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轻质、高强的组合材料。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的桥墩、连续刚构桥、斜拉桥和拱桥上的应用实例,并建议尽快完善桥梁设计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以促进钢管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路桥梁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是公路桥梁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大跨度桥梁工程,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要求与应用价值在逐步提升。论文主要探讨公路桥梁建设中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方法与要点,以期为桥梁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土木工程中一种主要的组合结构形式。在桥梁工程中,从基本受力性能出发,可分为组合梁、组合柱和组合拱。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新出现的组合桥梁结构形式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传统的组合桥梁,如钢梁-混凝土板组合梁、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拱桥等,在我国已有较多应用,规范体系也正在形成,今后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规范,同时密切跟踪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开展创新性的研究。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研发在我国异常活跃,如近年来提出了劲性骨架混凝土桥面板-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桁梁、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组合梁、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柱、钢管混凝土主肢-混凝土缀板复合柱和混合柱、钢腹板(杆)-混凝土组合拱等新型桥梁组合结构,有些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少量应用,有些仍未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今后,应加强应用推广,并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形成应用指南或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我国组合结构学科的发展和桥梁工程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钢管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管混凝土(CFST)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方便和抗震能力好等优良性能,在国内外桥梁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全面地总结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梁式桥、拱桥、斜拉桥等多种桥型中的应用情况,并着重探讨了钢管混凝土桥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部分钢管混凝土"桥墩的试验结果。探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于桥梁工程中还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对钢管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由钢管混凝土和钢或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结构,成为我国强震区桥梁主体结构的优选形式之一。文章简要论述了两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原理,即:①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由钢管混凝土弦杆和钢管腹杆混合而成的桁式结构;②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由内置的多肢桁式钢管混凝土及其外包的钢筋混凝土混合而成的空心结构。文章还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类结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由钢管混凝土和钢或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结构,成为我国强震区桥梁主体结构的优选形式之一。文章简要论述了两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原理,即:①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由钢管混凝土弦杆和钢管腹杆混合而成的桁式结构;②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由内置的多肢桁式钢管混凝土及其外包的钢筋混凝土混合而成的空心结构。文章还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类结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超声回弹法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桥梁工程检测的质量,同时其也能够获取混凝土强度等级信息。静载试验、动力试验和无损检测是桥梁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而回弹检测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其优势更为明显,因此探讨超声回弹法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钢管高强混凝土既是一种高强、高性能结构材料,也是一种高效施工技术。对我国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工程中应用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成就。工程实践表明,它将对新世纪土建工程的技术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沿革和现况,统计汇总的跨径100m以上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情况(跨径200m以上的列表)及其归纳分析,对桥梁工程设计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同时,本文对钢管混凝土在桁式组合拱、桁架桥和斜拉桥中的应用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地铁、工业建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筒仓中还很少应用.本文结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在钢管混凝土筒仓中应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共收集到截止2015年1月的已建和在建的钢管混凝土拱桥413座(跨径不小于50m)。统计分析表明,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我国修建的数量不断增多、跨径不断增大。从行业分布来看,在公路、城市桥梁中的应用仍是主体,在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在结构体系方面,上承式、中承式、拱梁组合式、飞鸟式和下承式刚架系杆拱5大类,仍为主要应用的桥型,占总数的85%。在截面形式方面,以圆钢管混凝土为基本单元组成的单圆管、哑铃形和桁式是应用的主流。提篮拱被应用于各种桥型,尤其是大跨度铁路桥。无风撑拱主要应用于120m跨径以下的桥梁,且以斜靠拱和拱梁组合桥为主,截面多采用横向刚度较大的形式。拱肋的材料强度不断地提高,钢管以Q345钢为主,混凝土以C40、C50为主。虽然对桥面系强健性的重视在不断提高,然而强健性好的整体式和具有加劲纵梁的悬吊桥面系的应用还不够普及。钢管拱的架设方法仍以支架法、悬臂法和转体法3种为主,其中悬臂拼装法应用最多,适用跨径最大范围也最广。  相似文献   

12.
叶琳 《福建建筑》2012,(9):61-64
斜拉悬臂浇筑法是国外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该方法由临时斜拉索扣住悬臂半拱,逐渐地向拱顶现浇拱肋节段,直至全桥合拢。以国外几座采用斜拉悬浇施工法施工的拱桥为例,介绍了施工过程及施工控制中的关键问题,为该方法在国内的广泛应用提供经验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Stephan Teich 《Stahlbau》2005,74(8):596-605
The network arch bridge, an extremely efficient structure – Structural behaviour and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ce to popular tied arch bridges with vertical hangers the arch and lower chord of network arch bridges are connected with inclined hangers. These hangers are plac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intersect among each other at least twice. Furthermore more hangers will be used. So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connection points at the arch and the lower chord are substantially smaller than in the case of classical tied arch bridges.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e use of such a network. The first point is the advantageous structural behaviour of inclined hangers if the bridge is only partially loaded. Secondly the bending moments in arch and lower chord will be strongly reduced. In fact of this a slender structure and a saving of 20% of the structural steel is possible.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structural effec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bridge type will be explained. Finally a comparison between vertical and inclined hangers is shown to clarify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arch bridges.  相似文献   

14.
用于拱桥结构中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由于剪力滞效应的存在,同一截面上的混凝土桥面板不能完全相同地参与组合梁的受力。现行的设计规范中没有有关拱桥中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的规定,这对按梁格法分析组合拱桥的受力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结合对一带有连续组合梁的多跨拱桥进行的受力计算,研究了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在横桥向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在纵桥向的变化情况,并讨论了荷载和结构细节变化对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钢桥施工技术应包括下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两部份,这里下部结构施工从略,上部结构施工指梁、拱圈、索等钢结构施工技术。总体讲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钢桥施工要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轻盈和方便,这主要得利于构件轻,而构件轻又是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所致。一、钢梁拱圈的施工一般对于梁,拱圈的施工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a)支架法;b)顶推法(对于钢桥可为伸臂法、钓鱼法、浮运法);c)旋转法;d)悬臂法;e)大型设备施工法等诸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定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梁群 《山西建筑》2011,37(29):162+190-162,190
针对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不断增大,其施工难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分别从工厂管节加工线型控制和现场架设定位线型控制等方面来阐述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的施工定位技术,以保证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是中小跨径常用的拱桥形式。然而,由于其结构、设计和施工上的缺陷,一些老的双曲拱桥运营到现在已经出现很多问题。现以一座旧桥的静力荷载试验为例,对其进行结构检算,评估该桥的承载能力,以此作为该类现有桥梁维护和加固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Arch Bridges of the A 17, design and erection – three examples of arch bridges with piered bridge deck. In the course of the newly built highway A 17 were built three concrete arch bridges with piered bridge dec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s and the type of construction are reported on. The bridge across the Seidewitz Valley has an overall length of 568 m and a span of the arch of 154 m. The bridge is the classic case of an arch bridge built using the suspended cantilever method. The Bridge Wölkau has a total length of 57 m and an arch span of 47 m. The bridge is an example for the crossing of a highway with special regard to aesthetics. The bridge across the Lockwitz Valley has an overall length of 723 m and crosses a long valley in a max. heigth of 64 m. The two main spans are each 125 m. In four of the spans are situated arches,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composite superstructure and the piers form an integral fram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shows a new way for deploying the aesthetic value of arch systems in the crossing of valleys up to now thought as not suitable for th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