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料级配优化对于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节省胶凝材料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对粗细骨料级配进行优化得到堆积密度大、空隙率小的细骨料和粗骨料,并分2种类型(直卸、泵送)和3种标号( C20、 C25、 C30)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对比骨料级配优化前后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最后通过实例进行验算。试验结果表明,当砂中0.315 mm以下细砂含量控制在一定比例,并在连续级配的5~31.5 mm碎石或5~25 mm碎石中掺入一定比例的5~10 mm石时,每m3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与理论验算结果较为吻合。骨料级配优化可操作性强,适合在混凝土生产企业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砂石骨料在混凝土施工中普遍使用,其颗粒级配质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尤为重要,笔者依托杨房沟卡拉水电站上铺子沟砂石加工系统工程,结合系统生产工艺,剖析硬质岩人工碎石颗粒级配质量控制方法,成功解决了硬质岩人工碎石颗粒级配不良问题,为类似人工骨料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南山观音文化苑工程人工岛项目中的混凝土成功使用了未经筛分的5-80nm三级配混合碎石骨料,成功配制生产出了既经济合理且各项指标合格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建立反映混凝土实际骨料级配、含量及其形态的随机骨料模型是进行混凝土细观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的前提和基础.球形骨料模型和基于瓦拉文公式生成的圆形骨料模型基本上能够接近卵石、砾石等球状或浑圆状的骨料,但与一般碎石骨料的形态差异较大.本文分别采用随机圆形骨料、球骨料与多边形、多面体骨料模型,通过对全级配大坝混凝土试件弯拉破坏过程的细观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骨料模型形态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探讨了用球形骨料或圆形骨料简化实际碎石骨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坝混凝土的粗骨料级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镇潮 《人民长江》1994,25(9):14-20
由于水坝的体积大,用来筑坝的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大,分级多,合理确定最大粒径,分级尺寸和级配十分重要,优良的粗骨料级配可显著地降低水泥用量。粗骨料级配也影响混凝土施工性能和骨料生产成本。本文论述了合理的最大粒径和分级尺寸;介绍了选择最优级配的理论和试验结果,提出了最优级配经验值。理论分析证明,间断级配优于连续级配,本文着重介绍间断级配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和实用效果,并提出大坝混凝土使用间断级配的粗骨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古树岭人工碎石加工系统是左岸一、二期工程混凝土粗骨料供应基地,对该系统的工程概况、生产能力、级配调整等情况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作为渠道衬砌材料的可行性,采用天然浮石、砂、水泥、水以及工业废料粉煤灰制作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渠道衬砌板,与无衬砌渠道及普通混凝土衬砌渠道进行渠床基土温度的比较;同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比分析普通混凝土截面与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截面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浮石轻骨料混凝土衬砌可以有效减缓基土与外界的热交换速度,使基土在整个冻结期温度变化缓慢,基土冻结延迟或不发生冻结;在引气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可见封闭孔的数量在整个截面所占面积比例远大于普通骨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正交法分析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应用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邢振贤  王静 《人民长江》2007,38(1):48-49
混凝土作为人类社会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除了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外,更要注重降低环境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因此,研究开发生态、环保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3个配合比因素对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和沉浆面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3个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20 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 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潘婧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4,(3):85-90+122+128
混凝土骨料颗粒级配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以人工砂混凝土骨料级配为研究对象,采用CMP(Concrete Mixture Proportioning)可压缩颗粒堆积模型对人工砂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和粗骨料进行级配优化,并对优化级配和常规级配的砂浆及混凝土性能展开研究,分析级配优化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级配的砂浆在流动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孔隙率等性能指标上均有提升,优化级配的混凝土在强度、孔隙率、氯离子电通量等性能指标上均高于常规级配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考虑骨料级配的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观层次上,提出了一种考虑骨料级配预测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多相混合夹杂模型。对连续级配骨料实现粒径区间分级,并求出每级粒径区间的平均骨料粒径。再结合广义自洽模型与Mori-Tanaka法多相夹杂公式,建立含不同粒径骨料夹杂的混凝土骨料级配模型。将该模型与单一粒径模型、Li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用Stock试验相验证。结果表明:骨料级配、骨料间相互作用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有较大影响,且骨料体积分数越大,其影响作用越显著。即使骨料体积分数较大,骨料级配模型也能得到较好预测精度。混凝土弹性模量随骨料级配曲线参数增大而增大,但随界面厚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使用混凝土骨料由于存在级配不良问题,通过掺配的办法进行级配优化,有效的解决了骨料级配不良问题。调整后的粗骨料级配能确保工程质量,可用于施工。  相似文献   

