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双馈电机起动控制技术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双馈电机起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检测电路监测双馈电机起动过程中的转子电压,通过对变频器瞬态输出特性的控制来实现从异步模式到双馈模式的平稳过渡。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PLC与通用变频器的控制平台,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可行的,适用于双馈电机起动与控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双馈电机变速恒频(VSCF)风力发电系统,是通过调节转子绕组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和相序来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本文在分析双馈电机运行原理和励磁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和构建了基于80C196MC单片机的VSCF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试验系统,对变速恒频控制、恒压控制、并网控制以及亚同步速、同步速和超同步速三种不同运行状态之间的动态转换控制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为MW级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励磁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86,自引:26,他引:86  
双馈电机变速恒频(VSCF)风力发电系统,是通过调节转子绕组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和相序来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该文在分析双馈电机运行原理和励磁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和构建了基于80C196MC单片机的VSCF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试验系统。对变速恒频控制、恒压控制、并网控制以及亚同步速、同步速和超同步速三种不同运行状态之间的动态转换控制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兆瓦级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控制无刷双馈电机的控制绕组电流来控制功率绕组电流的有功和无功分量,使功率绕组电流只提供有功电流分量,由功率绕组来提供动态转矩,功率绕组所需励磁磁场完全由控制绕组电流提供。应用基于转差频率旋转坐标系的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对无刷双馈电机进行间接磁场定向控制,将这种控制方法与无刷双馈电机电压比频率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前者的快速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双馈电机基于双三电平空间矢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C/DC/AC拓扑结构,利用三电平PWM整流、逆变原理,构建了双馈电机控制变频器.采用简化的三电平SVPWM算法,外加中点电位控制,对整流和逆变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同时,给出了双馈电机试验平台的整体硬件设计框图,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对双馈电机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峥  李格  罗林根  李喆 《电工技术》2008,22(4):43-45
阐述了变速恒频双馈感应电机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说明了变频器在交流励磁系统中的作用.选用TI公司DSP TMS320F2810作为控制器,以富士公司IPM 7MBP75RA060为功率模块设计了一套为1.5KW绕线式双馈感应电机转子励磁的变频器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变频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通过与上位机的通信,变频器输出控制灵活、性能良好,适应了双馈电机交流励磁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包含风力机、齿轮变速箱和无刷双馈电机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整体模型。从转子在参考坐标下的d-q模型出发,研究了基于双同步坐标的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根据无刷双馈电机的特性,采用磁链定向的矢量变换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功率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发电机的控制绕组进行交流励磁,进而实现变速恒频发电机的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并最终实现了捕获最大风能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绪明  杭乃善  梁雄  赵月星  吴皓 《黑龙江电力》2007,29(2):101-104,156
双馈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是通过调节转子绕组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和相序来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分析了双馈电机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TMS32OF2812DSP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试验系统.对电机的并网控制以及电机的自并励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励磁控制策略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无刷双馈电机变频控制原理,以TMS320F2812DSP为核心改造了以商用变频器控制的无刷双馈电机变压变频控制系统,给出了硬件结构及软件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无刷双馈电机的调速原理。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双馈电机的两种启动方案,分析了电机定子侧电源的幅值及转子侧励磁电源的幅值、频率对双馈电机过渡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励磁电源的频率与牵入双馈状态允许的最大转差之间的关系.分别以电机的定、转子同步转速为参考,得出转子侧的不同频率对最大转差的影响及存在的规律性.该研究对于双馈电机的启动过程及调速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对接入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分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风电机组基于电流解耦的矢量控制策略以及故障期间转子侧变流器Crowbar(撬棒)滞环保护方案和网侧变流器的电压支撑技术。