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礼仪大国,而在先秦,礼无酒不成。先秦饮酒是有基本程式的,主要有酬酢和醮两种方式。前者是宾主之间的“酌酒—劝酒”过程,而后者是尊者对卑者的祝福劝勉方式。在饮酒过程中,饮酒限度也有其原则,即“卒其度量不至于乱”。  相似文献   

2.
咂酒小考     
杜甫《造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云:“芦酒多还醉。”宋人庄倬《鸡肋编》说:“关右塞上(指今陕甘一带)人造(口替)酒,以笛管吸于瓶中。杜诗‘芦酒’盖谓此。”蔡梦弼《草堂诗笺》:“大观三年(宋徽宗,公元1109年)郭随出使虏,举芦酒问外使时立爱。立爱曰:‘芦酒黍谷酿成,可发醅,取不榨也,但力微,饮多则醉。’子美之言信验。” 宋人认为杜诗所言“芦酒”即是“咂酒”。“芦酒”、“(口替)酒”、“咂酒”。都是“咂酒”在唐代不同地域同一种酒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3.
人生醉不起     
“醉”,《辞海》谓之过分沉迷之意。一说“醉”,就少不了“酒”。有人做过统计,古人吟诗每五首肯定会有一句提到酒,每八首就有一处提到“醉”字,如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东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想来那时的文娱场所和文娱手段极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于是喜也饮酒,悲也饮酒,忙也饮酒,闲也饮酒。但我始终弄不明白的是那时酒的度数究竟是多少?仔细想想,反正横竖不能比今天高了,之所以如此,才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雅说,才有武松在景阳岗连饮十八碗的…  相似文献   

4.
馋出学问来     
梁实秋学问渊博,又是美食家,不过他也有弄不明白的时候。他在《熘黄菜》中说:“北京人常避讳说蛋字,因为它不雅,我也不知为什么不雅。‘不樨’、‘芙蓉’、‘鸡子儿’都是代用词”。1994年7月,我偶然在书店里见到《读书》月刊当年第6期6期有一篇《味外酸咸》的文章,文中有京人避讳说“蛋”的答案——北方因为太监  相似文献   

5.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古人称作“开门七件事”,此说源于宋,成于元。宋·吴自牧编撰的《梦梁录》说有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这是宋朝以前的说法。元朝时略去了“酒”,变成了“七件事”。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酋长”的“酋”字当“酒”字讲。这个“酋”字没有水,只有从酒瓶中冒出来的酒香气,所以我说,“酋”字更比“酒”字香。《说文解宇》日:“酋,绎酒也。从酉,水半见于上。”清人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时也说,“绎酒”就是“日久之酒”。可见“酋”就是“陈酒”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醉,《辞海》的解释是:“酒酣日醉。”也就是说,酒喝多了会醉。《辞海》还说:“沉迷也,沉酣也,谓之醉。”也就是说,对任何事物过分迷恋、过分酷爱,也会使人如醉如痴,欲罢不能。可见,醉,并不专指喝酒。在现实生活中,吸烟、喝茶过量,甚至暴饮暴食都会使人醉。总之,醉不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8.
武红旗 《烹调知识》2011,(11):20-21
有人说“酒是穿肠毒药”,此语虽道出了酒之危害,却也不尽然。“沉酒无度,醉以为常者,致疾败行,丧邦亡家,陨身亡命”,倒也确实,但少饮者却未必如此。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精御寒,消愁遣兴。”《本草新编》中也说:“酒,味苦,甘、辛、气大热,有毒。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说过一句话:“愤怒出诗人”。如果一个愤怒的诗人再喝上酒,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效应?大概就是醉吧!于是,我们在辛弃疾的词里,不仅常常看到酒字,而且到处看到醉字。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相似文献   

10.
观点     
《中国酒》2012,(10):32-33
"湘云醉语说酒令:‘泉香而酒冽,玉盛来琥珀光。’查一下中国酒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这琥珀色的酒便是黄酒了。由此,忽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湘云的酒令显然套用了李白的诗句。"——中国绍兴黄酒集团董事长傅建伟  相似文献   

11.
世人常把美酒与诗歌并提,因为“未有诗人而不爱酒者也;虽不能饮者,其诗中亦未尝无酒焉”(元·方回《瀛奎律髓序》).其实,酒与中国古典小说也很有缘份.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 有关酒的精彩描写随处可见,实为华夏酒文化宝库中一笔值得珍视的财富.名列中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的《水浒传》,不仅是一部卓立千古的文学杰作,也是一部多视角和多层面反映古代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其中,关于酒类、酒宴、酒礼、酒肆、酒旗、酒态、酒事、酒俗等的艺术描写几乎贯穿全书,美不胜收,成为阅读该书的读者所不可不留心的“文眼”.多的不说,仅回目与酒相关者便有“小霸王醉入金销帐”、“赤发鬼醉卧灵官殿”、“虔婆醉打唐牛儿”、“武松醉打蒋门神”、“杨雄醉骂潘巧云”、“活阎罗倒船偷御酒”,等等.据统计,《水浒传》里说到酒、饮酒、醉酒的有112回,描写醉态人物27次,提及的酒店达64家.这丰富的酒  相似文献   

