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勃  张绪刚  史利利  张斌 《粘接》2010,(12):36-41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种含环氧基的丙烯酸酯低聚物,用以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研究表明,通过调整主链结构中各单体的配比以及低聚物用量,特别是加入含环氧基的活性丙烯酸酯单体,使其聚合在主链结构中,通过固化反应与主体结构可形成化学键。这种胶粘剂在耐热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室温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均有提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断裂表面的微观结构.探讨了粘接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端环氧基聚醚与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环氧基转化为五元环碳酸酯基。讨论了催化剂类型、温度、压力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端环碳酸酯基聚醚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温度为120℃,体系压力为2.5 MPa时,环氧基的转化率能够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对XZ-J34型端硅烷基聚醚样品的结构及其流变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Z-J34型端硅烷基聚醚样品主链为聚环氧丙烷结构,端基为含有硅甲基和硅甲氧基的硅烷,数均分子量为21044,多分散系数为1.12,粘度在0~40℃范围内对温度变化敏感,而在40~6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橡胶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FT—IR,HNMR,CNMR,GPC等方法,对相同牌号HTPB样品A和B的主链微观结构、羟基类型、环氧基团、官能度分布和固化物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2个样品的主链微观结构、羟基类型、环氧基团含量基本一致,而官能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由结果可得,HTPB官能度分布对其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二官能度为84.2%的样品A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二官能度为676%的样品B具有相对较差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实验采用稀硝酸硝化环氧基端羟基聚丁二烯(EHTPB)对硝酸酯基端羟基聚丁二烯(NHTPB)进行了合成,采用FT–IR对NHTPB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DSC、TGA–DTA研究了样品热稳定性,并对样品进行了撞击感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结构中存在硝酸酯基,撞击感度低,安全性能好,热稳定性良好;用户使用结果表明,样品与硝酸酯含能增塑剂相容性好,NHTPB黏合剂配方比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黏合剂配方燃速提高了2 mm/s,可满足配方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马来酸酐扩链端羟基聚丁二烯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来酸酐在常温条件下对端羟基聚丁二烯进行扩链,通过黏度法测定了扩链前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扩链前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骐,扩链后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至原来相对平均分子质量的1.46倍,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上显示出较强的酯基伸缩振动吸收峰(1735cm^-1),同时也用核磁共振谱排除了乙醇的酯化,这说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扩链不是简单的端羟基转变为端羧基,而是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具有功能性端基的全氟聚醚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及较强的加工可塑性,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电子、化工等领域。在其制备及应用过程中,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结构表征和解析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全氟聚醚及其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且分布较宽,因此在核磁测试中存在制样难、主链骨架结构和端基难以分辨和归属等问题,进而影响对全氟聚醚的定性定量分析。针对Z型惰性及活性全氟聚醚的结构解析,系统考察了不同种类氘代试剂和含氟助溶剂的复配、样品浓度、测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探索得到较优的核磁样品制备条件;进一步分析了Z型全氟聚醚混合物的氟谱,确定了全氟聚醚的主链结构和端基的归属;利用端基分析法计算得到分子量及聚合度、两组分全氟聚醚混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8.
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光固化复合涂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与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混和经紫外光固化制得复合光固化涂膜,考察了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对复合固化膜的热性能、表面能、光泽和横截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含量的增加,复合固化膜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略微降低,表面能明显下降,光泽提高,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与环氧甲基丙烯酸酯部分相容。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改性环氧胶粘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良民  刘璐 《粘接》2006,27(3):6-8
合成了具有反应活性的端环氧基聚氨酯,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定性分析,并且研究了用端环氧基聚氨酯对环氧胶粘剂的改性,考查了端环氧基聚氨酯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填充料与树脂的配比、固化剂用量、固化温度等因素对胶粘剂强度的影响。该胶对黄铜粘接的剪切强度达30 MPa。  相似文献   