运用PSCAD/EMTDC仿真工具研究常规同步发电机和双馈风力发电机2种类型机组在短时间和长时间短路故障时的暂态响应特性,并探讨变流器参数对风电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流器紧急应对措施可以使风机迅速恢复控制能力,从而通过灵活地调节其转子磁链矢量的幅值和相角使电压快速重建;此外,选择合适的直流侧电容容量将增强不对称故障情况下网侧变流器抵抗负序电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电平拓扑结构变换器对高压大功率双馈感应发电机进行励磁,研究其低电压穿越性能。在电网电压跌落时,提出用于低电压状态下的基于比例电压的控制方案,同时控制电机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三电平拓扑结构变换器,可以对高压大功率的双馈感应发电机进行低电压穿越控制,而且提出的基于比例电压的控制策略可以避免变换器电流过流和饱和,同时又能快速向电网中注入无功功率,为电网快速恢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工业现场中电动机多段速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西门子S7-200PLC与MM440变频器联机多段速控制,利用变频器的基本功能,设计了用PLC与变频器对电动机进行多段速控制的电路。这种控制方法简化了电路接线,并且实现了低成本控制,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机双PWM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宋  陈梅 《防爆电机》2006,41(1):11-14
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追踪最大风能的过程中,双馈发电机将在同步速上下运行,这就要求交流励磁电源应有良好的输入、输出特性和能量双向流动的能力.本文在分析了其它变频器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 PWM 变频器作为交流励磁变频器电源方案,详细地讨论了电压型双 PWM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双PWM变频器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变频器可以很好地满足交流励磁发电机变速恒频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增强电网故障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DFIG)的低电压穿越(LVRT)运行能力,提出一种DFIG转子侧变换器(RSC)强励控制策略。在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中增加多频比例谐振控制器(MFPR),当电网故障造成发电机定子电压跌落时,多频比例谐振控制器能够对转子侧变换器(RSC)的输出励磁电压进行补偿,抑制转子故障电流,实现DFI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分析了转子电压等级与DFIG的低电压穿越运行区间的关系,为DFIG转子侧变换器的电压等级设计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保证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可同时对电网对称跌落和不对称跌落产生的故障电流进行抑制。通过对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CAD/CBuilder采用自定义编程技术开发一套双馈式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的通用励磁控制模型。该模型控制策略依据网侧变换器电网电压定向、转子侧变换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原理;模型的人机交互界面根据面向对象设计理念,形成参数输入对话框;模型的实时运行程序采用C语言编程技术,并针对信号相位提取、相位斜率计算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本文还以实例对比法对所开发模型进行了通用性和精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便捷地应用于不同系统频率、功率等级DFIG的RTDS仿真实验并大幅提高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17.
双馈式风机控制器参数整定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应用场合的不同,风电场模型参数需要相应改变。现在主流的风电场大多采用双馈式风机,而双馈式风机模型中PI控制器参数修正问题少有文献谈及。针对此问题,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下,忽略风机启动的暂态过程,转子侧、网侧变流器分别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电网电压定向控制策略,建立了转子侧、网侧变流器均采用SPWM调制的直接功率控制模型。给出了基于传递函数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适用于双馈式风机的控制器参数的修正。模型详细参数采用GE1.5 MW双馈式风机组成的风电场模型参数。与Matlab/Simulink下仿真结果对比可知,该整定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在两个仿真平台中输出参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刘宇 《发电设备》2014,(3):186-188
为了研究变流器输出频率比较高时,其直流重复脉冲电压对电机绝缘系统寿命的影响,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定子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与工频50Hz交流电压相比,开断频率为1kHz时的脉冲电压作用下的绝缘寿命相差约20倍;决定绝缘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局部放电,变流器输出频率越高,则绝缘寿命越短。  相似文献   

19.
王锐  阚加荣 《电源学报》2022,20(1):28-35
传统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变频控制,在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较宽时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宽,其磁性元件难以优化设计.将LLC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电感设计为柔性电感,通过改变柔性电感的电感而改变变换器的谐振频率,改变LLC变换器的输出特性,实现宽输入电压、宽负载范围内的恒频调压,进而可以实现变压器、电感、滤波电容等元件的优化设计.首先介...  相似文献   

20.
在航空航天供电系统中,随着变换器负载和电动机负载的不断增加,恒功率负载在用电设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负载因内部闭环控制而呈现恒功率特性,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应用于航空航天的独立电源变换系统,由于受到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对变换器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前级电感电流的高频分量直接注入占空比的补偿方法,不仅可以减小供电系统中母线滤波电容尺寸,还能使因恒功率负载造成的不稳定现象得到抑制,提高系统稳定工作范围。以现代飞机直流供电系统中常见的Boost变换器为例,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利用Lyapunov间接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给出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占空比补偿技术可在相同功率输出条件下,减少约8倍的母线滤波电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