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前言 1972年以来,许多研究者报导了淬火温度对钢机械性能的影响,尤其是对钢断裂韧性K_(1C)的影响,但这些报导讨论的问题往往集中在超高温淬火提高钢断裂韧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随着淬火温度升高K_(1C)及CVN变化的不一致性等问题上,至于高温淬火在生产上的应用,不同淬火回火温度对钢组织性能影响的规律,却报导较少。本文的目的是较全面地研究30CrNi2MoVA高强度低合金钢经不同温度淬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悬臂弯曲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定量测试了40CrNiMo和30CrMnTi钢在表面氧化处理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断裂门槛值K_(1scc)和K_1~--t_F曲线,在高温浓碱溶液中进行了动态裂纹的极化曲线测试和恒电位应力腐蚀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PCrNilMoVA及PCrNi3MoVA钢的晶粒尺寸和疲劳应力强度因子门坎值△K_(th)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d增大,△K_(th)也相应地增大。 文中基于位错理论,提出疲劳应力强度因子门坎值△K_(th)由两部分组成,即:△K_(th)=△K_(th)~*+△K_(th)~d,△K_(th)~*与晶粒尺寸无关;△K_(th)~d表示使裂纹尖端激发出来的位错能够到达晶界的条件,它与√d呈正比关系。模型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5CrNiMoVA钢在静态下直至K=3.3×10~6MPam~(1/2)/s下的动态断裂韧度K_(Id)和J=1.8~2.5×10~4N·mm~(-1)/s 下的J_(Id)测定,探讨了采用闭环回路电液伺服试验机测定动态断裂韧度的方法。在动态J_(Id)测试中采用了J_R阻力曲线法,在国内尚未见报导。试验结果还表明:加载速率K(J)对K_(Id)(J_(Id))的影响趋势与一般报导的Cr-Mo-V系钢是相似的。用此法测得结果对于加载速率低于4毫米的冲击加载可提供安全分析的断裂韧度指标K_(Id)和J_(Id)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试了可冷墩大直径(M27)六角头螺栓的新钢种——35VB钢的断裂韧度和应力腐蚀开裂性能;采用了应力腐蚀开裂门槛值(K_(ISCC))估算公式,对35VB钢碳含量上下限的K_(ISCC)值进行了估算;文中对采用35VB钢制成的10.9级(1039~1235MN/m~2)M27高强螺栓,在潮湿空气中承受载荷≤34.5t时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广泛的研究已经证明,断裂韧性是一种复杂的力学性能,它与许多基本力学性能,例如弹性性能(弹性模量)、塑性性能(屈服强度、应变硬化)、延性及显微组织有关。虽然往往可能把K_(1C)看作是这些性能之一的函数,但一般来说,K_(1C)是由这些性能综合起来确定的。 在本文所述的工作中,通过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拉伸性能、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的测量和观察,研究了高强度低合金钢的裂纹特点,进而用获得的数据验证K_(1C)计算模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强度炮钢进行了有关物理短裂纹性态的试验研究,发现短疲劳裂纹的扩展特性具有异常性。在同一驱动力(△K)下,扩展速率比长裂纹来得快,门槛值低。分析指出:长、短疲劳裂纹门槛值具有△K_(th)~S=△K_(th)~L(a/a_0)~γ的关系;长、短裂纹分界尺寸a_0和有效裂纹l_0之间具有l_0=a_0~(2γ·a~(1-2γ-a))的关系。这些结果对于深入研究短裂纹问题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作者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认为对极限尖锐度的物理裂纹来说,可近似认为n’≈1,V≈0,从而得到门槛值△K_0=Eε_f (2πρ)~(1/2)的表达式。对三种钢的门槛值进行的测量表明,实测结果与上述计算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回火马氏体脆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 回火马氏体脆(TME)是在高强度钢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淬火钢在200~400℃范围内(钢的具体成份对这个温度范围有一定影响)回火时,尽管强度连续降低,室温夏比冲击试验断裂能却出现一个最低值,即在断裂能-回火温度曲线上出现一个“谷”,同时发生韧-脆转折温度的升高。“谷”的深度反映脆化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平面应变断裂韧性试验(K_(1C)~-)也反映了这个脆化(但有例外,主  相似文献   

10.
此法是在过程中测量规范参数:焊接电流I、电弧电压U、焊接速度υ。通过改变其它可控制参数来补偿因外部干扰作用造成的这些参数中某一参数的改变。这时溶深H 由关系式确定H=K_1I~p_1U~q_1υ~r_1为了提高焊接质量,补充测量焊缝宽度(熔宽) B_1,同时,按照可控制参数由关系式B=K_2I~p_2U~q_2υ~r_2计算其宽度和按照焊缝宽度(熔宽)计算误差△B=B_H-B,确定不可控制干扰量,这时系数K_1和K_2按关系式K_1=((B_H)/B)~hK~2和K~2=[B_H/B]K′_2确定。式中K′_1和K′_2——出现不可控制干扰之前的系数值,外部干扰根据方程△I=I/p_1(h(△B)/B+q_1(△υ)/υ+r_1(△υ)/υ),补偿式中△I——电流与给定值的偏差;△U、△υ——电弧电压和焊接速度与给定值的偏差;△B=B_H-B——焊缝宽度(熔宽)测量值与计算值的偏差;h_1,p_1,q_1,r_1,p_2,q_2,r——固定系数。  相似文献   

