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烟青虫/棉铃虫混合种群卵在麦茬烟田和留种烟田6~7月间均呈聚集分布。麦茬烟田,打顶前(6月)有59.52%的卵分布于蕾(尖)上,35.54%的卵分布于1~8片叶上;打顶后(8月)约有95%的卵分布于1~8片叶上。留种烟田,6月、7月份分别有88.71%和94.44%的卵分布于蕾花上。两级抽样表明,田间调查6月份麦茬烟卵密度时(D=0.01),每块四查90株,每株仅调查蕾(尖)至第6叶上的卵即可。  相似文献   

2.
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烟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调查表明,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Guenee)在陕西仅分布于关中和陕南;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虽在陕西各地烟田均有发生,但主要分布于陕北和关中。从地理上看,棉铃虫在陕北延安等地严重危害烤烟;在关中则主要危害烤烟留种田和晒烟留种株;在陕南发生极少,仅开花后在花上有少量幼虫。从生育期上看,在两种害虫混发的关中地区,团棵至旺长期主要是烟青虫,而棉铃虫仅在干旱的渭北旱塬上发生,开花后则逐渐过渡到棉铃虫为主,9月以后留种田发生的全为棉铃虫。推测棉铃虫起源于北方干旱地区,烟青虫则起源于湿润的东洋区。讨论了这两种夜蛾分布区差异以及造成中关烟田早、中晚期区系组成差异的原因。初步提出了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当地蜜源植物间转移的可能规律.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8种生物农药对烟青虫/棉铃虫的大田防治效果,连续2年开展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种生物农药对烟青虫/棉铃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0×1011孢子/m L短稳杆菌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施药1次,防效可达到80%以上,连续2次施药后防效均在99%以上;0.3%印楝素乳油、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1010PIB/m 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1010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连续施药2次后防效可达80%以上。进一步研究显示施用8种生物农药2次后烤烟产量和产值均高于清水对照。表明8种生物农药均可应用于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  相似文献   

4.
烟青虫和棉铃虫在烟草上的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2000~2001两年的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测定了烟青虫和棉铃虫在烟草上的生态位和种间竞争系数。结果表明:棉铃虫在烟草上的时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均大于烟青虫,两者的时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为0.7342;两种害虫的空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很相近,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高达0.8559。烟青虫的竞争系数为0.3122,棉铃虫的竞争系数为1.8320,说明棉铃虫的竞争力大于烟青虫。在烟株同一部位两种害种共存率最高仅有9.30%。   相似文献   

5.
遵义烟田土壤pH的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遵义烟区土壤pH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2016—2017年在遵义11个植烟县区采集4816个土壤样本进行pH测定,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及2000—2005年调研取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16—2017年遵义全市烟区土壤pH变幅为4.4~8.8,平均值为6.6,变异系数为14.72%,适宜植烟pH的土壤样本占比62.5%,偏碱范围的土壤样本占比20.5%,偏酸范围的占比17.0%;(2)11个植烟县区的烟田土壤pH均值介于6.2~7.4之间,不同县区烟田土壤pH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各等级分布频率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南酸北碱的空间分布格局;(3)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遵义烟区在最适宜pH区间的土壤比例不断减少;在较适宜区间的土壤比例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偏碱区间的土壤比例不断增加;在偏酸区的土壤比例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总体来看,遵义烟田土壤pH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后续要进一步开展其演变成因与调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0.1716+1.4552m,说明属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本文根据聚集度均数(λ)的测定结果,分析了聚集原因和最适合的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