12.
川芎小档案     
李军 《饮食科学》2008,(4):22-22
川芎既为妇科要药,又系治疗头痛良方,尤以疗理风寒、风热、气虚、血虚之头痛著称。《名医别录》中载述“川芎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故中医古训有“头痛必用川芎”之告诫。  相似文献   

13.
名酒谈古(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菊花酒(楚辞)中有‘’朝饮高山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歌颂。魏文帝曹丕在给钟绵的信中说:“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责。”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菊花不但可以食用,肯定了菊花的延年益寿的作用。晋人葛洪在(抱朴子)中说炼丹须要白菊汁。(风俗通》、(神仙传)、(言明山记)等书更神乎其神地说吃了菊花可以成仙,可见人们对菊花作用的估价已达到何等程度。明王象晋(群芳话则指出,三月采菊苗,六月采菊叶,九月采菊花,腊月来菊根,碾之为本,和以蜂蜜制丸,用酒服用,可以返老还童。古人对菊花的…  相似文献   

14.
考辣椒     
陈柏青 《四川烹饪》2006,(11):27-27
辣椒(海椒),无疑是川菜的“当家小生”,有人说:没有辣椒.断无“川菜”。辣椒.大多以为是“舶来品”,连权威工具书《辞海》也说是“原产南美洲热带,我国普遍栽种。”那么四川有无“原产”呢?《四川客家人和客家文化》一书中如是说:“辣椒原产于墨西哥.约在明代传入中国南部诸省.如广东、广西。清前期的移民入川.粤人将辣椒‘二金条’引入蜀中备受欢迎.而广种之,而川人在加了一个‘海’字,称之为‘海椒’,相传至今。”  相似文献   

15.
谈“醉”     
“醉”字从酉,原意是指醉酒,“酒酣曰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醉”的含义也逐渐扩大了,凡属迷恋不舍的都可称为“醉”,“心耽曰醉”,就不一定限于酒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不过我现在谈的,仍是醉酒。  相似文献   

16.
正在《名贤集》里有这么一句话,叫作"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这就告诫人们,美酒虽美,但要适量。饮酒适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都知道,酒里含有酒精、杂醇油、醛类物质等成分,饮酒过量对于身体不利,但在美酒里还有一种物质也应该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李时珍论酒,总离不开药,离不开诊疗治病。他说:“酒有秫、黍、粳、糯、粟、曲、蜜、葡萄等色。凡作酒醴须曲,而葡萄、蜜等酒独不用曲。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药用。”“今入药佐使,专用糯米,以清水白面曲所造为正。古人选曲未见入诸药,所以功力和厚,皆胜余酒。”“东阳酒即金华酒,古兰陵也,李白诗所谓‘兰陵美酒郁金香’即此,常饮入药俱良。”等等,对酒与药的辩证关系很有见识见地。在“附诸药酒方”中,除辑自《齐民要术》、 《千金方》、 《圣惠方》等著名配方药酒之外,诸如“地黄酒”、“枸杞酒”、“虎骨酒”、“羊羔酒”等则是李时珍整理辑定的,共选辑药酒方七十多种,其配方、酿制、用法、主治等均有交代,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花好稻好”是沪语谚语,一般可以理解为喻什么都好,样样都好。如1986年4月2日《人民日报》发展署名文章中讲:“十年劝乱中,哪来与人为善的批评!动不动‘打翻在地’,‘踩上千万只脚’,‘砸烂狗头’,‘永世不得翻身’,一点优点也不能肯定,坏的是‘头顶生疮,脚底流浓’。眼下呢,有的人不兴‘花好稻好,一切都好’,一点都批评不得。”  相似文献   

19.
记得幼年时常随我父亲到南京路去逛四大公司,但奇怪的是:他购物总是上永安公司,而不是先施公司,我问他是什么缘故时,他说:“‘永安’意味着‘永远平安’,而‘先施’则与‘先死’偕音,不吉利,所以记住购物一定要上永安公司。”同时,他还告诫我说:到别人家中去送水果要送苹果,因为是“祝人平安的果子’,千万不能送生梨,因为“生  相似文献   

20.
度冬 《上海纺织》2004,(2):36-36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生意兴隆。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失去热情,生意日渐衰落。有一天,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便赠送“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是“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平心静气地说:“没有错啊,你以前顾客满门,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冷淡,正是因为‘心’少了‘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