12.
将骨料粒子干涉与紧密堆积理论相结合提出骨料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数范围,研究分析了单粒级和级配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透水性、强度和外观状态。结果表明:以紧密堆积理论配制的连续级配骨料空隙率低于原单粒级再生骨料的平均理论孔隙率,以粒子干涉理论配制的级配骨料空隙率与骨料的粒径比、骨料级配的分级数量密切相关,级配骨料空隙率随粒径比D大/D小增大或骨料粒级分级数的增多而减小;随着单粒级再生骨料粒径的增大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而透水性变化正好相反;随级配再生骨料空隙率的减小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特征,而透水系数和连通孔隙率则表现出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骨料级配为变量,文章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骨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收缩性、抗冻性、孔隙率、透水系数、硬化强度、表观密度等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连续级配骨料能够明显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观密度、收缩性和抗冻性,但透水性弱于单一级配;单一级配的骨料粒径越大,则配制的混凝土孔隙率与透水性越好,而强度越低,可为优化设计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和经济价值,尤其在巨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中,骨料的级配更密切关系到水泥水化热所造成的裂缝,营造价格和施工问题。近年来混凝土骨料级配在国内取得了不少成就,首先是佛子岭水库工程创造了对三级配的资料统计分析方法。早在1901年W·B富勒(Fuller)统计了大量混凝土级配资料得出著名的抛物线形级配曲线和椭圆与直线的复合曲线;30年后,C·A·G韦毛氏(Weymouth)发表了颗粒级配相碍理论,韦毛氏从理论上推演的结果与富勒氏曲线极为相似。此外还有苏联的P曲线。但是韦毛氏  相似文献   

15.
三同伴工程混凝土骨料的主要生产基地右岸古树岭碎石生产系统与下岸溪人工砂生产系统已相继部分投产,为尽快发挥或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保证高峰施工期混凝土工程用料,运行和管理单位必须重视料源粒度级配的试验研究、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及碎石系统碎屑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丹江口大坝补强工程需要,长办和丹江口工程局于1964年共同进行了预填骨料压浆混凝土试验。试验任务为:掌握砂浆流动度,主要是砂浆级配与外加剂的用量;掌握骨料填筑的均匀性,主要是骨料级配及填筑方法;掌握灌浆的操作工艺,主要是进浆管的操作。针对以上问题,室内试验主要是研究行浆条件,选择合宜的砂浆级配及骨料级配。室外试验主要是通过大型试件探讨有关工艺问题,并研究压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压浆混凝土同老混凝土的接合性能。一、材料特性的研究粗骨料:压浆混凝土对粗骨料的要求与一般混凝土基本相同。骨料级配原则,是使混合后的空隙率既便于进浆又能节省水泥用量。根据工地的骨料生产条件,经比较选用了8~12和2~4厘米两级间断级配,空隙率33%左右。砂子:砂子的粒径、级配及浑园度对砂浆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纤维水泥混凝土强度取决于水灰比、钢纤维率、钢纤维品种及其长径比、粗骨料最大粒径、级配、细骨料级配、砂率、成型工艺等。实践证明,12cm厚的钢纤维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是:水泥用量350kg/m^3,用水量w=190kg/m^3;钢纤维率Vf=l%;采用熔抽碳钢纤维、长径比50、57;碎石采用0-30mm连续级(无扁片状);砂采用河砂,筛去10mm粒径,符合Ⅱ区级配范围;配砂率SD=0.45;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度VB=108。按此设计,28d后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超过50MPa,抗弯强度超过7MPa。  相似文献   

18.
徐磊  姜磊  周昌巧  任青文 《水利学报》2022,53(2):188-199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骨料含量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高效生成方法。通过建立包含各粒级随机骨料的分级骨料库,实现了所需骨料的快速选取;提出在连续投放域内构建具有空间结构的多重点云,大幅提高了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的生成效率;通过骨料分级聚合弥补了各粒级中少量骨料投放失败造成的骨料体积损失。实例以及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在满足设计级配要求的前提下,高效生成骨料体积含量达60%以上的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为开展全级配混凝土细观精细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形理论目前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岩石力学问题中。骨料比表面积常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得到,但操作步骤繁琐,存在一定误差,且无法将骨料比表面积和骨料级配联系起来。基于分形理论,对骨料的粒径分布、级配、体积、表面积进行相关分析,推导出了一种骨料比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白鹤滩水电站旱谷地料场人工骨料,计算了不同级配粒径成品料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80~150,40~80,20~40,5~20 mm级配成品料比表面积分别为22.57,30.75,60.44,15006,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骨料粒径对骨料分形维数和比表面积都有较大的影响,级配骨料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两者呈幂函数相关;计算结果与软件处理结果误差为10%左右,说明利用分形理论可准确计算人工骨料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20.
孙述彬 《治淮》2008,(5):25-26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数量的多少分为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OGFC表面层、ATPC基层)和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M)。本文结合某工程的沥青稳定碎石AM-10目标配合比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