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用户计算环境不会被恶意破坏。本文运用完整性度量和可信传递的可信计算技术核心思想,分析讨论了从硬件到应用的可信传递的主要层次结构,给出了基于固定硬件可信模块、基于移动硬件可信模块和基于操作系统内核可信的三种可信计算环境安全增强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详细介绍了在应用层次实施可信机制和安全增强的模型与方法,该方法能够兼容用户现有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在不影响用户业务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强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对可信操作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可信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研究可信操作系统的主要安全模型,提出可信操作系统的内核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宗涛 《计算机工程》2012,38(20):89-92
鉴于可信计算可以弥补传统安全防护技术在构架设计和防护强度上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可信计算安全模型,从信任链着手,将嵌入式可信安全模块、智能卡等模块引入可信计算平台,对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介绍,包括以J3210为核心的可信硬件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JetOS、BIOS安全增强、操作系统的安全增强以及基于智能卡的用户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4.
可信操作系统中可信客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良 《计算机应用》2008,28(5):1186-1189
分析了操作系统中客体的类型,将客体分为静态客体和动态客体,然后总结了安全操作系统中对客体的处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路上,提出可信静态客体、可信动态客体和可信客体的概念,并分析了可信客体的特点以及与安全客体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在可信操作系统客体的可信需求。为下一步将要开展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TCM的嵌入式可信终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各种嵌入式终端的安全需求,借鉴普通安全PC中TPM的应用情况,结合操作系统微内核技术,提出一种嵌入式可信终端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可信根TCM,实现了自启动代码、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程序的"自下而上"的可信链传递,适用于嵌入式终端的安全应用.最后,通过设计一个试验系统,重点阐述了可信启动的具体实现步骤,并分析了因此带来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信计算组织提出的可信计算原理和安全技术规范,设计了一种柔性可信计算机模型(FTPC),阐述了该模型的信任机制和实现方法。FTPC通过增强传统BIOS的安全功能,以BIOS核心代码为可信根核,将可信计算模块(TPM)封装成块设备,并通过计算机USB接口实现TPM与BIOS和操作系统的交互。FTPC采用实体的身份认证、完整性度量和密封存储等技术,无需改变现有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即可支持可信计算,FTPC具有易实施和应用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谭良  周明天 《计算机科学》2008,35(2):253-255
在安全操作系统中,通常采用了多种访问控制模型来保证静态客体的内容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但是,传统的访问控制政策不能保证静态客体内容的真实性.因此,安全操作系统中的客体并不可信.本文首先分析了操作系统中客体的类型,总结了安全操作系统中对静态客体的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信静态客体的概念并分析其特点.为了保证可信静态客体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基于TPM的静态客体可信验证系统.该系统将生成可信静态客体的映像文件,映像文件记录某可信静态客体的来源、各次处理行为和内容变化的签名并存于TPM中.最后对该可信验证系统进行了安全和性能分析.分析表明,该可信验证系统可以保证可信静态客体内容的真实性,为进一步建立可信计算环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可信操作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要回顾了安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安全操作系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信操作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可信操作系统的特点、内涵以及与安全操作系统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可信操作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将要开展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安全操作系统可能因为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发生失效或中断,进而导致其安全性损害。本文首先描述了一个通用的安全模型,然后扩展此模型以描述安全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性损害,并提出依据安全策略从安全审计日志中分析计算安全性损害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安全性损害相应的可信恢复算法。在消极的安全防御外,本文的研究主动保证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增强了安全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10.
可信路径为用户提供一种途径来鉴别系统,确认所交互的系统没有被篡改,从而防止特洛伊木马之类的恶意代码窃取口令或截取会话。本论针对Unix类操作系统提出了一种可信路径的完整设计,它包括可信登录和可信会话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控制台界面和图形界面两种情形。本文还从可信路径角度把系统划分为四个状态,并描述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而安全注意键则是导致状态转换的操作。基于这些转换关系可以更加容易把设计映射到实际的系统。最后,基于FreeBSD操作系统实现了安全注意键以唤醒用户与系统之间的可信路径。通过可信路径,FreeBSD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Trusted computing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guarantee security for network and terminal in futur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In this work,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rusted attribute to build a novel framework for hierarchical trusted access and feasible remediati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trusted attribute is justified primarily in terms of the point in the boot cycle of a system at which the respective attributes are measured. The concept of trusted attribute is extended to the notion of a “trusted grade” that is granted by a new added module so-called trusted level division function. Also we give a reasonable example of dividing trusted grades. We discuss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s of our presented framework and the access procedure of terminal.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by the proposed framework, not only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network can be ensured, but also the flexibility of terminal to access network is improved. And that the presented framework can provide necessary supports for interoperability of different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It also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esented remediation framework is easy to be deployed, by which the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remediation services are able to be offered to those terminals without achieving the security standards of local network.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集合的可信计算信任模型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信任模型的可信性评估是该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深入研究可信计算信任根、信任链及其可信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可信计算信任模型评估方法。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评估方法定义了不同的可信度度量规则和模糊集合,基于计算得到的可信度,评价信任模型的可信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集合的信任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可信计算信任模型的可信性,丰富了可信计算信任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可信计算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中元  胡爱群 《计算机工程》2006,32(14):111-113
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它通过在计算设备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架构,通过其提供的安全特性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该文简要介绍了可信计算的起源和发展,重点分析了可信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可信平台模块、可信根等关键技术,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复杂网络计算环境中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在不同实体间建立信任关系是建立可信计算环境的关键所在。利用可信证明技术能够为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证据,但是,现有的可信证明方法存在证据获取不够及时的问题,并且依据证明方法建立信任关系的理论研究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观逻辑的动态信任关系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基于行为证明的信任关系评估模型;然后利用确定下推自动机DPDA(Deterministic Push Down Automata)描述程序的预期行为,通过虚拟机内省技术动态验证程序的实际行为是否与预期行为保持一致,从而判断程序的可信性;最后,根据证明结果进行信任关系评估。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验证程序的行为,使得信任评估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可信计算技术增强文件系统可信性的方法,以Linux为基础,设计实现了一个可信文件系统原型CIVFS.CIVFS是一个结合加密和完整性校验两种保护措施的文件系统,它借助堆式文件系统技术,嵌入在Linux内核中,添加了文件加密和完整性校验模块,利用TPM芯片提供的可信计算和安全存储等功能,增强了对系统安全组件和数据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云计算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云端使用计算和存储资源,然而各种安全问题接踵而来.云计算和可信计算技术的融合研究将成为云安全领域的重要趋势,通过设计安全协议来保障整个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和可生存性.主要针对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可信接入安全协议及其形式化证明,进行了归类综述和对比分析,最后指出可信云平台所面临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7.
依据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的框架,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安全区域边界防护模型。在模型中,运用可信平台三元对等鉴别技术,解决了区域边界防护网关自身完整性鉴别问题;采用可信网络连接建立与传递技术,实现了跨区域边界网络访问的全程可信;采用区域边界代理和控制策略分布执行的方式,实现了基于主客体的区域边界自主访问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内网安全防护策略疏于监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网安全防护策略.改进后的安全防护策略采用指纹对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进行认证,对内网用户终端的安全防护策略进行验证,对终端非法外联进行管控,划分了内网可信主机边界、内网可信用户边界、服务器可信使用者边界,有效地增强了内网安全,抵御了网络攻击.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基于终端可信的分层可信平台的研究,它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是一个结合平台硬件、安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完整的平台系统。基于终端可信的分层可信平台从客户终端系统的引导阶段出发构建完整的可信链,保证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安全性,使信任的传递从用户到用户,进而实现真正的对于用户体验的可信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