10.
首次合成了以对氯苯胺和苯胺为端基的4种双酰胺型开链冠醚,并对其进行了核磁氢谱、碳谱、元素分析及质谱的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季戊四醇为心核结构、2,2-二羟甲基丁酸为重复单元、对苯甲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然后,采用环氧氯丙烷对超支化聚酯的端羟基进行环氧官能化,合成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采用GPC、13CNMR及1H-NMR图谱对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做增韧剂,研究其对双酚A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端环氧基超支化聚酯对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力学性能及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环氧-酚醛胺体系中使用端环氧基聚氨酯醚、聚硫橡胶、液体丁腈橡胶等活性增韧剂,通过对固化物剪切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及断裂强度的测试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增韧剂效果不同。相比较而言,端环氧基聚氨酯醚海岛结构增韧剂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聚醚胺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端环氧基硅油及其聚醚胺预反应物、聚醚胺(D-230)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EP)。有机硅与聚醚柔性链段通过环氧树脂主链或固化剂键合到致密的环氧树脂交联网络中。系统研究了端环氧基硅油及其聚醚胺预反应物等对固化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固化物的断裂面形态进行了分析。采用5份端环氧基硅油聚醚胺预反应改性EP后,其拉伸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由38.62%提高到42.9%,冲击强度由20.23 kJ.m-2提高到25.89 kJ.m-2。依据其断裂伸长率与材料拉伸断面的SEM照片,环氧树脂固化物显示出明显的增韧效果,符合涂料用树脂基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发动态     
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光固化涂膜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的唐春怡等人将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与自制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经紫外光固化制成涂膜。考察了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对涂膜热性能、表面能、光泽和横截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单体端基对其共聚活性及形成共聚物结构的影响,测定了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MAPEG)、异戊烯基聚乙二醇醚(IPEG)、乙氧基乙烯基聚乙二醇醚(VEPEG)与丙烯酸(AA)进行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反应时的单体竞聚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前线轨道理论分析3种大单体共聚活性,对比了3组共聚合过程及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MAPEG和IPEG单体的化学结构及共聚合活性十分相似,而具有不同端基的VEPEG大单体有不同的共聚合活性;VEPEG-AA共聚体系的大单体转化率与MAPEG-AA和IPEG-AA共聚体系变化趋势相反。MAPEG-co-AA与IPEG-co-AA共聚物的侧链密度及侧链分布基本相同,VEPEG-co-AA共聚物侧链密度始终较低;但随着大单体加料量增加,大单体活性和共聚过程的差异使3种共聚物侧链密度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6.
引入三官能度环氧端基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性聚酯树脂,利用羧基与环氧基开环反应生成酯键和羟基并进一步反应得到六元支化岛状结构水性聚酯树脂。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凝胶色谱对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性聚酯树脂进行微观结构的分析,对比了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作为支化组分对水性聚酯树脂贮存稳定性、T弯、耐热性能、耐水煮性能、耐溶剂性能等的影响,发现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改性水性聚酯树脂具有更好的T弯与耐热性,其他性能包括耐溶剂擦拭性、耐水煮性以及耐化性等与使用其他脂肪族支化单体的水性聚酯相当。  相似文献   

17.
长链烷基酯/环氧基(聚)醚改性硅油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甲基环戊二烯基铂为催化剂,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烯丙基环氧(聚)醚和低含氢硅油(PHMS)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长链烷基酯/环氧基(聚)醚共改性硅油(PEESO)。根据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Si—H转化率的影响关系,设计了均匀正交实验。在正交实验结果基础上借助反应条件的单因素分析,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004%,物料比n(PHMS)∶n(CC)=1∶1.05,反应温度为72℃,反应时间为3 h。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烷基酯和环氧基(聚)醚成功接枝到聚硅氧烷主链中。  相似文献   

18.
以端环氧基烯丙基聚醚、含氢硅油为原料,采用第二代铂金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环氧基改性硅油。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7 h、反应温度100℃、含氢硅油与端环氧基聚醚的摩尔比为1∶1.1。在此条件下含氢硅油的转化率为91%。红外表征证实,产物接上了端环氧基烯丙基聚醚。  相似文献   

19.
崔宝军 《粘接》2014,(12):96-97
<正>端羟基丙烯酸酯或端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及酚基封端弹性体增韧单组分结构环氧胶US 8747605 B2 2014-06-10本发明是一种环氧基结构胶粘剂。结构胶粘剂是通过一种弹性体增韧剂来制备,此种增韧剂含有氨基甲酸酯和/或脲基团,并且具有酚基封端和端羟基丙烯酸酯或端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封端的其它端异氰酸酯基团。就某方面而言,相比于单一的封端方式,增韧剂中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封端,会导致冲击剥离强度的升高,以及更大程度的内聚破坏。另一方  相似文献   

20.
聚氮酯是一类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利用聚氨酯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可以形成各种性能优良的材料。本文以常见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环氧氯丙烷(EPH)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合成出中间产物(Ⅰ)聚环氧氯丙烷二醇(PECH),然后用PECH封端TDI,制备出端基为氯醇基团的中间产物(Ⅱ),最后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关环,合成出端基为环氧基团、分子中具有氨基甲酸酯结构的环氧封端聚氨酯-环氧氨酯(EPU)。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法和端基滴定分析来确定。环氧氨酯作为增韧剂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将另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