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合成普通聚醚类减水剂的原料—烯丙基聚乙二醇进行改性,然后用改性过的烯丙基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磺酸基单体等原料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一种改性聚醚类减水剂。通过对改性聚醚类减水剂与普通聚醚类减水剂的对比发现:改性聚醚减水剂具有适宜的含气量,较高的减水率及不错的坍落度保持性。另外,对改性聚醚类减水剂与其他种类减水剂复配后的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甲代烯丙基聚乙二醇、马来酸酐、链转移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性能聚醚类减水剂,对该种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对制备的高性能聚醚类减水剂与聚酯类减水剂、普通聚醚类减水剂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相比普通聚醚类减水剂,高性能聚醚类减水剂具有较好的保坍性、较高的减水率以及较好水泥适应性,其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优于聚酯类减水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性聚醚F-108、HZ-004、丙烯酸为单体,在水溶液中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主、侧链分子结构、不同聚合温度及引发剂加入方式等对减水剂水泥净浆分散性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与活性大单体HZ-004的摩尔比为5:1,改性聚醚HZ-0...  相似文献   

4.
含不饱和聚醚侧链的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采用一种新型的不饱和聚醚大分子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与甲基丙烯磺酸钠和丙烯酸共聚,合成了一种含磺酸基、羧酸基和聚醚侧链的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其结构具有新颖性。通过实验发现,此高效减水剂有高减水率、低塌落度损失和低引气量等特性。研究表明,采用将不饱和聚醚的链结构引入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大分子链中的合成方法合成的这种新型高效减水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酯化反应下,甲基丙烯、聚乙二醇单甲醚等单体可形成酯化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进一步聚合可得到聚羧酸系减水剂。该过程不仅合成工艺较复杂,而且原材料成本较高,难以体现出很大的优势。本文主要探讨酰胺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采用聚醚胺、聚丙烯酸为共聚单体,通过聚合直接得到减水剂。采用最佳工艺合成的产品相对于其他一甲基丙烯酸和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单体合成的产品相比,前者性能明显更高,在有着很高坍落度保持性要求的混凝土中十分适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研究了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HPEG)和丙烯酸(AA)的二元共聚反应过程,考察AA/HPEG投料摩尔比和投料工艺对HPEG转化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并对所合成的聚醚型减水剂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AA/HPEG投料摩尔比的增大,HPEG的转化率逐渐提高,所合成的聚醚型减水剂分散性能呈先增后减趋势;当AA匀速滴加时,在聚合反应初期生成的共聚物中AA/HPEG平均摩尔比较低,而在聚合反应后期共聚物中AA/HPEG平均摩尔比较高;改变AA的投料工艺,所合成的减水剂分散性能随着初始AA用量的增大而提高;采用AA/HPEG投料摩尔比为4∶1,初始加入20%(质量分数)的AA,然后匀速滴加剩余AA所获得的聚醚型减水剂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袁莉弟  丁继华  陈景文 《混凝土》2012,(4):45-48,51
采用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及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为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共聚合成了一系列聚醚接枝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及引发剂用量等合成条件对减水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数均(Mn)和重均分子量(Mw)以及多分散系数(P.I.,即Mw/Mn)的影响,进而考察了掺加相应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与各制备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探索具有良好分散性能的聚醚类减水剂的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聚醚大单体4-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VPEG)和小单体丙烯酸,在低温双氧水-还原剂体系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VPEG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减水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减水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为:酸醚比为3.8...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分子设计原理,在合成聚醚丙烯酸酯大单体的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法合成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通过引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酯键、活性羟基侧链,提高了减水剂保塑性。通过对反应大单体摩尔比、反应物浓度、引发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减水剂塑化效果等因素的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通过净浆试验研究了其应用性能,表明该聚羧酸型减水剂减水率高达35%,保坍性好,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0.
酰胺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酰胺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工艺,设计采用聚醚胺(PN-220)和聚丙烯酸(PAA)为共聚单体,直接聚合制得减水剂.通过试验,就PAA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体比例、聚合温度和时间对砂浆减水率、流动度保持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就采用最佳工艺所合成的产品,与当前普遍生产使用的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合成的产品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前者是一种保坍性能优异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适用于坍落度保持性要求很高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是在聚合过程中减少分子链中的羧酸基团,增加酯基及其衍生物而得到,该类减水剂可在碱性环境下缓慢释放出具有分散作用的减水基团。在此原理基础上,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选定了合成工艺参数,再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合成方案。经混凝土性能测试表明,该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缓释速度适中,混凝土保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闫艳 《山西建材》2013,(3):16-18
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对聚羧酸系减水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热方式、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溶液的滴加速度等因素均会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散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减水剂在水泥净浆中的掺量不同时,各因素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温金保  赵晖 《工业建筑》2006,36(Z1):917-919
对合成的脂肪族高效减水剂(SAF)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强度以及凝结时间和压力泌水试验的影响,研究了与其他外加剂的复配效果,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与传统的萘系高效减水剂相比具有掺量小、减水率高、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了不同强度等级的泵送混凝土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聚醚型聚氨酯水膨胀弹性体防水材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聚醚型聚氨酯水膨胀弹性体是国内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防水材料,其优良的性能得到防水界的关注,已开始用于制作盾构法隧道管片密封垫。通过对国内目前应用的这类材料国产和进口产品物理特性和止水性能的对比研究,指出了某些国产产品性能上存在的问题,以引起业界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研究了乙烯基单体三元共聚合成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 ,得出了一种合成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最佳配方 ,并讨论了产品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减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掺量低 ,减水率高 ,混凝土性能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脂肪族高级减水剂的合成工艺,对影响产品分散性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类型减水剂(梳形和线形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三聚磷酸钠(STPP)和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SM)减水剂)对不同耐火材料原料性能的影响,即研究不同类型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标准稠度用水量、硅微粉净浆流动度和高岭土泥浆粘度及悬浮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不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减水剂的分子构型及相对分子质量与耐火材料原料粒度、表面活性及颗粒形态对该二者相容性影响很大;在设定配比的耐火材料浇注料中加入合适比例的复合减水剂,其对浇注料性能改善效果要优于单一减水剂,如降低了浇注料的孔隙率,提高了浇注料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高性能减水剂工程应用,从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剖析了影响高性能减水剂与水泥、矿物外掺料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性能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三种不同条件下减水剂品种及掺量对水泥净浆干燥收缩的影响:(1)相同水灰比条件下即保持单位浆体体积含量不变,减水剂掺量对水泥浆体收缩性能的影响;(2)相同水灰比条件下即保持浆体体积含量不变,不同减水剂品种在相同掺量下对收缩性能的影响;(3)相同扩展度下,不同水灰比即改变浆体体积含量,减水剂种类、掺量对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高效减水剂在不同条件下对水泥净浆的干燥收缩性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配制的C60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系减水剂能够很好地满足C6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要求,而萘系减水剂很难达到C60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用于C60及以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其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