11.
<正> 本工作所用材料为45CrNi钢,σ_(0.2)=80~90kgf/mm~2,K_(1C)~-=428kgf/mm~(3/2)。三点弯曲试样尺寸为10×40×160(mm),试验在室温、空气环境下进行,高、中、低三个速率区的应力比R均为0.1,用放大3×10倍的读数显微镜直接测量两表面裂纹长度。  相似文献   

12.
<正> 采用拱形试样可以有效地使用管材的全厚,提高测量K_(1C)的能力,而且加工方便,有利于节约原材料。 在工程上许多中小孔径受内压的厚壁圆筒,其直径都比较小(R_2/R_1<1/2),而毛  相似文献   

13.
16MnR钢动态断裂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常用的压力容器用钢16MnR的动态断裂韧性K_(Id)的测定,从宏观断口、微观断口、冲击载荷-挠度曲线以及冲击功A_K裂纹形成功A等四个方面,判定不同尺寸试样满足平面应变状态,以便确定不同温度下测定K_(Id)及J_(Id)的条件。又中除研究了动态断裂韧性方法外,还给出了不同温度不同尺寸试样K_(Id)及J_(Id)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研究了硅(1~3.5wt%)对W3Mo2Cr4VSi低合金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弄清了硅在该钢中的若干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硅进入M_6C,提高M_6C的稳定性,抑制合金渗碳体在回火中的形成,显著细化回火析出的MC并增加其析出量。钢中加入硅可提高回火硬度1~3HRC,提高抗弯强度390~590N/min~2。综合考虑各种影响,钢中硅含量以1~2%为宜。  相似文献   

15.
T10钢和GCr15钢第一类回灭脆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T10钢和GCr15钢,比较了低温回火和第一类回火脆性区回火的常规机械性能;研究了回火温度对K_(IC)、冲击疲劳抗力及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两种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机理。结果表明,拉伸和弯曲试验、冲击疲劳抗力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对第一类回火脆性不敏感。GCr15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主要归因于残余奥氏体的机械失稳;T10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与回火过程中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断裂韧度试验方法,对两种兵器用钢进行了断裂韧性的测定,经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利用J_R阻力曲线法测定断裂韧度时,取K_(J0.4)~ ?作为材料断裂韧性K_(IC)的估计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正交设计在铜合金中微量磷测定分析方法研究中的应用。为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必须选择最佳分析条件。根据影响因素和期望试验次数,确定为4因素3水平。用Lg(3)~4正交表制订试验方案。即以分析的工作曲线斜率b、纵截距a值为指标,予以计分,并求得各种不同条件试验的工作曲线斜率、纵截距的平均得分,以求得各因素K_1、K_2、K_3及R值,进而确定最佳分析条件。工作曲线参数用简单程序计算器解回归方程。笔者认为正交设计与回归计算应用于化学分析中确定最佳条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稀土对30MnCrNiMo钢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含稀土与不含稀土试验钢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并观察压缩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1 000℃时,混合稀土(La-Ce)能够提升钢的变形抗力,并随压缩变形量的不同而不同;1 100℃时,稀土对钢的变形抗力没有明显影响。加入稀土后,钢的再结晶激活能提升了6.78%,混合稀土(La-Ce)对钢的再结晶具有抑制作用;用Origin8.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含稀土30MnCrNiMo钢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曲线拟合特性,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58SiMn和35CrMnSiA钢的动态断裂韧性测定的试验研究,初步讨论了试样的韧带尺寸变化、跨距尺寸变化及全面尺寸变化对K_(Id)的影响。认为,动态断裂韧性试样尺寸要求与静态断裂韧性试样尺寸要求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将不同质量配比的Ti粉和C粉等经球磨并压制成预制块,黏接到EPS泡沫模型的表面上,采用真空消失模铸造法浇注高温钢液引发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反应,制备原位合成Ti 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通过X-ray、OM、SEM、EDS及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钛碳质量比为3.5时,制得的复合材料合金层表面质量良好,组织致密;复合材料由复合层、过渡层和基体3部分组成,复合层组织由Ti C、(Fe,Ti)C颗粒和α-Fe基体相构成,Ti C颗粒呈圆球或近圆球形状,分布均匀;表面复合材料硬度由表及里呈下降趋势,最高硬度值,为70H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