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纳米科技》2009,6(2):77-77
清华材料系崔福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人骨修复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不仅破译了人骨的组装“密码”,而且其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让人类“断骨再生”梦想成真!团队主要研究了胶原分子的自组装与调控钙磷盐晶体生长的机理,并研究了人类骨痂的分级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仿生的思路,在体外模拟生物矿化和自组装过程,发明了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骨修复材料。材料的孔隙率约为80%,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产业》2001,(1):47-47
一种全新的骨置换材料将取代现有冰冷的金属和脆弱的塑料等材质,这种高科技产物——纳米人工骨近日由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李玉宝教授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国家863项目组验收。纳米人工骨作为与人骨特性相当的“类人骨”具有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3.
常压下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针状晶体的合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使用一种易于重复的合成工艺,在常压下制备了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针状晶体,这种纳米级针状晶体在形态,结构和组成上与人骨组织中纳米针晶非常相似,利于发挥羟基磷灰石优良的生理相容性,能用于研制一种类骨的高强柔韧的复合人工骨修复材料,所用的制备工艺有助于简化这种类骨复合材料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熙隆 《中国包装》2007,27(3):25-28
四、新型包装材料的纳米合成:1+1〉2X (一)纳米合成概述 纳米合成为发展新型包装材料提供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非平衡动态材料工艺学在21世纪将会有新的突破。目前,在世界上的材料有近百万种,而自然的材料仅占1/20,这就说明人工材料在材料科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纳米尺度的合成为人们设计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5.
胶原作为生物材料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骨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概要地介绍了胶原促进骨形成的机制,并对胶原用作引导再生材料、骨组织工程的基质材料、骨生长因子的载体材料和羟基磷灰石颗粒的粘结材料等的应用原理和现状作了系统介绍,指出了胶原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据媒体介绍,在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验收会上,人们看到一片薄得像玻璃纸一样的“钢箔”和一根不到头发丝直径十分之一的“钢丝”,它们是熔融钢水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冷却后形成的,专家称其为“非晶、纳米晶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直流电弧氮等离子体蒸发─凝聚法制备了纯度大于98%粒径可控的高纯TiN纳米粉末。并通过原位加压,制得了纳米晶固体材料。探索了不同温度下TiN纳米晶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烧结过程中它的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温度较低时(<1100℃),晶粒长大不明显,密度提高不大。温度升高(>1100℃).晶粒长大迅速,密度明显增大。同时,常温下TiN纳米晶材料断面不平坦,有“类团聚体”存在,它对TiN纳米晶材料的烧结致密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综述了纳米晶的特点,纳米晶材料电沉积制备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电沉积纳米晶镍及镍基材料的硬度、拉伸性能、应力、耐磨、耐蚀性及热稳定性等性能研究及其应用现状。认为100μm以下的纳米晶电沉积层的高耐蚀耐磨性在汽车发动机、液压活塞等零部件上将会进一步应用,纳米晶镀层的热稳定性还需改善。  相似文献   

9.
据媒体报导,我国科学家经过5年多努力,终于批量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3纳米的二氧化钛溶胶体,从而成为迄今全球已知“直径”最小的产品化光触媒材料。科研人员运用低温冷冻成晶、超临界反应、喷雾微爆炸干燥法等工艺技术,以四氯化钛为主要原料,实现了量子光触媒材料的批量生产。权威机构认为,由广州门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这一新材料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催化性能好、适宜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具有净化空气、抗菌防霉、除臭、自洁防污、防紫外线等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纳米科技》2005,2(4):5-5
我国第一项纳米医药产品一纳米人工骨颗粒,经过16个月,近300例的人体临床实验,由清华大学材料系崔福斋教授课题组研制成功。纳米人工骨日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三类植入产品试生产注册证,成为我国第一项可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和应用的纳米医药产品。  相似文献   

11.
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材料的原理,方法与特点,综述了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电沉积纳米晶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纳米晶软磁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结构和优异的磁性能。从纳米晶软磁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磁特性紧密相关的角度,探讨了铁基纳米晶合金的结构与磁性之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材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沉积法是制备完全致密的纳米晶材料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介绍了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及其合金的研究现状,以及制备方法对纳米晶材料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行业信息     
《纳米科技》2006,3(2):63-64
中科院将“简政放权”;我国重离子径迹中金纳米线研究获重要进展;纳米氧化锌生长研究获进展;纳米涂料墨水填补了国内印染技术空白;《先进材料》发表中科院块体纳米晶材料制备方法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NdFeB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NdFeB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由于其潜在的优异磁性能和商业价值,成为当今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NdFeB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的发展状况,从该类合金的交换耦合作用、分类以及提高磁性能的方法三个方面为重点,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成昭华、张宏伟等人完成了“新型稀土铁基纳米晶永磁材料的磁性”研究。新型铁基纳米晶符合永磁材料研究不但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而且也能充分发挥我国稀土优势。物理所成功研制了快淬镨铁硼基纳米晶复相稀土永磁材料,磁粉的室温磁能积达176kJ/m^3(22.2MGOe),是国际实验室最好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试研究。利用国产设备制备的镨铁硼基纳米晶稀土永磁磁粉的磁性能可与美国麦格昆磁公司的商品MQ磁粉相比。  相似文献   

17.
从临床观点探讨人工骨材料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近年来长骨缺损修复方法以及人工骨替代材料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由于长骨结构,功能,营养,代谢以及生物力学的特殊性,要求人工骨替代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与受体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要求材料可梯度降解,可快速血管化等。目前的人工骨替代材料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8.
吴志方  曾美琴 《材料导报》2004,18(Z2):14-16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晶材料粗化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单相纳米晶材料的长大动力学方程、溶质原子和第二相粒子对其长大行为的影响.简述了普通多晶材料的LSW理论及其在多相纳米晶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纳米科技》2005,2(2):17-17
把沸腾的铁水以每秒钟100万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冷却,会发生什么奇迹?在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非晶、纳米晶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验收会上这种神奇的东西:一片薄得像玻璃纸一样的“铁片”和一根不到头发丝直径十分之一的“铁丝”通过了验收,它们就是熔融铁水以每秒钟100万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冷却后的结果,专家称其为“非晶、纳米晶材料”。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产业》2007,(12):82-82
日前,“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复合催化剂的研制开发”专家鉴定会在长春举行,专家认为,该项目在人工影响天气纳米催化剂制备、应用、云室及专用地下爆炸室检测方面具有创新性,首次实现了纳米级材料用于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实现了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研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