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孙晖  梁江 《城市规划》2002,(7):14-18
通过对公共设施用地划分的中美比较 ,和对上海用地分类改革的分析 ,指出了计划经济对我国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影响 ;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公共设施用地进行分类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邹兵  吴晓莉 《城市规划》2002,26(11):80-85
在经济体制转型期 ,传统的由政府单一建设的公共设施用地 ,其投资渠道、开发和经营方式以及产权特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在对公共设施用地内涵的演变和分化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 ,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共设施用地基本可分为公益性设施用地和商业性设施用地两类 :前者作为城市规划严格控制管理的对象 ,不得随意改变用地性质 ,保持足够的刚性 ;对于后者 ,城市规划一方面应以实现城市土地最大使用价值为工作目标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控制 ,以防止外部负效应的出现。并介绍了深圳近年来在这些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用地国标的修订为契机,解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公共设施用地"的内涵,剖析其在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借鉴境内外相关用地分类经验,结合我国城乡规划工作需求,对"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重构提出思路与建议,以期更好地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公共设施的角度出发,根据"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及其作用,对上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目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设计中应考虑的几点原则和一些设计方法,从而营造出更富活力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开封市现状用水量和用水结构的分析,针对启动区城市总体规划性质及其用地特点,提出了以公共设施用地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用水量预测应采用以综合生活用水为基础的分类求和法,并用类比法将所求用水量指标与规范中相应指标进行对比、校核,结果证明所确定的用水指标是准确、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用地分类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许可制是整个英国规划体系的核心,对英国的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影响巨大。一方面,中央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功能性用地分类,对"开发"行为加以定义,直接用于指导规划许可。另一方面,地方规划中采用政策性的用地分类,以引导地方政府审定规划许可。同时,用地分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本文通过英国地方规划案例分析,梳理英国用地分类体系的构成与特征,进而为我国用地分类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采取了相应措施推进新国标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实施.从工作实践来看,新国标的实施存在很多常见的问题和难点.基于广州市近年推进新国标实施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常见的几类问题,指出仅仅依靠“一键转换”的思路完成从旧到新的转化,并不是新国标实施的本旨,更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只有在深入理解贯彻城乡规划法和新国标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对原有规划管理体系进行检讨,不断改革完善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政策、模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国标的作用,更有利于规划的管理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9.
为填补技术空白。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需要.进行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研究工作。村庄用地现状情况各地差异较大.村庄建设主体、方式以及用地管理等也存在较大区别.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是在现有国家政策方针下提出的一个技术指导.将为下一阶段形成全国性村庄用地分类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柴明 《规划师》2012,28(11):96-100
城乡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体现在用地分类标准上,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规划分类也各有侧重,使"两规"在协调和对接上存在一定难度。在系统分析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规划分类的特点及差异的基础上,基于武汉市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实践,研究建立两个用地分类的对接关系,以期为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合一编制和有效衔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邵佳 《规划师》2013,29(2):84-87
近年来,我国城市旅游发展步伐加快,城市旅游产业迅速拓展,但城市旅游用地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分类标准"中缺失,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也相对滞后。基于此,研究在界定城市旅游用地概念的基础上,对城市旅游用地的分类设想与落实办法进行探索,以期推动城市旅游用地的落实及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村镇规划标准》(G850188—93)自20世纪90年代颁布以来.对我国城市规划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两个标准相互分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城乡建设分割的局面。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要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之间迫切需要一个连续、系统的用地分类体系。从传统城乡用地分类的困境出发.针对都市区这一类特殊空间单元.文章提出以“都市组团”、“都市绿郊“为都市区发展的目标空间.以“城镇用地”.“乡村用地”和“城乡一体化用地”表征都市区空间用地发展的区域角色.以此为基础形成‘6大类,33中类’的都市区城乡用地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规划用地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梳理了已有的城市用地分类相关研究,比较了国标中的用地分类方案。根据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的客观要求,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对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覆盖全市域、强化建设空间管制、突出城乡差异特征的分类体系,为新形势下我国的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凯  张菁  徐泽  徐颖 《城市规划》2012,(4):42-48,92
1990年颁布施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为适应我国城乡发展宏观背景的变化,落实《城乡规划法》和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4月正式启动了对这一标准的修订,新标准2010年12月获得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基于对原标准的客观评价,本文细述新标准修订的由来、指导思想和工作过程,进而对标准中的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主要创新做了具体介绍,并对标准修订和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做了后续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采用的“分级配套”、“千人指标”和“谁开发谁配套”的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结构封闭、指标死板、公共设施提供主体定位不当的不足,然后以镇江南徐新城中心区规划中的公共设施配套带为例,提出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市场化操作的、开放的、弹性的带状公共设施配套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正式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风景区规划体系,并且首次提出风景区规划应编制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相应制订了风景区用地分类标准.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对该分类标准在城中湖泊型风景区现状用地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我国现行的用地分类标准亟待变革。文章以日本和英国为例,对两国的用地分类情况予以阐述,从中学习两个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完善我国用地分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秉钊 《规划师》2012,28(2):5-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以下简称《示准》),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从事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规划师及相关专业人员都应当认真地学习和执行.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的公共政策的属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节约、集约使用资源,建设低碳城市,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些都是实施《示准》的立足点.规划师在贯彻、落实新标准中将面对什么问题?如何忠于职守?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城乡规划实践中的重要技术工具.该标准自1990年实施以来,我国的城乡规划领域的建设实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这一背景,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对这一标准的修订,2010年12月新版标准获得批准,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回溯该标准的修订过程,阐述修订的缘由和主要思路,进而对新标准中的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等新规定做了具体介绍.最后讨论标准制定和实施中有待进一步斟酌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其中,新增的“城乡用地分类”是本次修订的一大显著变化,引人注目.基于此,本文从新旧两版《标准》的比较入手,分析得到城乡发展关系的转变和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城乡统筹规划的构建探索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发展的内部动力,促成了新版《标准》由旧版《标准》“以城市建设为核心”到“以城乡协调为目标”的分层次控制的城乡用地分类体系的转变.这一变化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城乡用地规划的发展趋势.但深入分析发现,其作为规划的技术基础还有需要不断探讨与改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