和1000 mm/s以上高速率两种工艺组合,对表面及截面缺陷形成机理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其表面形貌、致密度、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等,探索316L高质高效打印成形的工艺方法。结果选区激光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主要有球化、搭接、熔池间未熔合的表面缺陷,截面具有气孔、球化、熔池间未熔合的缺陷。曝光时间对于大层厚成形截面质量影响最大,增加曝光时间会提高成形致密度;而较小的曝光时间和点距以及线间距更有利于高速率成形。在1000 mm/s高速率试验条件下,即曝光时间、点距、线间距分别为30μs、30μm、90μm时,试件致密度达到99.99%。结论高速率成形的截面质量通过工艺优化组合可达到高致密度,且通过表面重熔工艺改善表面效果明显,整体性能最优。大层厚参数打印成形虽可达到高致密度,但在表面质量方面与高速率成形参数存在较大差距。综合比较,高速率成形在保证较好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达到高致密度。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鞍钢生产的车轴方坯质量一直比较稳定,可是在1982年下半年一段时间中,各用户接二连三对车轴方坯锻造后产生端面开裂和小孔缺陷提出质量异议。220×220mm车轴方坯,炉罐号为8216080丙罐,发给齐齐哈尔车辆厂共59t。该厂切成108根轴料,经锻造后端面出现开裂和小孔缺陷的共49根,占总轴料数45%,占总轴料端面数20%。  相似文献   

18.
热轧钢板表面翘皮及线形条纹缺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热轧钢板表面翘皮和线形条纹缺陷的研究 ,认为此类缺陷是铸坯表层气泡造成的。对该类缺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推理 ,认为是铸坯表层气泡在轧制延伸过程中造成钢板分层并在表层逸出导致开裂形成翘皮。大多数情况下 ,这种分层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被压合 ,而线形条纹则是翘皮被压合后形成的两条边界。  相似文献   

19.
李岩  李聚宝  王建泽 《连铸》2015,34(1):57-60
针对304不锈钢冷轧板表面出现的短线状剥落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利用能谱仪对局部成分进行了点扫描和面扫描检测。结果表明,304冷轧板表面短线状剥落缺陷微观形貌呈“凹槽”状,凹槽边部与正常表面结合部位呈分层台阶式结构,凹槽边缘存在铁和铬的氧化物。结合试验结果和相关研究分析推断,短线状剥落缺陷主要是由于铸坯三角区中铬偏析造成局部铁素体含量过高,热轧变形过程中产生局部微裂纹发生氧化,氧化膜在冷轧过程中被压延变形,经酸洗后部分覆盖在氧化膜上的基体剥落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壳体铸件热处理转移时间进行试验,消除了表面裂纹缺陷.结果表明,针对形状复杂、壁厚不大的铝合金铸件,可适当延长转移时间,避免因温度差过大而产生的应力将铸件表面拉裂,降低热处理裂纹缺陷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