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乌桕脂中脂肪酸的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仲元  朱宁 《中国油脂》1995,20(1):47-48
以硫酸为催化剂,用乌桕脂和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脂肪酸乙酯。再进行GC/MS分析,定性及半定量地测得各脂肪酸的成份,特别检出了乌桕脂中含有奇数碳的脂肪酸存在。  相似文献   

2.
乌桕脂甘三酯的HPLC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忻耀年 Ait.  PK 《中国油脂》1991,(1):23-30,60
本文除叙述了一种高压液相色谱(HPLC)甘油酯的结构分析法外,还给出了乌桕脂的脂肪酸组成和甘油酯结构。乌桕脂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脂,主要含棕榈酸(P)和油酸(O),POP组成约占甘油酯总量的80%。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乌桕梓油常规理化特性.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乌桕梓油中甘油酯种类及其脂肪酸组成.采用高温气相色谱/EI质谱联用仪直接分析了乌桕梓油中甘油酯结构.结果表明,乌桕梓油中性脂占98.79%,磷脂占0.22%,糖脂占0.99%.乌桕梓油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有C12:0、C14:0、C16:0、C17:0、C18:0、C18:1、C18:2和C18:3,磷脂中没有检出C12:0和C17:0,糖脂中则没有检出C17:0.乌桕梓油中甘油酯组成主要有月桂酸棕榈酸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亚油酸亚麻甘油三酯、双棕榈酸亚油酸甘油三酯、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甘油三酯和双亚油酸亚麻酸甘油三酯等5种.最后,比较了无溶剂体系和叔丁醇体系中,以杂醇油为酰基受体,初步研究了脂肪酶法制备乌桕梓油生物柴油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无溶剂体系和叔丁醇体系而言,当Novozym435与Lipozyme TLIM脂肪酶复合比例为2:4时,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8.28%和76.33%.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萃取溶剂异丙醇溶液浓度、物料比、萃取级数等因素对脱酸工艺的影响,以改性乌桕脂脱酸率和得率为指标,确定了改性乌桕脂液-液萃取脱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改性乌桕脂脱酸率与异丙醇溶液浓度、物料比、萃取级数正相关,而得率则随这三个因素条件的增加而减少。由响应曲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反映了各因素水平与改性乌桕脂脱酸率和得率之间的关系,对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的影响顺序均为异丙醇溶液浓度>物料比。通过对改性乌桕脂脱酸率和得率的等高线进行叠加得到异丙醇液-液萃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异丙醇溶液浓度75.00%,物料比为1.50。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当错流萃取级数为5、萃取温度35℃时,改性乌桕脂脱酸率高达97%以上,得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乌桕脂食用性研究是“类可可脂国产化课题”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几年来,围绕乌桕脂制取类可可脂可食性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  相似文献   

6.
用乌桕脂生产类可可脂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时宏  郭洪 《中国油脂》2001,26(5):91-94
论述了与天然可可脂结构相近的乌桕脂的经济价值,及国内外类可可脂生产技术的进展,作者结合实践经验指出用乌桕脂生产类可可脂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分析了国产类可可脂的市场前景,认为借助边缘科学用乌桕脂制取类可可脂替代昂贵的进口产品的技术难题均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陈天祥  邵璐 《中国油脂》2000,25(4):35-37
以乌桕脂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投料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考查,取得直接合成油溶型乌旨二乙醇胺的最佳工艺条件,收率达90%。  相似文献   

8.
中国乌桕脂是类可可脂理想的原料,这一论点在国外文献中多见报道。因为乌桕脂的化学组成主要为POP、POS、PPP,若将高熔点组分PPP(MP,55℃)分离出去就能得到富含与天然可可脂类似的化学组分—对称性甘油酸脂(主要成分为POP、  相似文献   

9.
江西工学院承担江西省科委食品攻关项目——从乌桕脂中制取类可可脂的研制工作,业已完成,并于6月27日在庐山由江西省科委主持通过了小试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教授、专家们和上级主管部门一致认为:从乌桕脂中制取类可可脂首获成功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类脂物质对大米蛋白可食用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大米蛋白为基料,研究了硬脂酸、蜂蜡、蔗糖脂肪酸酯3种类脂物质对大米蛋白膜的性能的影响,并考查了添加不同类脂量后大米蛋白膜机械性能争透水率的变化。实验表明,加入硬脂酸、蔗糖脂肪酸脂及蜂蜡使膜的阻水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添加硬脂酸、蔗糖脂肪酸脂对膜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未来新一代食油──结构脂余兴华江西南昌职业技术师院330013结构脂是一种由中碳链脂肪酸二甘酯(MCT)与多不饱和长碳链脂肪酸三甘酯O人7*)进行酯交换生成的新一类油脂,结构脂的三甘脂分子内,既有中链饱和脂肪酸,又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这一化学化结构脂...  相似文献   

