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木工平刨床的升降机构有相当数量为偏心轴结构。偏心轴的主要设计参数是偏心距e。正确地确定偏心距e的值,将关联到机床工作台开口量的大小,机床噪声的强弱及切削性能的优劣。平刨床工作台开口量,从安全角度出发,不仅应限制它在最大切削深度时的开口量,而且还应该使它在零切削和切削深度改变时均有较小的开口量。实际上当切削圆的直径和最大切削深度确定后,再分别取定唇口板缘部的厚度和唇口板缘部至切削圆的径向间隙,就可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数学方法导出平刨床开口量与刀轴切削圆直径的关系,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绪言 在三个基本切削方向(纵向、横向、端向)上木材的单位切削阻力(Km)是设计木工机床与刀具的基本要素,它与切削深度(t)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多数的木材切削加工其切削深度在1mm范围内,其刀具角度(前角与后角)大小与刀尖圆弧半径ρ的大小无关。在K_m=At~(-m)关系式中刀具角度、刀尖圆弧半径对常数A及n值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孟庆午 《木工机床》2002,(1):4-7,16
文章分析有效切削刃判定值与装刀数量、铣削波纹深度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切削丸位置精度影响铣削表面粗糙度的机理。指出:铣削波纹深度不变时,有效切削丸判定值与装刀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在刀轴转数和切削圆直径不变时,提高进给速度后,只要相应增加装刀数量,铣削表面粗糙度就不会降低,而切削刃位置精度可以降低;装刀数量不变时,有效切削刃判定值与铣削波纹深度成正比关系;刀轴转数、切削圆直径及进给速度都不变时,切削刃位置精度不随装刀数量的增减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饮料瓶吹塑模型腔在表面粗糙度方面的要求较高,精加工质量与多个因素相关的情况,提出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径向切削深度、轴向切削深度等要素进行评估,建立加工表面粗糙度与各工艺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切削深度和轴向切削深度是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有助于生产企业优化工艺参数、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削匀机的动力分析,刀辊设计等问题中,切削力矩是个非常重要的量,它不仅受机器本身结构的影响,而且还与被削皮革的性状有关。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削匀机切削不同的皮革时,刀辊切削力矩的变化过程以及它们同皮革削匀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从机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跳刀”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切削过程中皮革被挤压时“临界压缩度”的概念并给出它与皮革厚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它不仅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必要的服务,还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以工业科技引领国家走上发达之路。在机械制造业中对精细零件进行加工的切削加工是高精技术发展的前提,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此可以说,机械加工行业对于我国的意义重大。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对加工物品的操作主要通过数控机床的编程来实现。而加工物品质量的保障主要依靠加工机床上刀具的选用以及对物品切削量的精细控制。刀具和切削量的控制是数控加工中的重要问题,数控加工过程能否顺利的进行以及加工过程的安全、质量等都依靠它们的有序进行,因此可以说刀具和切削量是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对加工零件做质量保证的基础中的基础,是数控加工其他环节保证质量的前提手段,尤其反映在编程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镍基高温合金加工中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课题组借助高温合金的材料本构模型、失效准则、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分离准则和摩擦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分别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为单一变量,探究切削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状态;切削力随着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较于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定性表示实际切削量,在铣刀的周边切削方向,可组合成四种切削方式(逆铣,顺铣),加工深度5mm 的沟槽。用直刃铣刀在试样上一次加工沟槽的方法,和在一次加工完的沟槽上进行二次加工的方法来分析切削量的大小,试样的纤维方向与铣刀的移动方向以10°交角变化。(1)一次加工沟槽时的切削宽度,受到纤维斜角及每刃进给量的影响。纤维斜角在0°<(?)<50°及90°<(?)<180°的范围内,每刃进给量越大而沟槽宽度也变得越大。(2)纤维斜角在10°<(?)≤100°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切削力实验,分析了改变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进给量这些切削参数时切削力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早在六十年代初就提出了以切片代替锯切生产板材。这自然遇到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尤其是木材在切削过程中由于木材质各异,所发生的破坏程度不同。当切削方向和纤维平行,且用小的切削角和切削深度切削软的木材时,稍微有一些因压缩引起的破坏。但切削深度一加深,刀口上部会发生拉断现象。当切削方向和纤维方向平行时,且用中等大小的切削角和切削深度切削较硬的木材时,刀具的楔子作用使刀口前方先产生裂纹,然后切屑从前裂部顶端为支点呈悬臂状弯曲。随着切削行进,弯矩加大,大到木材的破坏强度以上时,前裂基部就折断。  相似文献   