12.
乳牛在围产期和泌乳盛期,养分供不应求,脂库大量动用,血浆非酯脂肪酸剧增。一方面,肝脂含成力大于降解力和排出力,造成脂在肝中蓄积(脂肪肝);另一方面,脂肪酸氧化过程中,伴随大量体生成;出现本酮血症,预防这两种病的基本措施是调节脂肪酸代谢分配。补饲脂,尼克酸,生糖前体丙二醇,蛋氨酸,胆碱等有助于防治脂为代谢病。  相似文献   

13.
脂类在稻米陈化过程中的变化及与稻米糊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糙米分别在38℃和8℃条件下储藏6个月,非淀粉脂脂肪酸变化较大,其中软脂酸和亚油酸相对含量减少,油酸相对含量增加,淀粉脂脂肪酸变化很小。淀粉脂和非淀粉脂中的糖脂和磷脂含量下降,糖脂下降速度较快,磷脂下降速度较慢。用粘度仪、差分扫描量热仪对不同条件与储藏的糙米粉、脱脂糙米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脱去非淀粉脂的样品与对照相比,糊化特性值均降低,说明脂类对稻米的糊化特性确有影响。脱非淀粉脂能改善糙米储藏稳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Folch法从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中提取总脂,通过硅胶柱层析分析了总脂中中性脂、糖脂和磷脂的组成情况,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这三类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太平洋磷虾的总脂含量为15.16%,其中中性脂占I总脂含量的70.19%,磷脂占25.15%,糖脂占4.6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太平洋磷虾的总脂中共鉴定出20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总量的55.54%。对中性脂、糖脂和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的分析比较表明,不同脂质中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旨在为太平洋磷虾的营养评价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林一天 《中国油脂》1994,19(4):35-41
本文从化工的角度介绍了中国乌桕脂的开发和利用的潜在价值,并重点叙述了利用桕脂生产高纯度棕榈酸、高纯度油酸以及棕榈酸酰胺、油酸酰胺的工艺技术、质量指标和工业用途,对工业化生产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漆脂脂肪酸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工业方面的用途极其广泛,漆脂脂肪酸的组成主要是棕榈酸和硬脂酸,其用途也非常广阔。本文主要介绍了脂肪酸的化学反应以及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工业方面的应用情况,以促进我国漆脂深加工的研究,扩大漆脂的用途,充分利用我国漆脂这一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乌桕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十七省(区),且有可能成为亚热带地区的世界性栽培作物。成为亚热带地区的类可可脂(CBE)新油源,它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兴趣,特别是利用中国乌桕脂(CVT)制取类可可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静 Aitze.  K 《中国油脂》1995,20(4):45-48
利用薄层色谱(TLC)和气液色谱(GLC)法对部分种子毛油,如毛醚油、沙棘油、日本蜡(脂)、橄榄油及棕榈油的游离脂肪酸组份(FFA)及甘三酯组分(TG)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种子油在经TLC分离后得到的FFA组分和TG组分中的脂肪酸组成是不同的,种子中的甘三酯并不以油脂总脂肪酸组成的比例进行水解,这个结果是由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存在的解脂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结构脂的营养与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构脂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界中一般是不存在的,需人工合成,而且化学合成法常达不到目的,要通过酶法或化学一酶法才能实现。在合成结构脂之前,要根据各种功能脂肪酸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甘油基上不同的位置对其功能影响来设计它们的结构和脂肪酸范围以优化其效能。实际上,结构脂的合成是很复杂的。通常报道的研发结果都是以某种结构为主的结构脂混合物。要得到高纯度的特定结构脂,除了需要高活性及高选择性的酶以外,要精心实施反应过程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对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离得到的6株绿藻在同一培养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生长末期采收,冷冻干燥后,运用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粗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绿藻样品的粗脂含量为7.8% ~26.4%,其中小球藻属GTD8A1生物量最大,GTD7c-2粗脂含量最低,片球藻属生物量和粗脂含量都较高;6株绿藻均含有C16、C17和C18系脂肪酸,主要脂肪酸组成以C16∶0和C18∶3最为丰富,有4株绿藻的C18∶3含量超过40%(占脂肪酸总含量),除链带藻属外,其余5株绿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含量的比例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