12.
探讨精梳机钳板开口对精梳条及落棉的影响。阐述了精梳机钳板机构及开口量的变化规律,对HC500型精梳机30分度时不同钳板开口量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HC500型精梳机而言,开口量为5 mm时,精梳条中的棉结较少,棉纤维的损伤和浪费也较少;开口量为4 mm时,棉纤维容易被拉伤;开口量为6 mm时,容易造成可纺棉纤维的浪费。实际生产中,应区分不同精梳机型,对钳板开口量进行试验优选,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F1268A型精梳机钳板开口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F1268A型精梳机钳板开口量的控制调节方法。针对F1268A型精梳机钳板开口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E62型精梳机钳板开口量定时的试验分析,提出了借鉴E62型精梳机钳板开口量定时经验数据进行F1268A型精梳机钳板开口量的控制调节方法,并进行了纺纱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可行的,可以满足精梳机对钳板开口量的工艺要求,提高精梳棉网分离接合质量,改善精梳条及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苏东  朱晓华 《广西轻工业》2009,25(12):39-39,52
为了在YG6X圆弧成型刀具铣削钛合金TC4的切削过程中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每齿进给量三个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切削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16,(1):75-76
建立基于Deform-3D有限元软件的AISI1045钢切削加工物理仿真模型,运算获取切削温度场分布数据。通过单一变量因素的切削加工仿真试验,分析切削用量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都与切削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对实际生产中控制工件受热变形、延长刀具寿命,合理选择切削加工参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因为金属材料的切削运动是一种非线性的动态过程,所以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很难对切削机理作出定量的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本文基于弹塑性的有限元理论建立易切削钢二维有限元模型,使用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易切削钢在切削过程中弹塑性变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且在不同的切削深度下,对工件切削变形区的切削力以及等效塑性应变进行解析。通过对工件切削变形区的切削力变化云图和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分析得出结论: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切削力也逐渐变大,断裂应变也随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LW551喷水织机开口装置的调整,包括开口量、开口时间、综框的调整,对技术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竹材加工中去除竹青、增加表面润湿性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主要采用机械方法通过磨削、刨切的方法来除去竹青,这些方法存在切削量大、纤维损失量大、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本文尝试利用激光去除竹青,介绍了激光加工的原理,研究了激光功率一定情况下,进给速度与表面粗糙度、切削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当激光功率一定时,进给速度越快表面粗糙度越小,切削量也越小,通过控制竹片进给可以控制竹材加工时所需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厚度。  相似文献   

19.
竹材加工中去除竹青、增加表面润湿性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主要采用机械方法通过磨削、刨切的方法来除去竹青,这些方法存在切削量大、纤维损失量大、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本文尝试利用激光去除竹青,介绍了激光加工的原理,研究了激光功率一定情况下,进给速度与表面粗糙度、切削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当激光功率一定时,进给速度越快表面粗糙度越小,切削量也越小,通过控制竹片进给可以控制竹材加工时所需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厚度。  相似文献   

20.
硬质合金圆锯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木材切削过程中同样存在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问题。就硬质合金圆锯来说,选择合理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对于保证加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刀具耐用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重要意义。一、切削三要素 1、切削速度(V) 切削速度为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被切材料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